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文学的成就不如未来主义绘画高,在横向上也并没有如
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
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一样发展成国际性的文学运动。未来主义文学的发展主要局限于意大利一国,在晚期也波及邻国法国和刚刚成立不久的苏联。
发展历史
意大利青年诗人
马里内蒂于1908年提出的。1909年,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
未来主义宣言》,号召全面反对传统,颂扬机器、技术、速度、暴力和竞争。在以后七年中,《未来主义画家宣言》、《未来主义音乐家宣言》等等分别问世。至1916年9月,未来主义理念在意大利文艺界全面铺开,正式成为一个强大的流派。
特点
抨击国家机器,要求社会变革,寄希望于未来王国,但其否定一切的思潮、虚无主义及无政府主义使其难有统一建树。未来的诱惑力受群众欢迎,但无确切内涵造成其内部各派分化:马里内蒂对强力、超人的崇拜,相信可摧毁一切旧的的物质威力与可任意创造出新的的意志强力在“未来”的旗号下大有作为,寄希望于军国主义,成为墨索里尼追随者;帕拉迪尼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中,摆脱了对教皇、资产阶级依附的艺术家有可能获得最大发展自由;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中的卢齐尼、帕拉采斯基、帕皮尼反对暴力、战争,也不依附左派,向往摆脱一切羁绊,追随个性绝对自由。
19世纪的理性王国营造了秩序化的制度、艺术,当予以扬弃时,要凭借非理性的直觉,以不受任何约束的直觉本能击碎理性的坚硬外壳,获得最充足的感应和想象的自由。将文学艺术定位于对“现代感觉”的把握,创建以“运动”为核心,充分展示速度、力量、音响、色彩的新型美学;对运动着的客体的认识及对神秘未知的探索,凝固刻板的理性无能为力,只能依靠直觉、潜意识、排斥理性的体验与想象。
从剧烈的运动变化中寻找通向未来的昭示,不描摹静物、不满足于实写一般运动,通过直觉体验奔突狂放的动感,捕捉瞬息万变的形态,不惜破坏语言结构的完整性、规范性,以求刺激效应。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直面社会、人生,对生产力发展的肯定及对物质成就的讴歌不够;而未来主义不缅怀过去、不崇尚自然,对19世纪的物质创造高声赞美,开辟出一种新的美学韵味。
意大利
需要注意的是,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从1913年起,就分化为左翼和右翼,以马里内蒂为首的右翼是主导力量。右翼的未来主义者与法西斯政党合作,坚持反对一切传统,走极端的语言实验道路。而以帕拉泽斯基、卢齐尼为代表的左翼未来主义者则批判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对法西斯,认为马里内蒂盲目地拒绝过去,势必导致盲目地否定未来。1915年,两派彻底决裂,左翼退出未来主义阵营。
法国
未来主义在法国也有反映。诗人阿波利奈尔从1911年起就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者交往。他将其时法国盛行的立体主义艺术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结合起来,提出“
立体未来主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苏联
除意大利外,未来主义最主要的阵地是苏联。未来主义文学的创作主张和刚刚成立的苏联的共产主义理念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涌现出一大批未来主义诗人。1913年,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发表《给社会趣味一个耳光》,兼收散文和诗歌。其中否定遗产,批判象征派,要求从形式上、语言上革新文学。未来主义文学在苏联的发展持续至20年代中期才逐渐衰落,被超
现实主义文学取代。
理论主张
20世纪初,欧美社会已经呈现城市化、工业化、机械化的面貌。在这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意大利是落后者,其发展远较英国、法国、美国为逊。意大利的知识阶层不满现存秩序,陶醉于科技的新成就。未来主义的文学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它既有否定过去、开拓未来的一面,表现了革命的创新精神,又有
反理性主义、虚无主义的一面,弥漫着悲观的情绪。
