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夜
医生,网络写手
朱夜,汉族,上海人,医生,网络写手,代表作《Secret Garden》《Devil》《第七重封印》《眠火》等。
个人信息
朱夜大的档案
网名:rednight 或 朱夜
年龄(这个大人大概说下就好):已经不好意思装嫩,但还没有老得烧不酥
性别(偶最想问的问题之一):偶最不想回答的问题之一
身高:比同龄正常人的中位数矮1-2cm
体重:大于同龄同身高的正常人中位数
血型:A
星座:好像不是牛就是狮子,反正肯定是哺乳动物,汗
职业:挣死工资的
现居地:上海
爱好:很多,包括吃巧克力,睡觉,
喜欢的颜色:说不出
喜欢的食物:饿的时候在身边的食物
喜欢的动物:猫,马,狗
喜欢的书籍(包括耽美):从外国到中国,三天也写不完,汗.....
喜欢的作家(包括耽美):从古代到现代,同上,又汗.....
喜欢的音乐:从格里高利颂歌到重金属,继续同上,再汗.....
喜欢的电影:又来了,饶了我吧.....(倒下) 爬起来旁白一句:最近狂爱黑泽明和小林正树
喜欢的演员:三船敏郎仲代达矢野村万斋武田真治真田广之,北野武.....怎么搞的?怎么最近脑子里全是日本演员?当然还有木村拓哉.......
最喜欢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瀑布汗)
最得意的一件事:终于完整地剥开一只大闸蟹(虽然已经变冷了,汗....)
最丢脸的一件事:被人当作卖艺的,差点被从商场里赶出去
最向往的生活: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喜欢耽美的时间长度:2001年春夏之交时第一次看到耽美。
第一次接触的耽美作品:拓哉森林的FANS写的Nakai- Takuya同人
喜欢的攻类型(麻烦叙述下):攻无不破者,利也 (巨汗)
喜欢的受类型(同样请叙述下):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
现实中出没的地方:北纬31度11+/-1分,东经121度29+/-1分
网络中出没的地方:无极限,解剖人生,中间色,单行道,露西弗
作品目录
包括发表的非耽美随笔评论
原创长篇(大致按写作时间,由早到晚排列)
Secret Garden
Devil
第七重封印
眠火
冰心(Secret Garden番外)
明天(此题目为暂定,目前龟速填坑中)
原创中篇(大致按写作时间,由早到晚排列)
沉睡的证据
张力
魔盒
壁橱
巧克力
24小时
崩溃
原创短篇
爱....的人系列
玫瑰花精系列(夜空,生日,开放)
考卷
自最深处
唇痕
命运的力量
画像
刀锋
云雨
索骥
指触
心迹
黑箱(部分玄幻)
夜奔
拼车
谋杀
莲步(BG)
一个神明的诞生(玄幻?算得上吗?呵呵。)
龙之城(未公开,待发表)
新撰组/剑心相关
长篇:
为了忘却的纪念(自以为非常得意的作品)
刺杀芹泽鸭(自以为很得意的作品)
中篇:
夜行人(自以为最得意的作品)
则宗
短篇:
剑心的年龄(恶搞)
专利(恶搞)
CA番外-纹身(恶搞)
敌人(恶搞)
一块曲奇(也算恶搞吧!)
访客
流水
御陵卫士事件簿
雪夜
翻译:
冲田总司之死(原作:子母泽宽 新撰组三部作之新撰组物语)(五十音图水平+字典的翻译,该译文仅供参考)
杂谈:
冲田和结核病
评论
Secret Garden文学性评价
且看天鹅起舞-评RAY的日记系列之单只手套
这个世界没有天使 (评Ray的日记系列之野兽之夜)
霸王别姬碎片点滴
red bite:评胭脂扣
平凡的挣扎:评张国荣
史上最公开之耽美电影-金枝玉叶
我看九星报喜
我看双雄
一步--英雄观后
影武者
童话世界的战争记忆
战场上的快乐圣诞观后-to faint or not to faint
以爱的名义-人间失格
血色玫瑰-评卡门
以爱的名义--人间失格观后
池袋西口公园
从酋山节考看日本人的价值观
从一次删文说起
看卧虎藏龙有感兼论习武之不可行
蓝宇观后
魔戒花痴
人的故事-再看魔戒II有感
壬生义士传观后
司马辽太郎作品赏析
杂文
爱之解剖论
对H的恶搞
活着
记我堕落的一步步
倡议-不要给乞丐钱
对于评论的态度
发廊女的选择
明日香飘何处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猫
爱需要什么做保证
舞蹈的精神境界
声色
牺牲者
飨宴
一辆本田车
作为家的上海
爱吃肉的人
假如活着是为了放弃
究竟还要杀死多少个张国荣
咀嚼的快乐和饥饿的痛苦
恐惧的背后
裸露在狼群
迷人的上海弄堂
上海迷人的一个个瞬间(三角山墙,兆丰花园朱家角
朱夜的访谈
在理智与幻想间穿行——采访朱夜
朱夜大人一直是笔者的偶像~通过露透社,笔者得到了一个接近朱夜大人的机会。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与朱夜大人的交谈(采访是通过邮件完成的),依然觉得获益良多。
以下是正式的采访问题:
关于人物
1 朱夜大的系列里,有不少人物是反复出现的,记得您在一篇随笔里说过,这就像同一个演员演不同的戏一样。那么对您来说,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和存在呢?
朱夜
首先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次是我自己的映射。
泰雅
是一个理想。当我还年青的时候,曾经有过在生活中寻找他的冲动。现在我已经更习惯于在小说里描述他了。
马南嘉
另一种理想主义的标记:不但成熟,而且有力。
冲田总司
青春,纯真,美好,理想主义的代表。不过好像任何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是最早遭遇死亡的。
土方岁三
有心计、有胆略的人。
被命运摧残的天才。生在那个时代,有那样的天赋,好像不被摧残也不合理,汗.....
