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履先
清末爱国人士
朱履先(1884—1959)原名朱先志,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见,分配到清王朝新军第三十四标(相当于团)任管带(相当于营长),驻扎在南京城内。参加辛亥革命,任陆军第二师团师团长,授予陆军中将衔。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南京举行第一次阅兵时,履先任这次阅兵式的总指挥,时年29岁,被誉为“江苏三杰”之一。后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率先裁军,到南京讲武堂任堂长。袁世凯称帝和“二次革命”后,履先离开南京,先后在山东的桓台,邹县、曲阜,安徽的蒙城等地做了几任县长, “九·一八”事变后返回黄桥。为民办事,声望较高,地方上尊称为“三大人”。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动员地方士绅缴抗日救国公粮,协助陈毅、朱克靖做统战工作,被推选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参议长。1943年,由叶飞,朱克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哉争期间,朱履先和革命武装在——起,共同打游击,坚持斗争。解放后,任苏北行署副主任、苏北抗美援朝分会主席、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等职,终年75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履先,1884年出生于泰兴黄桥,1905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在炮兵科学习军事理论和技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为二十世纪初日本培养高级军官的著名军校。在校期间,朱履先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结识了蔡锷、李烈钧等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确立了反清爱国的革命志向。1908年冬,朱履先学成归国,投身军界,出任清廷第十七协第三十四标二营管带,率部驻南京杨公井。
参加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心向民主的朱履先,参加秣陵关起义,被起义将领新军第九镇统治徐绍桢任命为三十四标前敌指挥,11月8日受命进攻清军雨花台炮台。战中,朱履先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率部发起数次冲击,终因子弹匮乏,守军工事坚固、炮火猛烈,未能成功。起义部队后因伤亡惨重,被迫撤退至镇江。
11月12日,中国同盟会江浙联军总司令部在镇江成立,徐绍桢任总司令。朱履先随徐部加入江浙联军,不久投身光复南京的战斗。因拥有秣陵关战役的作战经验,他被徐绍桢委以重任,与刘之洁率领的苏军合力攻夺雨花台炮台。24日,战斗打响。南京城内守军加重火力,并在雨花台炮台四周布下地雷,欲负隅顽抗。朱履先灵活运用战略战术,排地雷、挫守军,与刘之洁默契配合,一举攻占雨花台炮台。29日,朱履先率前卫突击队迅速突破守军防线,兵临中华门城墙下,他架起云梯,第一个登上中华门城楼……
朱履先以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忠勇,深得孙中山与黄兴等同盟会领袖器重。12月2日南京光复后,他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并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兼南京城防司令,获授二等文虎勋章。1912年元旦,朱履先被再次委以重任,担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阅兵总指挥,时年仅28岁。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为缩减开支,作出裁军决定。朱履先率先响应,脱下戎装,组建南京讲武堂,出任堂长,并把所获5万元裁军费全部捐献给临时政府,决心以另一种方式追随孙中山先生。
不久,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旋即称帝。孙中山倡议二次革命,终以失败告终。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将领把持政权,掌握北方与东南诸省。山西、东北与西南诸省,则由当地军阀纷纷割据,混战不断。
面对支离破碎的中国,朱履先痛心万分,但默默寻求救国的出路。他随柏文蔚创立革命军,以图北伐;他为老同学阎锡山当过顾问,也在冯国璋处担任过参谋长;1927年,他应安徽省主席陈调元之邀,先后在蒙城、寿县等地担任过县长;“九一八”事变前后,他受邀在蒋介石国民党军政部任过职。几经浮沉,均失望而归,于1932年退出军界,隐居故乡黄桥。
投身抗日民主运动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央政府。他多次派秘书长褚民谊到黄桥邀请朱履先出任“苏北招讨使”“苏北委员长”“和平军总司令”等要职,遭朱履先严词拒绝。为摆脱汪伪再三纠缠,4月,朱履先暂别黄桥,化名刘金麟避居上海。
在上海,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报纸、电台对新四军奋战苏南、屡挫日寇的事迹报道,使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军官,精神振奋,百感交集。他对共产党、新四军的抗日壮举,心生敬佩,随之萌生与之相识的渴望。不久,他听说陈毅、粟裕率新四军移师苏北抗战,便立即从上海回到黄桥。
7月28日,陈毅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一举歼灭驻黄桥的******顽固派、国民党江苏省保安四旅何克谦部近2000人。29日凌晨,进驻黄桥。
新四军进驻黄桥后,陈毅继续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注重与当地中上层进步人士广泛接触,以求在政治上赢得社会支持,孤立国民党顽固派、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取得苏北抗战的领导地位。他了解到黄桥朱履先在苏北中上层人士中威望极高,有很强的爱国心和正义感,是旧军人中不可多得的有识之士。在进驻黄桥第二天,便派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以拜见前辈的礼节,赴朱府拜访。翌日,他又在管文蔚、陈丕显的陪同下亲自登门。
二人一见如故,寒暄落座后,彼此敞开胸怀,谈论家国天下。朱履先被陈毅的正义与真诚所感动,他痛斥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韩德勤的昏愦怯懦,当即表明立场:“公道自在人心,对于抗日部队,理当支持。”“只要贵党贵军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定竭尽全力,在所不辞”。此次会晤,双方都留下了极好印象。此后,朱履先结识了粟裕、陈丕显、管文蔚、朱克靖、陈同生等一批共产党骨干。
与共产党人的频繁接触,使朱履先对共产党的认识日益清晰,他一扫曾经的苦闷、悲观与失望,坚定地站到共产党一边,积极投身抗日民主活动。
8月下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黄桥成立通入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开展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四军首先面临筹粮问题,7000将士吃饭问题亟待解决。身为苏北指挥部总指挥的陈毅心急如焚,他专程拜访朱履先,与之商讨解决办法。言商中,深明大义的朱履先,提出开征救国公粮的建议,并承诺:“会在士绅中先为说明!”