未来主义文学表现的主题通常非常相似。未来主义诗人们不厌其烦的歌颂船坞、工地、工厂、桥梁、飞机和劳动者;赞扬战争和军国主义,称“战争是世界唯一的洁身之道”。速度、机械、暴力、技术等主题是未来主义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这一趋势后来逐渐发展到虚无主义的层面。马里内蒂在1912年甚至提出反理性、重直觉的非人化主张。他声称在文学中要消灭自我,消灭一切人的心理活动,最终以物质来代替人类。这种重物轻人的主张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新小说。
在语言上,未来主义者是最激进的语言解放者。在1912年的《未来主义文学的技术性宣言》中,主张把语言从罗曼语族句式的牢笼中拯救出来,消灭语法,将名词任意罗列,使用动词不定式,取消形容词,取消副词和连词,取消标点符号,甚至主张可以在诗歌中引入数学符号。此外,马里内蒂特别重视用“不连贯的想象”通过广泛的类比和名词重叠造成形象网络,以此来体现最真实的生命深处的直觉反应。
未来主义文学流派始终贯串着一条反传统、反理性、重直觉本能、物质本质的理论路线,适应现代机械文明和现代时空意识的发展,在艺术上不无创新之处。但它主要是作为一种除旧布新的破坏力量而引起人们震动的。在文学实践上,未来主义者好走极端、粗暴的否定一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文学成就也非常有限,远不如
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和德国表现主义文学。
文学实践
意大利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1876-1944)是欧洲和意大利未来主义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右翼。他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一个富裕的意大利人家庭。1893年迁居巴黎,1895年回到意大利。
马里内蒂早期的诗歌如《老海员》(1897)、 《征服星球》(1902)等都是用法语写成,带有浓厚的
象征主义文学色彩。1909年他创办文学期刊《莱采巴》,正式开始倡导未来主义。
马里内蒂的文学成就首先要推他的四篇
未来主义宣言。这些宣言篇幅不长,但充满除旧布新的激情,观点明确而大都不严谨。此外,马里内蒂的诗作如《空间与时间》、《战斗》等基本上是纯粹的语言实践,很难说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但在当时的意大利,这些诗作却引起极大的反响。一时间破坏语法,废弃形容词、副词、标点符号,引入数学符号等语言实验风靡诗坛。
除诗歌外,马里内蒂还在戏剧领域尝试过未来主义风格的创作。他于1915年发表《未来主义戏剧宣言》,批判传统戏剧的迂腐、冗长,主张在极端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情节里表现“从潜意识、捉摸不定的力量、纯抽象和纯想象中发掘出来的一切”。其代表剧作《他们来了》就是这一理念的代表作品。马里内蒂的戏剧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法国荒诞派戏剧。
雷莫.基蒂(Remo Dhiti):意大利未来主义戏剧重要代表。1914年起,于佛罗伦萨组织“未来主义晚会”,演未来派戏剧;1916-1918参与创办《未来主义的意大利》,1916年著《未来主义电影》;剧作《建筑》、《黄与黑》(马里内蒂视为最优秀的未来主义剧作,称其为“纯粹的艺术家”);《黄》剧摒弃传统戏剧手法,借人的直觉、潜意识、幻觉、想象,表现一战的奥国士兵在死亡前的感觉,难以捉摸的恐怖像毒蛇,压抑人的心灵,有反战意味。
阿尔多.帕拉采斯基(Aldo Palazzeschi):1885-1974,意大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原名阿尔多.朱拉尼(Giurlani)。在商业学校读书,学习戏剧表演,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白马》,诗集《灯》(1907),接近意大利“黄昏派”,以戏谑风格表现对平庸生活的厌倦,悲观色彩较浓;1909年入未来派,成头面人物,参与编辑未来主义刊物《莱采巴》;诗集《诗》(1909)、《纵火犯》(1910);1914年对未来派政治倾向不满,与马里内蒂分歧而退出;早期散文作品有长篇小说《贝拉的法典》(1911,未来主义特点)、长篇小说《十九世纪记事》(1932)、《小丑的奖品》(1936,描述不惜代价追逐物质利益的人不过是可怜的小丑)、《垮掉的三个帝国》(1945,描述法西斯统治下“黑暗的20年”)、长篇小说《罗马》(1955)、诗集《伤感旅行》(1955)、《我的心》(1968)。