2您的小说里以悲剧居多,那么,您认为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人物服务于剧情?
3 您说过,朱夜是您的缩影,泰雅是您的理想,在您心里,更倾向于他们哪一个?为什么?
你是说我更倾向于自己成为哪一个人?当然是朱夜啦!理想,只能放在记忆中,偶尔拿出来激励激励自己。所谓理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当然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啦!
4 泰雅的原型是木村,那么,您其他人物的原型是来自于什么或者来自于谁呢?
马南嘉:中居正广
瞿省吾:香取慎吾
曹剑刚:草剪刚
葛洛毅:稻恒吾郎
(加上木村拓哉,以上5人正是SMAP)
有一些配角来自我认识的真人,在这里就不便多说了。
当然不能不提:阿呆来自我养的猫。它有个男人的名字,但实际上是母猫。今年6周岁半。外表接近黄狸猫的样子,但条纹很淡。角爪黄白相间。最重的时候不超过3.5公斤。一个朋友花20元从花鸟市场把它买来,曾在我家寄养,然后因为主人无条件继续饲养,最终送给我了。其血缘完全不可考。充满野性,即使对天天喂养它的人也保持着警惕,更充分说明它与高贵庸懒的宠物无内在关系。即使从小不需要捕食,但仍曾扑杀过飞虫、蟑螂和老鼠,并且可以轻易原地起跳跃上窗台。生过几次病,不治而愈,我常常着迷于它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在娴静与凶猛之间迅速转换的奇妙过程。
5 很喜欢大人的夜行人,请问大人对《御法度》中,加纳这个形象是如何看待的?
加纳这个人也许比我们想像得要单纯。他就是个爱杀人,爱诱人,爱惹乱子,然后欣赏自己搅乱的一锅粥的生性残忍的人。但是我多多少少原意把他想像成怀着纯真的爱,为了得到爱而不惜杀人的少年。也许是因为他的年轻,使我不忍把他写成完全的恶人。
关于原创故事
1 在您的原创小说中,您最喜欢或者说最满意的是哪一部?为什么?
2 (本题承接上题)您通过这篇文,想表达的是什么?
3 在您的《霸王别姬碎片点滴》中,提到了暗示。在您的作品中似乎也常用到这种手法,可否请举例一二,告诉我们您的暗示究竟是什么?(《DEVIL》最后一点......某华看了N遍,都不能确定您到底素什么意思><)
暗示是我喜欢用的方法。有些感觉,可以从偶合中巧妙地透露出来,比直接描写更意味深长。
认识我的人(向始终不渝地为我debug的EIT同志致敬!)会从我的文中看出更多的暗示。
当然我必须承认,有时我玩得有点过头,让读着看得云里雾里。
举几个例子吧,先说一个比较明显的:
另一个要隐晦一点:
有的时候比较搞笑:
有的就晦涩了。最常被提问的就是Devil的结局。
首先交待一下Devil的情节背景:朱夜是个从小生活在缺乏爱和安全感的环境里的孩子,虽然内心善良,但养成了铁石面孔,从不与人亲近,以此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状态。季泰雅是个经历了悲惨伤害,被家人抛弃的孩子,十分渴望他人的爱。他的精神状态,在某些方面还停留在孩子的水平,朱夜在几次偶发事故中流露的关切,更激发了他对朱夜的期待和渴望。为了造成自己面临危险,需要保护和关爱的环境,他终于主动出手伤害别人,以致人死亡。最后他以为朱夜察觉到自己是凶手,便在自己与朱夜共用的餐食中下毒,然后服毒自尽。在小说的结尾,朱夜去一个福利院办事,偶尔见到一个重度烧伤的残疾的孩子。他经历过的肉体的痛苦正像季泰雅经历过的心灵的创伤。他扭曲的面孔正像季泰雅扭曲的心灵。同时他的小名也恰好和季泰雅相同。他立即勾起了朱夜对泰雅的思念和痛惜。此时他已经真正成熟,不再刻意地压抑自己,而是抱住那孩子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那个孩子,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可以说是季泰雅的化身。
我承认这个结尾比较难懂。如果作为中学语文阅读的考题,大概有2/3的人拿不到一半分数吧?这只能说明题目出得不好,而不是大家的阅读能力有问题,汗.......
4 比较您的长短篇,似乎长篇大多是悲剧,而短篇反而有很多喜剧结局,您这样安排有什么原因和用意吗?(爱系列实在太可爱了><)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痛苦是常态,喜悦是刹那。
5 请问您对现在的大陆原创耽美界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很多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语言优美,对白聪慧。但是在故事整体架构和情节条理的把握上,还可以有更多进步。强烈建议写完全文、通读修改过再贴。
关于衍生
1 您的作品列表中,在《为了忘却的纪念》《刺杀芹泽鸭》后面标注了是您很得意的作品,在《夜行人》后面更标注了是您最得意的作品,请问这些文是什么地方让您觉得这么特别呢?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鲜明、最丰富的角色。
2 抛开历史,您更喜欢维新派,还是更喜欢新撰组?为什么?
我只能说我喜欢新撰组。因为维新派在各种小说、影视里似乎都不怎么正面。
就历史而论,我也很难说我喜欢维新派。因为维新派一手在完成国内的社会改造,一手就开始侵略邻国。其好战的本质不容置疑。
3 您在一篇随笔中说您认为不应只以成败论英雄,那么,您觉得在您的同人中,出现了英雄吗?如果有的话,是谁?
要我说的话,斋藤一是终极的英雄。抱着的理念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中长久地生存下去,象蟑螂一样能适应环境,象猎犬一样敏锐,始终镇定自若,酷到了极点.......对不起,我发现写到斋藤一我就开始花痴了........
相反,我从来不把冲田当做英雄或者完人来写。越喜欢的对象,就越希望他接近真实。这可以说是我的执念吧。
4 您觉得写原创和写同人,有什么不同?
