木榄山智人洞
广西崇左江洲区景点
木榄山智人洞是广西崇左江洲区境内景点,开放时间是1996年。
基本介绍
研究
1996年,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开始对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现生及古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对广西崇左生态公园泊岳山溶洞的5处洞穴(、缺缺洞、木榄山智人洞及弄巴山洞)进行了试掘,采集到丰富多样的高等灵长类化石,还有与之伴生的种类繁多的食虫类、啮齿类、乳齿象、剑齿象、亚洲象、剑齿虎、大熊猫、貘、等具有明显地质时代特征的其他哺乳动物化石。在这些已发掘的洞穴当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木榄山智人洞。广西崇左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自2007年发现猩猩和亚洲象化石后进行了试掘,同年11月中旬发现了2颗人牙和若干哺乳动物化石。2008年5月,又发现一件智人下颌骨的前部断块和大量与之共生的动物化石
见证者
2009年10月27日,广西崇左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发现一件智人下颌骨的前部断块和大量与之共生的动物化石,经古人类学家初步观察,这个下颌骨距今约11.1万年,是一件很难得很重要的古人类标本,是现代人演化历史一个重要环节的见证者,在人类演化历史研究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探索东亚现代人是从非洲而来还是有多个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占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和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波兰、日本、南非等国及我国的古人类学家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发现经过与意义
经过
5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第四纪地质和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在广西大新(现崇左市管辖)首次发现有确切层位的巨猿(Gigantopithecus)化石和与之共生的哺乳类化石。这一发现,曾在古生物学界引起很大轰动。从1996年开始,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就在崇左市江州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2004年,潘文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邱占祥院士在崇左生态公园泊岳山溶洞发现了巨猿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随后,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基地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该地区进行地质古生物调查,已发现60多处产化石洞穴。他们先后调查了其中的20多处洞穴,并对其中的5处进行了试掘,现已采集到丰富多样的高等灵长类化石。此外,还有与之伴生的种类繁多的食虫类、啮齿类、乳齿象、剑齿象、亚洲象、剑齿虎、大熊猫、貘等其他哺乳动物。
在这些已发掘的洞穴当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木榄山智人洞。木榄山智人洞自2007年发现猩猩亚洲象化石后进行了试掘,11月中旬发现了2颗人牙和若干哺乳动物化石。2008年5月,又发现一件智人的下颌骨的前部断块和大量与之共生的动物化石。经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初步观察,发现该人类下颌骨已经具有处于形成过程中的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形态特征,是一件很难得很重要的古人类标本。该下颌骨较为纤细,颏隆突(mentalprotuberance)略为发育,表现程度较现生人类颏隆突为弱。此外,门齿齿槽与颏隆突之间的下颌体外表面略显凹陷(incurvation),但凹陷程度较现生人类为弱。明显发育的颏隆突和下颌体外表面凹陷是现代人类的典型特征,在直立人和古老型化石智人一般没有这两项特征。这两项特征在崇左江州区木榄栏山古人类下颌骨的表现较弱,说明现代人的解剖结构在木榄山智人洞下颌骨已出现,但尚处于初始发育状态。后来,他们采用不平衡铀系法对木榄山智人洞遗址出土人类化石的地层进行了年代测定。年代测试样品采自在人类化石层之上的钙板层和与人类化石层大致同一水平高度的钙板层,编号分别为ML-6A和ML-6B。两个样品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位素实验室进行了铀钍的化学分离和质谱测定。经计算,两个样品的年代分别为100和111ka BP,测定结果与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较为一致。钙板层样品ML-6B与人类化石层相连,即同生层,因而古人类的年龄距今约11.1万年。
意义
我国学术界十分关注是大约10万到5万年前这一时间段的人类化石记录,因为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是解决古人类学中关于现代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进化说这两个对立学派争论的关键。因此,我国的学者都在试图寻找该时段的古人类化石。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早期现代人下颌骨的发现,加之可靠的测年数据,无疑率先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对解决关于东亚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连续进化说和非洲起源说的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研究
近两年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对智人洞人类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该小组采用形态观测、激光扫描、几何形态测量分析等手段,对智人洞人类化石特征分析后发现,智人洞人类下颌骨已经出现一系列现代人类的衍生特征,如突起的联合结节、明显的颏窝、中等发育的侧突起、近乎垂直的下颌联合部、明显的下颌联合断面曲度等;同时,还保留有粗壮的下颌联合舌面以及粗壮的下颌体等相对原始的特征,使其与古老型人类相似。因此研究者认为,智人洞人类属于正在形成中的早期现代人,处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智人演化的过渡阶段。
这一系列重要研究发现,使古人类学界对智人洞人类化石的演化地位及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出现与演化等理论问题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了解得更加深入:早期现代人在东亚出现的时间或现代人在东亚地区的起源过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这个年代比以往在这个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早期现代人,提早了至少6万年。
除智人洞外,近年还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了距今9万~10万年前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也表明早期现代人很可能在10万年前在中国就已经出现。迄今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已经发现了具有一系列共同形态特征、相当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及其他有关材料,表明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是连续的。而智人洞和黄龙洞人类化石的年代和所具有的过渡性形态特征为东亚地区现代人主要起源于当地古老型人类的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本周发表了该项研究的论文。
文章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表示,智人洞人类化石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的连续进化提供了新的中间环节。他说,非洲克拉西斯河口出土的下颌骨常被当做支持现代人出自非洲说的重要化石证据,智人洞古人类下颌的形态和时代与之都很相近,甚至可能稍早。因此,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不只非洲经历过从古老型人类向现代型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东亚也曾经经历过。智人洞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增添了新的“硬”证据,也对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提供了有力支持,对现代人只起源于非洲的“替代说”提出了进一步的质疑。
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广西文化厅文物局、崇左市政府和北京大学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的支持。
智人起源说
在现代人类(智人)起源上,一直存在两种相对立的学说,一是“非洲单源说”,一些学者根据化石特征、年代测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是非洲早期人类的后裔。而东亚的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大约在6万年前,从非洲迁徙而来。根据这一学说,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及中国的晚期智人,如广西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另一种则是吴新智院士提出的“多地起源说” ,认为现代中国人承袭了北京猿人等早期人类的血脉,但同时也混杂了少量的外来基因。
参考资料
木榄山智人洞.崇左政协.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14:4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