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稳 1932年11月生,安徽舒城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区科协委员,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旅游地学会理事,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会员。
朱学稳,1932年11月12日生,安徽舒城人。1954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早年在地质部与我国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谷德振、戴广秀共事。参加过长江三峡坝址比选勘探及库区渗漏调查论证,贵州区域岩溶研究,成昆铁路
工程地质勘察。1965至1977年间是地质部南江大队的技术负责人。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洞穴与岩溶学研究及岩溶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规划设计,并长期组织领导中外联合洞穴探险工作。曾是加拿大McMaster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出访过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美国、匈牙利、奥地利、古巴、澳大利亚、法国和瑞士等国。在国内外发表论著近百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集体)、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多项。在学术上提出“峰林喀斯特的同时态系统演化论”,“地下河洞穴的系统发育和演化模式”等理论。是国内外“岩溶天坑”命名、科学概念建立的第一位学者。
近十几年间,为我国南方岩溶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不顾年迈,尽心尽力。特别是在重庆市武隆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奉节天坑地缝和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的评价、开发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在当地人民群众中有口皆碑。
曾任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广西科协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理事。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科技咨询中心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徐霞客研究会常务理事,旅游地学研究会委员,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中国岩溶”编委会副主任。
他自任洞穴研究会会长以来,在提高我国旅游洞穴开发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提高风景名胜区解说词的科学含量、传播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以及在洞穴资源保护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成绩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