剑心的故事在里面,而剑心是漫画人物,与历史实际没有直接关系,但凡是写到新撰组成员的地方我会尽量掂量着情节与实际的相近程度,然后尽可能地让人物接近实际。因为我相信没有比真人更鲜活的角色,
实际上同人也可以不这么写。例如多年前在桑桑学院剑心分院看的斋冲同人中,就有完全采用架空背景的。但斋和冲的关系,以及两人经历的重大历史变革,仍然明白无误地显示着:就是这两个人了!
我个人很少看那种完全和原作/真人无关,只是顶着某个熟悉的名字的同人。我不是否定这种写法。这样写当然也可能写出好文。我只是觉得,要是让我来写,我会干脆写成原创。
5 您的同人似乎都是新撰组相关的,打算涉及其他同人么?如果打算,会涉及什么作品的呢?
我还写过SMAP同人。我是说真正的SMAP同人,真人同人。传播的范围很小,大概看过的人也很少。
我喜欢看魔戒,但似乎没有写同人的冲动。
也许有一天会突然开始写别的同人,就像突然喜欢上新撰组一样。如果看到我写阴阳师同人,大家不会厥倒吧?
关于其他
1 大人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指的是时间,氛围,背景音乐之类的)
深夜,孤身一人,窗外不时传来过境重型卡车马达的低吼,或周围人家日常起居杂音不断时。
2 大人对现在国内的同志有什么看法?
接触的很少,不好评论。总体上讲国内的氛围仍然不宽松。
3 您怎样看待您居住的城市上海?
4 您是为什么走上耽美路的?
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我还希望有人能帮我分析分析呢。
5 您对现在的生活和创作满意吗?有没有什么想改变的地方?
想要更多的钱(汗.....);想要一套面积不大但很舒适的位于市中心的房子(对生活在上海的人,那象是做梦,再汗......);想有一份更容易支配时间的工作,当想写的时候可以静心写,当想要成就感的时候可以发奋去工作;想少吃多运动,少些脂肪,多些肌肉(继续汗......);想学好日语,能看懂日文书;想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但始终能常住在大城市市中心;总之想的很多,能实现的很少。
关于写,我立志不挖坑。至少坚持到现在都做到了。希望以后也能坚持下去。
最后,请大人对所有支持,喜爱,崇拜您的读者,说几句话吧^^
每次想到自己并非为读者而写,读者却花了心血认认真真地读,便觉着实感动。感谢大家一直读我写的东西,感谢你们分担了我的郁闷。可能我们永远不会见面。但人群中擦身而过的也许就是你我。请接受我默然而诚恳的感谢!
自最深处~~~~~对朱夜的访谈
这是一次与朱夜的谈话,时间持续了近两个月。
谈话中,不时可以感受到朱夜的真诚与坦然,谈至深处,剖析内心。因此标题定为《自最深处》。
自最深处,感谢朱夜的坦白。
星石: 你的很多文中都有这两个名字——朱夜、泰雅。你在讲述他们的故事,先说说他们吧,朱夜和泰雅。说实话,我曾在脑中虚构他们的形象,朱夜的影像比较模糊,他似乎在你的笔下被隐藏了,而泰雅,是真实的,那个纯真、干净的男孩,在我脑中深刻而立体。
你笔下的朱夜和泰雅,你文中的角色,在你的创作之初,是怎样定义的呢?你想塑造的是怎样的人物。
朱夜: 看到最近两位朋友的留言,等于把自己这三年来的作品重温了一遍。不是一般的浏览和重读,而是有系统有分类的整理和分析。
有很多文,就是我自己,也得从记忆的深坑里挖出来。如果说我是一个业余级的写手,他们可算得上五星级的FANS。对于他们的耐心和精心,我只有佩服二字。
回想自己这三年,文写了不少,没见着有多少提高,倒是懒惰在与时俱进。最近硬盘坏了,更是成为自己偷懒的借口。
实际上,写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的冲动和意志,而不在于客观条件。
家里的电脑虽然坏了,但是上海有几百家网吧,离我最近的直线距离在500米之内。即使害怕网吧半夜失火,还可以到同学和朋友那里去蹭。实在没有计算机,可以用纸和笔记录下来,找个小打字公司让人家打下来,贴到我指定的网址上去。总而言之办法有的是,关键在于自己是不是去做。
我选择了放弃。写作对于我来说,已经变成不仅仅是让人着迷,也让人害怕的一样事情。
每当我写了什么新文章,就会有人跟贴说“要看泰雅和朱夜 ****”,“这次泰雅变得&&&&了,不象以前那个泰雅了”或者“还是Secret Garden最好看”之类。“朱夜+季泰雅”已经变成了独立的公式,等号后面只有两个答案:长篇的是“悲剧”,短篇的是“甜蜜的小恶搞”。
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现实。
我初中毕业以后就几乎没有写过记叙文。我从来没有奢望自己能够写下足以改变历史的文字,甚至没有指望能够写下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
我最初开始写文是因为郁闷到实在无法排遣的地步,只能写下来一吐为快。最早写的东西纯粹是为了取悦自己,没有想到过要安排情节、塑造人物之类的写小说必需要做的事情。
说得夸张一点,写文等于YY。奇怪就奇怪在这里:虽然我不是刻意安排,但那些人物仿佛自己有了生命,会说话,会行动。我要做的不是去安排他们的一举一动,而是透过第三只眼睛看着他们的举动,用第三只耳朵听到他们说话,然后把他们的言行记录下来。
有人说看我的小说犹如看电影,有一种强烈的镜头感。这点我承认。有时我会觉得自己的眼睛就是摄像机镜头,跟着那些人物和场景不断变换着视角。
写作是有惯性的。一旦开始了就不那么容易停止。
看到自己写出来的那一堆东西,如果真的很荒唐或者很自我,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虽然我可以安慰自己说这些东西只是为自己写的,但客观上这些文贴出去,有人也在看。如果让看的人觉得太烂,企不是浪费人家的时间和感情?
