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灵
中国传说中的角色
木灵也叫木魅。在中国传说中,一般指由长寿古树成精所产生的精怪,有不同的形象化身。
背景介绍
木灵亦指木魅。魅的来源可追溯中国上古时期,魅当成一种需要抵御的可怕怪物,《左传》记载“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它们危害中原,充满敌意。而在时代变换下,魅成为了老物成精的意思。
汉代《说文》释“魅”:“老精物也。”魅被视为一种存在了很久的物化成的精怪。《论衡》谈“魅”:“其物也,性与人殊,时见时匿,与龙不常见,无以异也。”魅被理解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异怪。到了汉代以后,人似乎与魅的接触开始频繁起来,人对魅的认识才逐渐清晰,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离奇故事。在众多的故事情节里,魅会扮作美少女、美男子、亲朋好友、达官显贵等各类人类角色诱骗凡人,魅千变万化,魅姿无限。这些故事中的魅,大多都有原形可辨。正如东汉王充所说:“夫物之老者,其精为人。亦有未老,性能变化,像人之形。”晋代葛洪也有类似的说法“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讬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魅就是一种存在较久的怪物,常常成精化人,迷惑人。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神弦曲》记载: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意思是百年的老鸮鸟会成精怪,就会焚烧掉自己的巢穴。木魅被认为是生物经历漫长岁月之后,吸收日月精华化成的妖怪。
在古代,木魅会经常和山鬼一同被提起,在清晨出现。南朝·宋诗人鲍照《芜城赋》记,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嘷雨啸,昏见晨趋。意思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在风雨之中呼啸,出没于晨昏之际。南朝·梁诗人吴均《吴城赋》:木魅晨走,山鬼夜惊。意思是清晨树魅忽闪忽现,入夜山谷中的鬼怪令人心惊。唐代诗人李白《过四皓墓》诗: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玄中记》记载:“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多出游人间。”
《太平御览》有记“《玄中记》又曰:万岁树精为青牛。汉桓尝出游河上,忽有一青牛从河中出,人惊走。太尉何公时为中尉将军,有勇力,走逆牛。牛槛瀚,走还何,公以左手挽牛足,右手持斧斫牛头而杀之。此青牛者,万年之木也。”汉桓帝时,有一头青牛自河中冲出惊驾,被一斧子砍了头,人们就说这可怜的牛是一只修行万年的木魅。
晋代志怪小说《搜神记》中,记载了一种有具体名字的木魅:三国时,建安郡太守敬叔派人砍伐老樟树时,逮到一只形如黑狗、长着人脸的木魅。一查《白泽精怪图》,发现这种木魅叫“彭侯”。太守就把这只彭侯煮成了下酒菜。
相关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记载
汪阁学晓园,僦居阎王庙街一宅。庭有枣树,百年以外物也。每月明之夕,辄见斜柯上一红衣女子垂足坐,翘首向月,殊不顾人。迫之则不见,退而望之,则仍在故处。尝使二人一立树下,一在室中,室中人见树下人手及其足,树下人固无所睹也。当望月时,俯视地上树有影,而女子无影。投以瓦石,虚空无碍。击以铳,应声散灭;烟焰一过,旋复本形。主人云,自买是宅,即有是怪。然不为人害,故人亦相安。夫木魅花妖,事所恒有,大抵变幻者居多。兹独不动不言,枯坐一枝之上,殊莫明其故。晓园虑其为患,移居避之。后主人伐树,其怪乃绝。
翻译
内阁学士汪晓园,租住阎王庙街一处房子。庭中有棵枣树,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东西了。每到月光明亮的晚上,就能看见斜枝上面,有一个红衣女子垂着腿坐着,翘首望月,从来也不看人。可是靠近去看就不见了,退后望去,又仍在原处。曾经叫两个人一个站在树下,一个呆在屋里。屋里的人看见树下人手能够到红衣女的脚,树下人却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当红衣女坐在树上望月时,地上有树的影子,红衣女却没有影子。用瓦块石头投去,就好像打在虚空一样。用鸟枪打,她随声而灭;硝烟一过,又恢复了原形。主人说,自从买了这座房子,就有这个怪物,但她不害人,所以人和她相安无事。木魅花妖,是常见的,大多数都会变幻。而这位红衣女却不动也不说话,呆坐在树枝上,实在不知什么原因。汪晓园担心她为害,搬到别处避开了,后来主人伐了树,这个怪物才绝迹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8:12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