代表作《我是谁?》是未来主义诗歌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乔万尼.帕皮尼(Giovanni Papini):1881-1956,意大利记者、评论家、诗人、小说家。生于佛罗伦萨,大学期间已为佛文坛领袖;1903年办《列奥纳多》;1912年自传体小说《一个没有希望的女人》;1913年与索菲奇等创《莱采巴》,为未来主义喉舌;1915年与马里内蒂分歧而退出未来派;1920年信天主教,创作宗教作品;《二十四个知识分子》(1912)、《卡尔杜奇其人》(1919)、《但丁还活着》(1933)、《意大利文学史》(1937)。
恩里科.卡瓦基奥里(Enrico Cavacchioli):1884-1954,诗人、剧作家。未来主义诗集《朦胧的担忧》(1907)、《蓝色的青蛙》(1908);未来主义剧作充满讽喻,《天堂之鸟》(1920)、《肚皮舞蹈》(1921)。
卢契安诺.弗尔戈雷(Luciano Folgore):1888-?,诗人。未来主义诗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1919),擅写讽刺诗,讽刺诗集《诗人逆光像》(1922)、《从镜子里看诗人》(1926)。
乔万尼.杰尔比诺(Giovanni Gerbino):意大利未来主义后期诗人、画家。20年代末-30年代在米兰从事未来主义活动,作品以诗歌、宣传诗、宣传画为主,《未来主义宣传诗》。代表作《争斗着的自然界》把昼夜交替比作光与影的斗争,很能体现未来主义者强调暴力和斗争的观点。
保罗.布齐(Paolo Ruzzi):1874-1956,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未来主义重要代表,《飞机》(1909)、《自由诗集》(1913)、《四十年》(1922)、《每日诗集》(1933)、《原子诗》(1952)。
法国
吉约姆·阿波利奈尔(1880-1918)是未来主义在法国的代表诗人,受到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和未来主义诗人马里内蒂的影响,自创“
立体未来主义”。1913年,他发表《未来主义的反传统主义:综合宣言》,呼唤新的美感和新的表现方法,歌颂新的科技文明。但阿波利奈尔和意大利的右翼未来主义者截然不同,他并不全面否定传统,主张要“重视经验和秩序”。他在诗歌的语言上也做出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阿波利奈尔的代表作品是诗集《酒精集》(1913),其中收录的名作《蜜蜡波桥》已经成为法语诗歌中的经典。诗人用塞纳河水比喻逝去的爱情。全诗取消标点符号,且具有民歌情调。
阿波利奈尔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死后出版的《意识的图像》,标志着现代法语诗歌在诗体和格律上的一次大解放,是成熟的
立体未来主义风格。
阿波利奈尔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单纯的语言、形式探索,在内容上新意不多。
苏俄
尼古拉.阿谢耶夫:1889-1963,俄国诗人,生于保险代理商家庭,1909年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1911年发表诗作,诗集《夜笛》(1913)、《朝霞》(1914)、《第四本诗集》(1916)成名,参加俄未来派文学团体“竖琴”、“离心机”,接受俄未来派创造新诗歌语言的美学原则,主张用无意识语言代替理性语言;1914年认识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主题转向反对庸俗市民习气,反战、歌颂纯真朴实的爱情;《战争的春天》(1916,马雅可夫斯基长诗《战争与和平》的姊妹篇)、长诗《马雅可夫斯基正在开始》(1940)、《沉思》(1955)为其对人生、文学的历史使命的哲理性思考。
谢尔盖.鲍勃洛夫:1889-?,俄国作家。莫斯科一职员家庭;1913年毕业于莫斯科考古学院,第一部诗集《柳树上的园丁》(1913),同年在莫斯科入未来派团体“离心机”;社会乌托邦长篇小说《厌世者的起义》(1922)、《白痴的标准》(1923)、《找到宝藏的人》(1931);译伏尔泰、司汤达、雨果作品。
叶琳娜.古罗:1877-1913,俄国女诗人、剧作家。1910年入俄国立体未来派,《手摇风琴》(1909)、《秋之梦》(1912)、《天上的小骆驼》(1914),诗歌表现形式上受俄象征派影响,但反对其对现实的否定及对梦幻的向往、追求。参与未来派文学活动,但否定其极端化革新主张;对生活、生命的诚挚、纤细甚至羞涩的爱,形式精美,韵律、节奏精当,受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赞赏。
