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剪炉街道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下辖街道
朱剪炉街道,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下辖街道,位于沈河区北部,地处沈河都市走廊的核心地段,街道范围东至西顺城街,西至青年大街、惠工街,南至沈洲路大西路,北至东西快速干道、天后宫路,辖区面积2.64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1954年10月,在原北市区成立朱剪炉等9个街道。
1958年10月,原北市区成立朱剪炉等5个公社。
1959年2月,沈阳市将市内8个区调整为5个区,原北市区的朱剪炉等5个公社划归沈河区。
1960年4月,沈河区将18个城市公社划为6个,朱剪炉公社并入惠工公社。
1961年,沈河区重划为14个城市公社,朱剪炉公社单独设立。
1966年,改名向上公社。
1978年7月,改为朱剪炉街道。
2005年,沈河区将原16个街道调整为10个,朱剪炉街道与小西街道合并,原惠工街道、一经街道各并入2个社区。
2019年,府北、迎宾2个社区划入新北站街道,将新北站街道更名为北站街道。撤销大西街道,将其管辖区域划入朱剪炉街道。调整后,朱剪炉街道办事处驻地为沈河区万寿寺街161号(原大西街道办事处驻地)。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5年2月,七星并入回民社区,斗姆宫并入迎宾社区,令闻街以东并入剪炉社区,令闻街以西并入晓春社区。11个社区合并为8个,8个社区分别为府北、剪炉、晓春、府东、格林豪森、宝石、回民、迎宾。
截至2023年12月,朱剪炉街道辖13个社区:兴丰社区、迎新社区、志新社区、康壮社区、天光社区、涌泉社区、杏林社区、回民社区、宝石社区、剪炉社区、晓春社区、格林豪森社区、府东社区。
区划详情
2005年,朱剪炉街道下辖11个社区:府北、剪炉、晓春、府东、格林豪森、宝石、回民、七星、迎宾、斗姆宫信、令闻。
2011年末,朱剪炉街道下辖8个社区:府北、剪炉、晓春、府东、格林豪森、宝石、回民、迎宾。行政区域面积1.9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朱剪炉街道下辖13个社区:剪炉社区、晓春社区、格林豪森社区、府东社区、宝石社区、回民社区、涌泉社区、志新社区、兴丰社区、迎新社区、康壮社区、天光社区、杏林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万寿寺街161号。
截至2023年12月,朱剪炉街道辖13个社区:兴丰社区、迎新社区、志新社区、康壮社区、天光社区、涌泉社区、杏林社区、回民社区、宝石社区、剪炉社区、晓春社区、格林豪森社区、府东社区。
地理环境
朱剪炉街道位于沈河区北部,地处沈河都市走廊的核心地段,街道范围东至西顺城街,西至青年大街、惠工街,南至沈洲路大西路,北至东西快速干道、天后宫路。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朱剪炉街道辖区总人口8.6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3万人,城镇化率76.7%。总人口中,男性44219人,占51.2%;女性42172人,占48.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72309人,占83.7%;有回、满、朝鲜、蒙古等11个少数民族,共14091人,占16.3%。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1个民族,达1187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4.27%。2011年,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077人。
截至2023年末,朱剪炉街道常驻人口11675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朱剪炉街道财政税收收入9.6亿元。其中国税收入2.6亿元,地税收入4.92万元,省直地税收入1.2亿元,涉外地税收入8158万元。
商业
2011年,朱剪炉街道社会消费品零达售总额9.93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朱剪炉街道有幼儿园35所,在园幼儿2800人,专任教师525人;小学3所,在校生1458人,专任教师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1所,在校生1358人,专任教师4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9%,小升初升学率99.9%,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780人,专任教师56人。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朱剪炉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24个,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藏书5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戏曲时装、少数民族舞蹈。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戏曲。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朱剪炉街道有卫生院1所。专业卫生人员7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61091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2/10万;孕产妇死亡率0。
社会保障
2011年,朱剪炉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7户,人数1218人,月支出245308元,比上年减少5.9%;城市医疗救助53人次;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3人次,支出0.6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1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区服务床位9张。社区服务设施1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8个,社区服务站8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1张。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8个。新增就业人员2130人,有8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人,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7%,全年共帮助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组织15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件,结案2件,其中通过调解方式(包括仲裁机构案外调解)结案2件,占100%。
交通运输
朱剪炉街道境内主要交通由惠工街、市府大路、青年大街等组成。
历史文化
朱剪炉街道因辖区内朱剪炉胡同得名。
风景名胜
太清宫位于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此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最初叫“三教堂”,创始人郭守真。三教堂时期的规模只有大殿、玉皇阁、关帝庙、究堂、丹堂等建筑。1962年、1963年沈阳市暨辽宁省人民政府先后将其公布为市、省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29日,朱剪炉街道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参考资料
朱剪炉街道2020年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1 09:24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