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炮打宾州
1934年赵尚志指挥的抗日战役
木炮打宾州是1934年5月赵尚志指挥的东北反日游击队进行的一个经典战役。1934年3月,珠河反日游击队在半截河召开抗日义勇军、山林队首领会议,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赵尚志被推举为总司令。5月初,在五区小街,赵尚志和义勇军首领议定,为打击日伪军,纪念红五月,联合进攻宾县县城——宾州。5月9日,宾县伪警备队突然进攻反日联合军,当即被珠河反日游击队和义勇军各部击退,反日联合军乘胜追击,兵临宾州城下。根据赵尚志事先制定的攻城计划,反日联合军分东、南、西三路进军,主力放在攻打南门上,由赵尚志亲自指挥。北门故意“围三缺一”,留作敌人逃跑之路,并派部队在北门外埋伏,准备截击敌人。攻城部队曾用一门木制大炮轰击城墙。这门大炮炮身是用湿柳木包着一截粗铁管制成,炮身架在一辆炮车上。这尊木炮能装十多斤火药,三四十斤碎铧铁和大秤砣等物,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游击队少年连十几名战士顺着木炮轰开的缺口冲入城内约500米,后因大部队未能攻入,旋即退出。激战至次日上午,由哈尔滨调集的数百名日伪军即将到来,敌人又出动飞机扫射反日联合军,赵尚志命令停止进攻,随后有秩序地撤离阵地。游击队在西撤途中与来援之敌遭遇,经激战,歼敌70余人。“木炮打宾州,声威震敌胆”,这场珠河反日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的联合战斗,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
战役经过
1934年5月,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队长、反日联合军总司令赵尚志,率领反日游击队和义勇军等1500多人,拉起长达十余里的队伍,浩浩荡荡杀向宾县县城宾州镇。
宾州是哈东重镇,距哈尔滨仅几十公里,是日伪当局在哈东地区设置的重要据点之一。宾县县城四周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内有日伪军固守。
根据赵尚志确定的攻城计划,反日联合军分东南西三路进军,主力放在攻打南门上,由赵尚志亲自指挥。
掌灯时分,各部武装开始分头行动,猛烈攻城。战斗中,珠河反日游击队和义勇军不断发起政治攻势,以瓦解敌军。由于反日联合军人多势众、进攻猛烈,城内守敌异常惊恐,一个小时内竟七次向哈尔滨致电,请求日伪当局迅速支援。
反日联合军攻城部队为了打开突破口,使用了一门木制大炮轰城。在以往的战斗中,游击队由于没有重型武器,攻城十分吃力。这次攻打宾州,虽然没有铁炮,但游击队用“土办法”制造了一门木炮,发挥了巨大威力。木炮用湿柳木制成,炮身长约七八尺,炮口内径约一尺多,外面用五道铁箍紧紧箍住,并用粗铁线一道道缠好。炮身架在一辆炮车上。
这门木炮是游击队里负责军需供应的李启东,带领战士们开动脑筋研制成的,木炮可以装几十斤火药、大秤砣和碎铁。
随着赵尚志一声令下,木炮发出震天之响,只见宾县南城门旁的炮楼被打中,砖瓦七零八落,又接连一声,城墙被轰破一角。这时,游击队少年连的十余名战士,冒着硝烟,在一片喊杀声中,从打开的缺口冲入城内。据一位少年连的战士回忆,他们冲入城后,闯进南门附近的一个伪警察所,只见十几名伪警察或跪或卧,抱着头,浑身发抖。战士们让他们赶快站起来,伪警察指着桌子上一个带着火药味的东西,胆怯地说:“快要爆炸了。”战士们一看,原来是攻城时木炮打进来的铁秤砣。
第二天,正当反日联合军与敌人激战时,由哈尔滨调来的数百名日伪军增援部队急速向宾州扑来。同时又有几架飞机前来轰炸扫射。为避免部队遭受严重损失,赵尚志命令停止进攻,然后有秩序地撤离阵地。等敌人发现时,部队早已离开了宾县。
攻打宾州之战,深受当地群众拥护,许多农民来给部队送饭,并送来走狗的名单。这场战斗极大震慑了宾县、五常、双城、阿城一带的敌人。经此一役,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各路反日义勇军更加靠近游击队。许多义勇军都学习游击队的样子戴上了红袖标。
“木炮打宾州,声威震敌胆”,游击队和义勇军的这次联合战斗,一直被传为美谈。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2 14:48
目录
概述
战役经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