瓦西里.卡缅斯基:1884-1969,俄未来派代表人物,诗人、小说家。幼年丧父,16岁辍学在铁路做工;1905年在乌拉尔发表第一批诗歌;1907年居彼得堡,认识未来派诗人赫列勃尼科夫、布尔柳克、古罗,投身俄未来派诗歌创作,组织活动;1910年第一部诗集——抒情小说《窑洞》(一群相爱的少男少女远离城市,住森林窑洞,挡不住自然力量的摧残,耗尽生命,批判资本主义都市文明);1914年与马雅可夫斯基、布尔柳克走遍俄城市宣传未来主义纲领、主张;诗集《赤脚的女孩》(1916)、诗体小说《斯捷班.拉辛》(1916);其三部回忆录《伟大未来主义者的自传》(1918)、《乐观主义者之路》(1931)、《和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的日子》为研究俄文学发展史重要历史资料。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诗人。1912.12与俄未来派代表人物克鲁乔内赫、赫列勃尼科夫、布尔柳克在莫斯科签署了俄立体未来派纲领性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宣布将创造全新、出乎读者意料的艺术以取代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为代表的旧艺术,赋予未来派诗人“任意造词和派生词”的权利,进行诗歌形式的彻底更新;翌年出版与宣言同名的诗文集,收入其中的短诗《夜》(1912)、《晨》(1912)、《街头掠影》(1913)、《拿去吧!》(1913),为其倡导的“对诗歌材料和形式进行改革”的具体实践。诗作表现的事物的运动感,大量运用新奇的词藻、费解的形象和比喻,充分发挥语词声音、韵律、节奏的模拟作用,表现其早期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在早期的诗作《夜》中,马雅可夫斯基描写旧俄都市景色,以嘲讽的口吻描绘夜都市纸醉金迷的人群、娼妓和赌棍。然而诗人最杰出的未来主义诗作却是发表于1915年的长诗《穿裤子的云》,发表后几乎成为苏联未来主义文学的纲领性作品。
1925年,马雅可夫斯基公开宣布:“未来主义和苏联政府不能携手并进,现在我要与未来主义作斗争”,而实际上他却始终没有放弃未来主义的某些表现手法。1930年2月,马雅可夫斯基遭人攻击,被排除于无产阶级作家行列之外,同年自杀。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诗人、散文家。出身著名画家家庭,母为钢琴演奏家;1913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14年入俄未来派,“竖琴”社出版其《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14);“离心机”出版《街垒上》(1917);内心独立性,第三部诗集《我的姐妹——生活》(1922,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社会变迁、时代动荡与主人公直觉隐秘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全诗悲剧情调);20年代后期长诗《1905年》、《施密特中尉》、《重生》、《在早班的列车上》;1958年长篇小说《日瓦格医生》在国外发表(受批判,被开除出全苏作协,1987年撤销);1988年在《新世界》杂志发表其最后一部诗集《待到天晴时》(1959,表露其在生命的最后历程中所体验的悲伤、凄凉、苦闷的心境)。
伊戈尔.谢维里亚宁:1887-1941。生于彼得堡;1905-1912出版诗集35种,但每本印数几十,《思想的闪光》(1908)、《直觉的色彩》(1909)、《电动诗》(1911);1911年与诗人奥里姆波夫、阿列依斯基等共同组织自我未来派文学团体,目的为“探索诗歌语言崭新的表现形式”(仅活动数月);诗集《沸腾的高脚杯》(1913)、《香槟酒中的凤梨》(1915)获广泛赞誉;1917年莫斯科诗歌评选,获诗帝殊荣;
十月革命后移居国外;《夜莺》(1923)、《古典玫瑰》(1931)为其后期创作代表。
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1885-1922,俄未来派代表。生于自然科学家家庭;1911年毕业于喀山大学;诗歌创作初期,接近象征派诗人,热衷于在哲学、神话、俄历史中寻创作灵感,后与象征派观点分歧,转向未来主义;1912年与克鲁乔内赫、马雅可夫斯基组织立体未来派,创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火车怪物》(1910)、《森林少女》(1911)、《U和э》(1922)、长诗《雁》(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