写得久了,有了一些朋友,相互之间常有交流,朋友们也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期望。如果越写越烂,也辜负了朋友们的好意。
这时才开始翻出中学里学过的那些语文知识武装自己;一边在心里想:就算这样写还写不好,那也是中学语文老师教得不对,不是我自己写不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把“朱夜”和“季泰雅”炒成了十点档的常客,这也是我最初万万没有料到的。
但是天有一年四季,月有阴晴圆缺,万物有生老病死。我总不能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招吧?
因为Secret Garden是我最早写下的长篇。其它所有的文差不多都比这篇要晚。如果用客观的眼光来看,Secret Garden真的是我最好的作品,而我努力写就的其它作品才是我真实水平的体现,而Secret Garden是一个意外的成功,那么我这三年等于白写了。
为了避免这种窘境,我有两种选择:
1、抛弃“朱夜+季泰雅”/“法医(医生)+边缘人”的组合,另外选取题材,重新塑造人物,写全新的作品。
2、把“朱夜+季泰雅”的组合重新回炉,发掘出他们全新的生命,塑造出更清晰的一个朱夜和更真实的一个季泰雅。
朱夜不应当只是一个形象模糊的记录者或单纯的卫道士,季泰雅也不应当是一个秀丽美好到不食人间烟火的寄托心灵的对象,他们都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人。
这两种选择都不容易。我在2004年的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目的去的。我写了一些既没有朱夜也没有季泰雅的短篇。我写了一个从题材到人物都是全新的长篇(出于个人的恶趣味,朱夜还是在里面露了一小脸儿),另外就是写Secret Garden的番外。
SG本身是随手写就的,没有为番外预留空间,因此写番外时增加了不少难度:把番外插在故事的哪一个时间段里?番外的主要人物应该是谁?番外的主要情节是否应该和SG本篇相关,还是只要稍微呼应一下就可以?要不要增加新的人物?
这个番外从早春写起,断断续续地写了大半年。目前终于可以看到完结的曙光了。
也许是天意,就在这时,硬盘竟然出了问题。硬盘是六月才买的,有80G,买的时候我就想:从此在也没有装不下的文和图片了。没想到它会这样突然地抛弃了我,还拐走了我大半年的心血。现在它不知躺在哪家修理店里逍遥呢。
其实我应该感谢它。如果它不是这时突然出了问题,也许我就会在今天匆匆赶完,然后贴出来完事。现在不能写作,反而给了我思考和修改的缓和之机。认真思考之下,才发现自己前面犯了不少故弄玄虚的错误,文章里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希望它最终和大家见面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合情合理的面貌,既不靠卖弄医学和法医学知识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也不靠悲情描写来赚取读者的眼泪,而是能让读者干干脆脆地读上一个畅快淋漓的故事。
星石: 朱夜,你说把“朱夜”和“季泰雅”炒成了十点档的常客,是你最初万万没有料到的。这话我可以理解,但无法响应。
你用心写,倾注热情,SG诞生了,它感动了无数读者,无数不相识的朋友为它留下了眼泪。
我跟朋友说过,喜欢你的文章,因为它们不仅仅局限在情爱的方框里,爱情可贵,但不是唯一,生命中还有很多更值得我们感动、流泪的东西。
我想 SG会如此的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你塑造了那样一个动人的人物。季泰雅,美丽的泰雅,纤细的泰雅,可怜的泰雅,这样的形容我曾在各种评论中见过,也曾为他流泪,但我也会为《24小时》里的泰雅而紧张,为《devil》里的泰雅而难过,为短篇里的泰雅而甜蜜,还有《第七重封印》里的泰安,《沉睡的证据》里的惊心动魄,这些都是你带来的。
我知道,作为作者,并是一位写出很多作品的作者,在他用心写下的文字中,只有一部被人反复提及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事,我理解,可是我为你高兴。
我是因为SG认识你的,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如此,因为SG,我看见了你对文字的把握,所以慢慢读全了你以后的作品,SG是一座桥梁,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和走近你的桥梁。
接下来,我希望可以谈谈你的创作。是怎样的动力让你提笔,又是怎样的动力让你完成这篇篇文字。
朱夜: 我不是一个喜欢回忆过去的人,因为有太多的苦涩会在回忆中浮出水面。但是要说为什么我会开始写作,大概要从1999年底开始讲起。
那时我在急诊间值班,上班是三班倒,没有规律。睡眠的节奏也被打乱了,常常夜里很晚才睡觉。
这时我问一个朋友借了几张日剧来打发半夜的时间。片子叫“恋爱世纪”,是配合着新千年的来临而拍摄的。主演是炙手可热的偶像演员木村拓哉和松隆子。这可算是我看完整的第一部日剧。
说老实话我不太喜欢这部片子。那个女主角整天胡闹,真不明白那个男主角为什么会喜欢她。但是就因为这部日剧,让我记住了木村拓哉。
时间转眼过去,新千年很快来临。我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虽然努力多年,却被挤出自己想要的职位,不得不在寒风中加入求职大军,饱览了世态炎凉;生着病,也得一边找工作,一边开夜车写论文,白天还要去医院上班,没有休息的时间;同时还得目睹亲人身患癌症,一点点衰弱死去。
我发现,尽管医学和科技不断在进步,仍然离解决人生的痛苦相当远。
人生的痛苦,有很多是人为造成的。要造成一个人的痛苦相当容易,而要抚平一个人的创伤,却需要格外的心血。
我时时刻刻身处痛苦之中,却没有人能够倾诉。
到了2001年春天的时候,工作已经有了着落,论文也基本成了形,医院的工作不再有压力。突然一下子空下来让我感到空虚而无趣。
我就想到去找日剧来看。我在音像店里随手挑了一部叫“礼物”的日剧,一来因为这是推理剧,二来则是因为主演是木村拓哉,一个我熟悉的演员。
这部片子讲述了一个失忆的青年在做送货员的经历中不断回忆过去,痛悔自己放浪形骸的经历,力图重生的故事。
这部片子后来在电视台也放过,木村拓哉穿着名牌西装、扎着一条小辫子,骑着山地车飞驰的镜头,很多人可能还记忆犹新。
对很多观众来说这只是一部普通的青春偶像片,但在那时,对我来说这部片子好比是震聋发睽号角。它召唤着我不断回忆过去,审视自己。我很想找到一个机会抛开一切,跑开生活常态,在另一种人生中让一切重新开始。
如果在古代,我可能选择去云游。而在当时,我选择了写文。
这并不是一个轻松容易的选择。
自从初中毕业以后,我几乎就没再写过记叙文。高中毕业以后,我写的东西更是限于读书笔记、综述、实验报告和病史记录。
但这时我非常急迫地想写对一个男子的非同一般的感情。最早我写了几个很短的场景,然后我开始写一个长篇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后来的SG。