几天后,开征抗日救国公粮动员大会在黄桥中学召开,地方士绅应邀参加。会前,朱履先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他顶着烈日,挨户向当地士绅说明开征田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动员他们帮助新四军解决困难。会上,朱履先以黄桥“首户”的身份首先发言,并带头将五万元现款和家中最好的五百石粮食捐献给新四军。以实际行动号召大家支援新四军抗日。与会士绅们深受感染,纷纷表示“唯履公马首是瞻”,拥护开征救国公粮。会议取得巨大成功,顺利通过了在通、如、靖、泰征收救国公粮议案,同时筹集粮食三千石、现款六万元,解决了新四军的燃眉之急。
黄桥沦陷后,新四军退至农村根据地开展对敌斗争,再次遇到筹粮困难。身在黄桥的朱履先,鼎力相助,在日伪扫荡,物资匮乏的困境中,为新四军筹款5万多元(这在当时可购得7.5万斤大米),并冒死越过敌伪重重封锁线,将巨款送至陈毅手中,又一次助新四军渡过难关。多年后,陈毅回忆此情此景,仍感动地说“1941年初,要不是黄桥人民的支持,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
动员支前助战
为支持新四军的抗日活动,朱履先跟随新四军领导人多方奔走,呼吁国共合作抗战,做了大量工作。
当得知朱履先与海安名流、曾任国民党江苏省省长韩国钧私交深厚,陈毅便请朱履先出面引见,派朱克靖去海安拜望韩国钧。朱履先欣然应允。朱克靖到访后,韩国钧多次写信给朱履先,征询对新四军的看法。朱履先每信必复,向其介绍新四军在黄桥抗战的情况,并以鲜明态度表示对新四军在苏北抗战的支持。这对韩国钧最终坚定地站到共产党一边,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与朱履先同是老同盟会员,有多年友谊。李明扬拥兵两万,驻守苏北大门,是苏北地区最大的地方实力派。他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因受韩德勤排挤,与韩矛盾很深。陈毅灵活运用统战艺术,在到达苏北后曾“三进泰州”与李明扬谈判合作抗日事宜,争取他的中立。
黄桥战役打响前,韩德勤多次催逼李明扬攻打新四军,甚至祭起蒋介石手谕。这使对新四军心存疑虑的李明扬产生了动摇。为解心结,他专程写信向朱履先请教。朱履先向他揭露了韩德勤借“二李”(李明扬、李长江)之刀杀新四军,同时借新四军之力消耗“二李”实力的阴谋,让他“千万不要听信谗言,自相残杀”!并对李明扬道明:“韩若胜,必先灭李。”李明扬深信朱履先的肺腑之言,决定按兵不动,保持中立,对黄桥决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朱履先公开支持新四军的态度,争取了韩国钧、李明扬等苏北名流,影响了苏北地区一大批新旧知识分子。管文蔚的回忆录中写道:“这些人亦以朱履先马首是瞻,跟着倾向我们。如泰兴刘伯厚、靖江祝维干等都先后和我们站到了一起,对抗战起到了很好作用”。
1940年9月,韩德勤实施堡垒政策,对黄桥粮道实施封锁。新四军为解救民困,打破封锁,14日攻取姜堰,同时通过各界人士向韩德勤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韩德勤却以“新四军如有诚意,应首先退出姜堰”相挟,为准备新的进攻制造借口。新四军相忍为国,在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上作出了撤出姜堰的重大让步。30日,新四军信守承诺,撤出姜堰。韩德勤却出尔反尔,于10月3日,调集26个团计3万兵力进攻黄桥。
此间,朱履先两次函电国民党军政要员,呼吁停止内战、合作抗日。此举虽未能力挽狂澜,却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为配合陈毅的“孤韩”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3日至6日,陈毅、粟裕率新四军7000将士与韩德勤部决战黄桥,全歼韩部11000余人,取得黄桥战役的全面胜利。战斗中,朱履先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与共产党人共进退。因担心管文蔚的苏南口音不便与黄桥群众沟通,他不顾管文蔚劝阻,在炮火中坚持陪同管文蔚、陈丕显检查黄桥城内各项支前工作,挨家挨户动员,组织群众支前助战。在他的号召下,黄桥士绅们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工商户正常营业,全镇3家磨坊和63家烧饼店夜以继日地磨面粉做烧饼、制干粮,支援前线;百姓们一呼百应,组成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赴前线抢救伤员。黄桥战役的胜利离不开黄桥人民的支持,朱履先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陈毅在战时发出由衷赞叹“你真不愧是位军人”。
