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
朱建士(1936年3月28日—2011年12月18日),湖南长沙人,流体力学、爆炸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36年3月28日,朱建士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1942年,应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第二保育院院长齐新之邀,朱建士的母亲章荃在茶陵就职,朱建士随之进入湖南第二保育院,成了一名保育生。
1946年,朱建士以第三名的成绩从育幼院毕业,随即考入长沙的长郡中学。高中阶段,朱建士担任了班主席(即班长),期间获得了优秀学生的称号,还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1954年,朱建士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录取专业为数学力学系。
1958年,朱建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9月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等职位。
1962年初,第九研究院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到221厂(位于青海省海晏县),朱建士作为该小组第一批成员之一,于1963年3月赶赴青海金银滩草原221厂。
1964年7月,朱建士入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作业队,在所有队员中,他是唯一一个从原子弹研制最初的理论探索,到把原子弹试验装置最终送上试验铁塔的理论设计工作者。
1981年6月,朱建士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0年,朱建士担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95年,朱建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02年,朱建士担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
2004年11月,朱建士卸任中国工程院能源学部主任后,被任命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
2011年12月18日,朱建士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朱建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及检验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试验结果分析工作。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的改进和小型化工作,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研制任务;完成一系列有关理论研究,为以后小型初级中子点火的理论工作奠定基础。在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中,参与的核武器初级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中国核武器的物理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从目标规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取,组织实施到具体技术工作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各次核试验的成功和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截至2011年12月,朱建士出版了《理论爆轰物理》等专著,撰写了《定常爆轰数值模拟中人为粘性与人为反应的选取》、《爆轰中侧向膨胀和人为粘性反应》等研究论文和报告。
截至2011年12月,朱建士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防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
人才培养
2005年1月,朱建士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 锐意进取 突出特色 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他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同年7月,在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深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题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上,朱建士和与会者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探讨了发展思路。随后,课程建设、能力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各项举措相继出台实施。
2011年10月25日,朱建士应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和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邀请,以钱学森先生《工程和工程科学》一文为提纲,做了一场学术报告,朱建士在报告中详细论述了钱学森先生的工程科学思想,并结合自己五十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用参与两弹研制的经验佐证了钱学森先生文中的观点:一个合格的工程科学家要知道所建议的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到底怎么样;如果该建议可行,要知道实现这个建议最好的途径是什么;如果失败了,要知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改正。为此要求工程科学家掌握:工程设计和实施的原理、工程问题的科学基础、工程问题的数学方法,而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化学、数值计算等方面的基础,对工程科学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朱建士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届四川省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
个人生活
朱建士是母亲章荃的第四个孩子,为寓意他出生时母亲正值30岁,是而立之年,便将他的小名取作“立四”,他的父母都受过高等教育,但及至成家,却家道中落,父亲朱干患脑病留下严重后遗症而无法自理,常年寄居在亲戚家养病,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一人教书勉强维持。
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朱建士参加在重庆市召开的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他感觉不适,经第三军医大检查,疑似肺炎,经过治疗好转。医生建议他住院静养。但他记挂着工作,提出要回绵阳一边工作一边治疗。在病房里,他依然密切关注着国家核武器安全性重大课题的进展,深入思考着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与探望他的同事探讨十年工作规划的完成情况,梳理出工作重点,明确技术路线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与研究生部的职工谈未来的工作设想和实施方案。12月18日,朱建士病情意外恶化不治逝世。
人物评价
朱建士的工作经历伴随着中国核武器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向具有较高水平发展的全过程,也使他从一个年轻的普通科技人员,成长为一名具有较高理论造诣的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专家和担任起核武器理论设计领导工作的管理者。他一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探索,默默奉献。他为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和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普中国评)
参考资料
科技英才 朱建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5 16:3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