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或榫卯手段进行连接和固定。这种结构因为是由
天然材料所组成,受着材料本身条件的限制。
中国早在 5 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木构架支承屋顶的半穴居式建筑,以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穿斗式和梁架式建筑。西方也从古希腊、罗马原始木支承结构发展到后来的桁架式木屋架建筑和具有西方特色的木框架填充墙建筑。至今这两种木结构体系仍在东西方的民居中被广泛采用着。
另外,尚有以原木叠置作墙的
井干式结构房屋被产术地区所采用。木材的主要特性是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加工方便,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并对人类有亲切感。缺点是易燃、易腐、易蛀和材质不匀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木材的防火、防腐、防蛀等药物处理技术日臻完善,木材的改性、胶合和结合技术等均有较大改进,木结构已可用于
大跨度结构建筑。因此,木结构在建筑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内部结构: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屋顶:其中
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
单坡、平顶、
硬山、
悬山、
庑殿、歇山、
卷棚、
攒尖、重檐、
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
悬臂梁承托
出檐部分的重量。
木结构多用在民用和中小型工业厂房的
屋盖中。
木屋盖结构包括
木屋架、支撑系统、吊顶、挂瓦条及
屋面板等。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