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化
安全学科术语
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是和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密切相连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和人类自身安全保护需要,在安全认识上取得的一大进步。狭义的概念指的是通过设计手段使生产过程和产品性能本身具有防止危险发生的功能,即使在误操作的情况下来说也不会发生事故。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措施(包括教育、设计、优化环境等)从源头上堵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即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使人们生产活动全过程实现安全无危害化,即使出现人为失误或环境恶化也能有效阻止事故发生,使人的安全健康状态得到有效保障。
定义
本质安全化一般是针对某一个系统或设施而言,是表明该系统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以较为安全可靠的运行
特点介绍
本质安全化并不表明本系统绝对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其原因为:
1.本质安全化的程度是相对的,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本质安全化水平,当代本质安全化并不是绝对本质安全化。由于经济技术的原因,系统的许多方面尚未安全化,事故隐患仍然存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未彻底消除,只是有了将安全事故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程度上的可能。
2.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人的作业还会因为健康或心理因素引起某种失误,机具及设备也会因为因日常检查时未能发现的缺陷产生临时性故障,环境条件也会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人-机-环境系统的日常随机的一般性事故损失并未彻底消除。
本质安全化方法
降低发生概率
1.1提高设备可靠性
1.1.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
1.1.2增加备用系统
1.1.3对处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1.1.4加强预防性维修
1.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1.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1.4减少人为失误
1.4.1对工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1.4.2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
1.4.3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用机械操作代替人工操作,减少现场工作人员
1.4.4注意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系统设计,人机功能分配,改善人机接合面
1.5加强监督检查
降低事故严重度
2.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2防止能量逸散
2.3加装缓冲装置
2.4避免人身伤亡
安全化
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安全化。
设备是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系统,由于物质系统存在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要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物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 ,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化正是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理念上,它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 ;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伤害的抵抗能力。设备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从人机工程理论来说,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因此,本质安全化要求对人—机—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使系统中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从设备的设计、使用过程分析,要实现设备的本质 安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设计阶段:采用技术措施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如在设计中对齿轮系采用远距离润滑或自动润滑,即可避免因加润滑油而接近危险区。又将危险区完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安全措施。
(2)操作阶段: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督;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3)管理措施:指导设备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及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维修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的时空里的里交叉所致。据此,实现本质安全化的基本途径有: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即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替代法、降低固有危险法、被动防护法等);设备能自动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即避免人操作失误或设备自身故障所引起的事故,如联锁法、自动控制法、保险法);通过时空措施防止物不安全状态和人不安全行为的交叉(如密闭法、隔离法、避让法等);通过人—机—环境系统的优化配置,使系统处于最安全状态。
总之,本质安全化从控制导致事故和“物源”方面入手,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途径与方法,对于从根本上发现和消除事故与危害的隐患 ,防止误操作及设备故障可能发生伤害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方案论证、设计、基本建设、生产、科研、技术改造等一系列过程的诸多方面,是确保安全生产所须遵循的“物的安全原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1 17:04
目录
概述
定义
特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