刚下笔的时候非常生疏,感觉自己文不对题。更何况这种倒错的感情,又不便用一般的故事来描述。我甚至写了好几章,还没有决定“菜鸟医生朱夜”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干脆回避了这个问题。
直到我逛了几个木村拓哉的FAN’S BBS,包括“拓哉森林”,看了一些网友的文章,才知道原来喜欢写、喜欢看男人和男人之间非同一般的感情的人还真不少。从这些网站上,我第一次知道了“耽美”这个名词。
然后,我光明正大地确定了,SG应该是一个男人和男人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一开始纯粹为发泄而写,没有确定的情节和主线。什么场景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就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抓拍下来,转化成文字。
神奇的是,写着写着,那些人物仿佛自己有了生命,会自己说话、行动。而我的作用,就是把自己当作一台摄影机,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
因为开始并没有想到把写下来的东西给别人看,所以直接就写身边最熟悉的场景,包括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在故事里,大多数重要配角来自我的同事和同学,其中很多人的姓名直接脱胎于原型的真实姓名。
从这种写作方法里,我开始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风格:写实主义的白描手法和分镜头描写。
故事越来越长,不写完好像就对不起它。SG的故事,从篇幅过半的时候才开始有条理、有逻辑起来。真难为了那些看了开头能忍受下去看完全篇的读者们。直到现在我还感觉歉意。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在编故事的过程中,生命似乎被延展了许多倍,让我跟着故事里的人物一起体验着悲欢离合,品尝着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情感和经历。
从SG这一个故事写完后,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故事的灵感可以来自任何时间和地点。
“沉睡的证据”的主要情节来自于骑车上班路上。
“DEVIL”是与网友聊天时勾起的。
“张力”是看了一个SMAP综艺节目以后产生的想法。
“壁橱”的来源则更加奇特:有一次手术时出了一点意外,手术时间拖得很长,很晚才下台吃饭。当我们四个人心情沉重地围坐在食堂里空无一人的桌子旁等着大师傅给我们热饭菜的时候,看着他们三个人疲惫但表情不同的脸,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句话:“这是一个必须永远保守的秘密”。就从这一句话里,慢慢被我扯出一个中篇故事来。
有一次路过南京西路,看到几个工人被人用吊篮挂在高楼外面清洁玻璃外墙,情形非常惊险,于是写出了“第七重封印”。诸如此类,千奇百怪,纷繁芜杂,不一而足。
我从小喜欢看侦探推理小说。多数推理小说的主角不是警察就是私家侦探。而我选择了法医。一个原因是我受过的教育使我写起议论文和说明文来驾轻就熟,描述法医奇特的方法和复杂的推论对我来说没什么困难。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学医出身,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最不容易出错。
我写的东西,除了以法医为主角的推理以外,最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就是不断重复出现的主角:季泰雅、朱夜,马南嘉等等。对于这样的写法争议很大。
首先,这样做使不同的故事中的人物相互混淆、不时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怎么上一篇里死掉的人这个故事里又出来了?这个人不是有过一个叫季泰雅的男朋友吗?怎么这回又找了个叫季泰雅的男朋友?
其次,细心的人不难看出,我常用的几个角色的某些细节可以分别和SMAP组合的成员一一对应:季泰雅来自木村拓哉,马南嘉来自中居正广,瞿省吾来自香取慎吾,曹剑刚来自草(弓剪)刚;葛洛毅来自稻恒吾郎。(从中可以看出我的想象力多么贫乏,起的名字多么没有创意,汗......)
这就触及了一些读者和论坛的底线:真人同人。
很多读者把真人的耽美同人视作对这个真实人物的冒犯。真人同人不仅在喜欢这个原型人物的FANS中导致纷争,而且更容易让耽美这类文字成为反耽美人氏的攻击目标,因此真人同人是最犯忌的文章类型之一。而我文章里那些角色的原型,不管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的聊天中,凡是有人问到是否是SMAP成员,我从来都不否认。
在我看来,要成为“真人同人”,这个作者在写文时必须抱有这样一个前提:即文章里描写的那个人物就是真实存在的那个人物。也就是说,不管他笔下的形象离实际多么远,如果他在写的时候把角色当作那个原型真人来写,那么这篇文才能称作“真人同人”。
而我在写文的时候,季泰雅就是季泰雅,他可以是美容师,厨师,边缘人,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打工仔,不良少年,但他绝非身为SMAP综艺明星、日本国民偶像的木村拓哉。
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最多只能说相貌相同。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我是编剧或者导演,“季泰雅”就是一个长得和木村拓哉一模一样的演员出演的不同角色。因此我认为我写的这些文不属于真人同人。
同理,那些名叫“朱夜”的人物也是独立的角色,他身上可能有我的影子:犹豫不决,患得患失,谨小慎微,多愁善感。但他们从属于每一个故事,而非我自己。
另外,在各个故事中,受难的常是“季泰雅”,“朱夜”总是旁观者,甚至带点让人讨厌的说教腔调。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故事,需要有一个“说书人”的角色,而最容易的写法就是把说书人设定为“我”。
“我”既然肩负着讲故事的职责,自然不能在故事结束前就奔赴黄泉。而且,多年正统的语文教育的影响日积月累,总会在细微的地方跳出来展现一下它们留下的深刻痕迹:从第一天学习看图说话开始,老师就一再强调写记叙文不能没有中心思想。而所谓中心思想,多是一些现成的条条框框。什么样的题材可以对应怎么样的中心思想,自有一套现成的公式去套用。
说老实话我很讨厌这种写法。一看到那些词句就仿佛可以嗅到扑面而来的陈腐气息。
然而它就象从小长在脸上的伤疤,到了一定的岁数,自己竟然习惯了它,即使照着镜子也看不到它的存在。
我是这样习惯于这种写法,以至于在强迫自己摈弃它时,竟然感觉左右为难无从下笔。伤疤不是一天两天结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消退掉的。
我唯有希望多写,让自己习惯于说真话,把假话套话一点点忘掉。
另外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是:朱夜和季泰雅为主角的一系列法医推理小说,算不算耽美文?