黄桥战役胜利不久,苏北临时参政会召开,朱履先当选为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参议长。
成为特殊党员
新四军离开黄桥后,朱履先仍在黄桥坚持抗战,开展对敌斗争。
1941年1月,日伪军侵占黄桥。调驻黄桥的伪军第三十七师师长丁聚堂,曾为朱履先朋友的勤务兵。他深谙朱履先在黄桥的影响力,多次派人上门,请朱履先出任参议;日军驻黄桥特工队队长金松春也备帖,要拜朱履先为义祖父,都想借助朱履先威望,实施对黄桥的侵略。朱履先与中共苏中三地委密切联系,及时将这些情况作了汇报,并根据三地委指示,将计就计,答应他们的请求。
朱履先利用日本留学时的一口流利日语,公开与驻当地日军司令接触,了解敌情;他冒着生命危险,打入伪三十七师内部配合共产党开展敌占区工作。他的住所成为了对敌斗争的地下联络点。日寇占领期间,苏中三地委敌工部部长盛华、青年解放团负责人周伯藩等,常在这里秘密往来,搜集情报。这里被誉为我党对敌工作的“安全岛”,苏中三地委的同志曾以此为共产党做敌军工作的联系点,在这里争取、瓦解了大量伪军。
朱履先还利用他在黄桥的“特殊”身份,营救大批革命同志,为保卫党的组织作出重要贡献。泰县参议会参议长徐观伯当时曾以“片言胜斧钺”为题赋诗一首,高度评价朱履先的胆识和在黄桥的能量:“为解亲人困,黄桥据点行。履公频点首,使命两肩轻。身虽穹庐陷,心存汉室营。片言胜斧钺,一举鬼神惊。”这是他当年在奉县长汪海粟之命,请朱履先出面成功营救被日伪抓获的10名泰县区乡干部后所作。
1943年,年届60的朱履先由叶飞、朱克靖二人介绍,经陈毅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他成为一名特殊党员,由朱克靖、叶飞二人与他单线联系,不过组织生活。1945年,朱履先当选为苏皖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土改运动中,他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将家中280亩良田全部献给人民政府,极大地影响了周围的地主、士绅,推动了周边地区土地改革的进程。
后续革命生涯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血腥“清剿”。朱履先以大无畏的军人品格,留在原地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一起奋战在田间乡道,与敌展开游击战,直至1947年春。地方党组织关心他的安危,派人接他北撤至滨海县合德镇。
新中国成立后,朱履先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先后担任苏北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苏北行署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抗美援朝分会副主席等职。任职期间,他不顾年高体弱,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土地改革、水利建设和田赋征收等工作提出很多合理建议。
1959年春,朱履先因病在南京谢世。
后世评价
朱履先在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下,继续追求真理,追寻新的道路。抗日战争中,朱履先援助黄桥决战,与陈毅、粟裕结成革命挚友。认识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引导,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重大转折。1943年10月,60岁的朱履先由叶飞、朱克靖介绍,经陈毅和曾山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由毛泽东亲自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履先担任苏北行署副主任、江苏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会长柯庆施)、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抗美援朝分会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5月中风瘫痪,1959年1月病逝南京。
纵观朱履先从追随孙中山到跟随共产党的革命一生,是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一生。朱履先所选择的道路,是一条光明正确的历史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中一切为祖国、为真理而战的爱国者的人生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1 10: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