我想首先要明确的是耽美的定义。
套用一般沿袭的概念,以女性的审美视角描写男性同性恋情的小说属于耽美。它在本质上属于想象中的世界,它所设定的环境和背景常常脱离现实,它描写的具有极大魅力的男性是女性想象中美好动人的男性,而非根据真正的一般男性同性恋者的审美对象来塑造。
在典型的同志小说中,主要的冲突来源往往来自于不能容忍异常关系的社会;而耽美小说中,社会背景似乎对同性恋的男子有着超乎寻常的宽容,甚至鼓励着这种关系的发生和发展。
耽美小说的作者和读者集中于女性,出于女性的审美观点,形成了一套描写男性同性恋的特殊的话语体系。
这套话语体系有自己的专有名词,例如把主动一方称为“攻”,被动的一方称为“受”;把男性生殖器官称为“分身”;也有独特的制度,例如“攻”通常比“受”高大,外貌和举止更男性化,等等。只要看到这些体征和举止,就可以判断他的角色。
但在我的概念中,“耽美”意味着“只表现美”。而美则来自最大程度地还原人类真实的感情。我力求客观真实地描写各种环境下经历着不同的感情变化的人物,以求最大限度地表现美。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的文章可以算“只表现美”,也就是“耽美”;尽管我必须写到人性和社会丑恶黑暗的一面。
我并不指望自己写的东西可以改变这个社会。那些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名家早把文字能做的都做了。
我只是希望,至少我还有一个窗口,能让我说自己想说的真话,表达在现实生活里不能表达的感情。我不断地写着,从写作里发泄掉不可避免地积累起来的怨怒,使自己能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心态生活下去。
基于这个原因,我写的文常会出现让人郁闷的情节。而我这个人的习惯是越郁闷越能写。凡是人生,必有不如意的事情。人生还在继续,写作也不会停止。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三年多了。突然想到,我应该感谢季泰雅们,马南嘉们,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角色们。他们陪伴我渡过了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时光。更要感谢的是我的读者们。没有想到我为了自我发泄而写的东西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欣赏和共鸣。感谢你们对我的文章的反馈,更感谢你们花费宝贵的时间和真实的感情来分担我的郁闷。
无论现实多么让人沮丧,这片由屏幕、键盘和你们构成的小天地,就是我最后的退守田园。
星石: 你说你学医,缺乏想象,笑,我倒是觉得你的想象力异常丰富。
木村,说实话,我对他真没多少好感,看过他跟常盘贵子演的一部日剧,遗憾的没坚持看完。唯一看全有他的片子是2046,2046不提也罢,我离看懂它还差了点层次。但木村在里面有个靠在车窗边的眼神让我记忆很深,有种绝望中寻求渴望的感觉,不知脚下颠簸的列车何时会停。现在想来,跟你文中的角色,确实有些相似。
我注意到,你一直在说写作是你的自我发泄。以前听一位作者说过,写作在娱人娱己中,他属于后者。其实他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发泄。
论坛里有一个帖子这样说:“看朱夜的文,无异于自虐。”
读者尚且如此,那写的人呢?如果可以,请你谈谈你的写作状态,提笔前,写作中,定稿后,我想这应该是一段不平常的心情履历。
朱夜: 日剧里一个常见的不可理喻的设定是:某人明明骄横散漫,完全不可爱,但另一人就是死死吃住她/他,一定要爱她/他,并且最后竟然能够终成眷属。所以我对那些爱情剧一律免疫。
2046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是:背景声里旅店老板训斥着爱上了日本男子的女儿。镜头自右向左运动,仿佛一个人从门外走过,恰好看到了门里的景象。房间的装饰是浓重端庄的古典气派,但俨然已经破败,就和那个旅店一样。木村拓哉身穿标准的黑色西装,头发稍长,身体削瘦,皮肤白皙,显得很年轻。他直挺挺地坐在华丽但老旧的沙发里,略低着头。
整个画面里没有见到激烈冲突的父女,也没有青年男女相拥示爱,相互表示忠贞不渝的镜头。但是从木村拓哉僵硬的身姿和惆怅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喜欢这个镜头,胜过那些“超时空列车”里的机器人。
我建议你看一次“礼物”。这部日剧没有男欢女爱,没有时髦可爱的少女,且气氛比较沉重,而且是97年拍的,现在看来可能里面人物的打扮已经老土。但是它是那种让人看了会思考的片子。也许看的时候感觉并不好,但你过很久还会记得。
要问我写文的心情,有一个不雅的比喻也许可以说明问题。我写文就象妓女生孩子,属于生活常态的副产品。妓女本来没有想要怀孕生育,孩子的产生是常规工作程序的意外。
我本来也没有想要一篇一篇地写下去,郁闷是我的生活常态,而那些文都是郁闷中的意外产物。
我常常在郁闷中渡过一整天。生活里有太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无法调和的矛盾。
当我实在对这些烦恼的事情疲惫不堪的时候,头脑中不自觉地会出现空白。
这种空白常常出现在刚刚忙过才停下来的时候,或者骑车的时候等等。有时一些奇怪的想法会不由自主地在这种空白时段跳出来。它们会使我兴奋,不顾一切地要把它们写下来,哪怕写到深更半夜。
当一个大略的关键情节在胸中形成后,再耐心而主动地花时间去梳理它们,把细节补充到连贯完整。这是一个漫长而耗时的过程。
只有几篇文章写得相当快,比如“崩溃”和“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的中篇,都是在几个月内写完的。我记忆中最高纪录是剑心/新撰组同人“一块曲奇”,大约是5小时之内一口气写完的。
不过“第七重封印”和“眠火”都写了 1年多。有几次我觉得它们就快变成永久的大坑了。但在沉默几个月后又摸起了键盘。这两篇写到我心血俱伤。
成文之后,为了使文章符合逻辑,言之有物,我总要修改几遍,把前后矛盾、牵强附会和条理不清晰的地方修改妥当,然后才一章一章地贴出去。
虽然写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泄郁闷,同时也不好意思跳到论坛上做娇憨状嚷嚷着要回贴,但看到朋友们的评论,无论言多言少,或褒或贬,都会让我很感动。
有社会学家说,人终其一生,就是在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文字也可以算目光的载体吧。
星石: 你的作品给我触动最大的是《devil》,当时一气读完,离开显示屏,几乎有些发晕。
有一点挺有趣,在前面出现死人时,我便开始怀疑凶手是泰雅,可奇怪的是,直到读完,我仍然无法将泰雅看作一个犯了罪的人,他所做下的事都可以让人流着眼泪原谅,甚至觉得他才是那个真正被杀死的人。
你的不少作品都是如此,如《第七重封印》里的阿刚,始终不能当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
还有一点,你的文中似乎总包着层‘遗憾’,‘如果再靠近一点,就可以……’,像 《devil》里,如果朱夜能表达出自己的爱,泰雅能多得到些温暖,也许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朱夜: 有关你的疑问,让我来一个一个回答。
1、好人和坏人。
我从小看过电影小说,无不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好人必将胜利,坏人终究要失败。在小说里,好人和坏人的区别非常清楚。甚至在这个人物一登场,就可以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这固然是中国古典文学戏剧的影响,但这更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灌输:文字并不是用来消遣的,它承载着传播道德的作用,它应当教会人们分辨好人和坏人,正确和错误,所以有必要在小说中给好人和坏人分别下一个清楚的定义。
然而我反感这种做法。
从客观上来说,一个人不可能从来不做错事。完美的英雄主义形象只能在想象中存在。
从主观上来说,我希望自己描写的人物尽可能地贴近现实。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他是可爱的男孩,但他逃学说脏话,我不会硬要把他写成好好学习的优等生。那种造作的角色不自然,不美好。
我写东西时,会不由自主地觉得一个个活动的场景在自己面前出现。那个场景是自然而然地在进行,其细节并非由我操控,我只是做着一个场记。所以我尽可能地模拟那个角色在那个场景下会出于什么动机而作出判断。然后由角色自己去完成情节。
以Devil为例。
季泰雅和季泰安兄弟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泰雅不幸遇到了一场飞来横祸。他的父母不但没有扶助他战胜创伤,反而给他尚未成熟的心灵加上了更大的压力。他始终没能从这种创伤中痊愈。他的情绪波动、自残自伤倾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隐藏的创伤的外在表现。他的双手沾着别人的血,他无疑是个罪犯。
但促使他走到这一步的原因,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他本身以外的世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彻底放弃,这是一个人的悲剧。Devil中的季泰雅,给读者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和季泰雅对应的是,Devil里的朱夜也是一个悲剧。
他过度地强求自己符合某些社会价值,抹杀了自己内心对情感的需求。他外在的严苛是给泰雅的另一种压力,而他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宽容善良对泰雅又是致命的诱惑。
假设身处朱夜这个位置的是马南嘉那样一个心智情感成熟稳健的人,Devil整个故事都不会发生。然而命运并没有这样安排。于是故事就这样一波一波地展开了。
2、命运的安排。
你可以看得出来,我常常让命运来处置我的角色。在很多关键的情节上,偶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以Devil为例:摧残年幼的季泰雅的人顺利得手,并且多年逍遥法外。这是泰雅命运的转折点之一。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个案情有些站不住脚的地方:如果你伏击过别人就知道,伏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很容易把目标跟丢;更重要的是,泰雅并非行走在荒郊野外,而是在上海人口密集的闹市区被袭击。
歹徒之所以得手,除了体力和人数上的优势以外,众人普遍的冷漠也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和生活在人口稀疏的农村的人相比,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更容易感觉孤独:他身边有那么多人,可没有人能够进入他的心灵。
也许当歹徒们劫持着泰雅的时候有邻居看到了。但几个年轻人挟持一个半大的孩子在路上走,也许完全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最多被以为是朋友间打闹而已。季家的邻居们守着自己的家庭(包括晒在窗台上的鱼干),对周围其他人的事情不闻不问。
泰雅的父亲看到泰雅出事以后,最强烈的反应是对自己前途的担忧,而不是对儿子的关爱。
朱夜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法医,完全有机会及早发现泰雅的异常,但却一次又一次忽视。
这个超级大城市充满了擦肩而过却互不相识也无意去相识的人。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泰雅被袭击既是一种偶然的意外,又是一种潜在的必然。
多年以来我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深深地感受到个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
但在这些无奈背后,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反思:有多少需要给予的关爱没有给予?有多少可以宽容的没有宽容?有多少应当遵守的规则没有遵守?也许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太多次,人们早就习惯了。
而我,想在我自己也习惯以前,把这些东西多少记录一点下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以后我已经不再相信命运可以轻易改变。但我不想让自己麻木到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偶然,什么是人为。
所以我把那些刺着我、硌着我的结局留在小说里。
星石: “有多少需要给予的关爱没有给予?有多少可以宽容的没有宽容?有多少应当遵守的规则没有遵守?” 是的,在很多时候,悲剧不是真正的偶然。
城市越大,人潮越汹涌,面孔越冷漠。
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会去相信和找寻‘温暖’这个东西,相信你也是一样吧,至少从你的文里我可以得到答案。
是郁闷的情绪让你写出文章,我想人一生的很多时候也许都将与它形影不离,曲终人散、掌声寂去,哪怕只是静静坐着,也很难阻止它的侵袭。
快乐片刻,所以它难得,愈发显得可贵。
其实我更希望你能快乐一点。这话唐突了,此刻我看见的只是网络上的朱夜,你在现实与否我毫不知晓。
今天我这里下雨了,仍是深冬的寒意,但春天已经不远。
朱夜: 突然发现,从开始写Secret Garden到现在,竟然已经过了4年了。在这4年里,上海变得越来越不象上海了,它更接近香港纽约东京,生活节奏在加快,老房子一片片被拆掉,回忆一层层隐去。
最近偶尔路过我曾经工作过的医院,发现住院部的老楼已经被雄壮的新楼所替代,甚至我彻夜战斗过的急诊间也被列入了拆迁的范围。
它的窗口空洞地张开着,墙角交界处,雨水肆无忌惮地渗入,在以前挂着带红色十字架的白色门帘的地方,留下荒芜的污痕。
没有在门口排队等候就诊拿药的长龙,没有来往穿梭的救护车和病人家属。
瓦砾里偶尔还可以见到丢弃的病历纸,被雨水浸过,脏兮兮地与碎砖融为一体——门诊很快要改革到推广使用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不再需要老版病历纸了。
我站在雨中,许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一片雪花飘落在我眼前。我收起雨伞抬头看去,周围那些高楼大厦仍然是老样子,马路更拥挤了些。我确认我仍然在这个超级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下了许久的雨,夹杂着冰晶,终于变成了纯粹的雪花。不堪重负苟延残喘了许多年的老医院,被城市建设的浪涛挟裹着,终于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了。
它还会在我的记忆里生存多久呢?
雪花不断落下,我不断地问着自己。
更偶然地,我遇到了一个熟人。从她那里,陆陆续续听说了一些过去同事的事情。这些年来,他们出国的出国,考博的考博,原来已经都不在了。
我们边聊边走,还没走到车站,老大楼的影子在我心中渐渐淡了下去。我们分手后,我上了公交车,突然想起来,刚才忘了问一句:花园还在么?
公交车开过,花园——或者说原来是花园的那块空间赫然印入眼帘:现在它已经是一个开放式的停车场的一部分,地面铺满花岗岩,即使到了春天,也不会再有绿叶发芽。
以后还会有多少人记得,用黑色竹围墙围起的花园里,春天蔷薇盛开在通道两旁,夏天假山上绿荫遍布,秋天蟋蟀在花房改造的病史室的墙缝里歌唱,冬天残荷一半冻在池水中,一半在寒风中颤动?
现在仍然鲜活的记忆,将来还能保持多久?
读着那时写下的句子,仿佛立刻就能闻到老病房夹杂着消毒水味的热烘烘的气息,然后刷新一遍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
现在那些回忆已经不会再对他人的生活构成威胁。继续雪藏着,会让我感觉有些亏欠了那些一直关爱着它们的读者们。当一个朋友再次劝说我把Secret Garden拿去出版的时候,我没有再拒绝。
同时出版的,还有Secret Garden的番外。番外本身独立成章,前后写了近1年,还经历了硬盘损坏的波折,等于写了两遍。
它几乎还没见过人,不知道大家看了感觉会如何。我期待着任何评论,犹如等待着新生婴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再一次感谢所有读我的文章,分担着我的郁闷的读者们。
星石: 嗯,就谈到这里吧。
不知不觉又一年,时间快的心惊。
期待你以后更多的作品,加油。
朱夜: 谢谢。
有关朱夜的评论:
朱夜是我非常尊敬的作者,不说别的,他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肃。在这个大家威逼利诱要回贴的年代,还有几个作者脚踏实地、耐着寂寞写文?朱夜的长篇似乎都是全部写完了并且修改好了再贴出来的,大家想想朱医生的文,都是非常严谨的推理,能够一个人默默地把他全部写完再贴出来,那得多大的毅力阿?
尽管后来朱夜的第七重封印等文在结构等多方面都力臻完美了,但是我还是最喜欢他的《Secret Garden》,我想即使过了很多年,我都能清晰的记得在文尾,朱夜一个人寂寞的走过长廊,月光照在泰雅的心脏标本上,那是他的爱人留给他的唯一纪念。不管朱夜将来的写作水平再提高多少,我都永远会认为SG是他最好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仅仅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也倾注了我们那么多人的悲伤。
一直都是用朱夜和泰雅的名字,朱医生演绎了那么多的故事,除了爱……的人系列以外,能够得到幸福的并不多,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伤心。
所以看到壁橱的时候大大的舒了一口气,难得这个故事有个云开雾散的结局,像壁橱一样从柔弱的外表看不出坚强内心的泰雅,在这故事里终于不再是被损害与被放弃的,我看得欢欣鼓舞,就好像自己才是那个熬了千年始成婆的委屈媳妇==
朱夜的爱……的人系列里,最喜欢的是考卷,非常的温馨可爱,构思精巧,看了泰雅那么凄惨,猛一看到这篇,真的是久旱逢甘霖,就差说谢主隆恩了--+++这个系列里的其他文,慢慢的反倒没有给过我这么大的惊喜。
而他的短篇,最喜欢的是巧克力,那个很难归入BL之列,但是那种生活的苦涩、压抑还是真情,曾经让我非常的感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13:28
目录
概述
个人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