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弟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弟成,1972年7月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2)、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负责人(第一期:2018-2022;第二期:2023-),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21)。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R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R3)、国土资源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2,R2)和第十八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2023)。
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
2000年09月-2003年07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
1997年09月-2000年07月: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地层古生物专业,理学硕士
1993年09月-1997年07月: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地质学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9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英国 Durham 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学者(合作者:牛耀龄教授)
2007年12月-2009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合作导师:莫宣学教授)
2006年02月-2006年06月:台湾大学地质系访问学者(合作者:钟孙霖教授)
2003年07月-2007年12月: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青藏高原南部岩浆岩研究工作
2004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9年12月: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聘为教授,2011年5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其他履历
1994、1995、1996、1997年:获成都理工学院“三好学生”奖励
1997年: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1997-98年度、98-99年度:获成都理工学院“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
2000年:获成都理工学院“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03年:获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04月:第四批“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2010-2011年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五四奖章
2015年10月:入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度研究生指导名师
参选院士
朱弟成是2023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科协提名
科学研究
科研兴趣
(1)岩浆作用与青藏高原形成(图1):主要从岩浆成因和深部过程角度,解释青藏高原长胖长高的过程与深部驱动机制
(2)岩浆作用与特提斯演化(图2):主要利用岩浆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重建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过程
(3)碰撞带岩浆成因与地壳演化(图3):主要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解释碰撞带岩浆成因,回答碰撞带地壳如何从一种正常厚度的镁铁质地壳演化为增厚长英质地壳的过程与机制
科研项目
近10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
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重点项目:大陆地壳形成与稳定的新认识:东昆仑希望沟与冈底斯米林地区地壳演化的对比研究(编号:42330307;执行时间:2024.01-2028.12)
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碰撞带地壳演化(编号:42121002;执行时间:2022.01-2026.12)
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特提斯动力学》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中生代冈底斯弧的岩浆成因与地壳演化(编号:91755207;执行时间:2018.01-2021.12)
04. 国家973项目(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第四课题: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岩型复合成矿系统与深部过程(编号:2015CB452604;执行时间:2015.01-2019.12)
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面上基金项目:西藏班戈-那曲地区晚白垩世时期的深部过程与地表抬升(编号:41472061;执行时间:2015.01-2018.12)
02.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冈底斯弧的形成与Cu-Au+-Mo成矿作用(XDB03010301;2012.10-2017.10)
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岩石圈由洋-陆到陆-陆汇聚过程的岩浆响应(41225006;执行时间:2013.01-2016.12)
其他获奖
2011年10月:第六届孙贤鉥奖
2011年10月:第十三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学术论文
十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论文):
10. Zhu, D.C.*, Wang, Q., Weinberg, R.F., Cawood, P.A., Zhao, Z.D., Hou, Z.Q., Mo, X.X., 2023.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processes recorded in the Gangdese Batholith, southern Tibet.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51, 155–188 (入选刊物所有论文最近 12 个月以来:下载量最多的 20 篇论文之第 10 ,引用次数最多的 20 篇论文之第 5).
09. Zhu, D.C.*, Wang, Q., Weinberg, R.F., Cawood, P.A., Chung, S.L., Zheng, Y.F., Zhao, Z.D., Hou, Z.Q., 2022. Interplay between oceanic subduction and continental collision in building continental crust.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7141 (被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主编选为地球科学领域最近发表的 50 篇最佳论文之一).
08. Zhan, Q.Y., Zhu, D.C.*, Weinberg, R.F., Wang, Q., Xie, J.C., Zhang, L.L.,Zhao, Z.D., 2022. Cumulate granites: A perspective from new apatite MgO partition coefficients. Geology 50(6), 681–685.
07. Yi, J.K., Zhu, D.C.*, Weinberg, R.F., Wang, Q., Xie, J.C., Zhang, L.L., Zhao, Z.D., 2022. Origin of Tibetan post-collisional high-K adakitic granites: Anatexis of intermediate to felsic arc rocks. Geology 50(7),771–775.
06. Zhu, D.C.*, Wang, Q., Zhao, Z.D., 2017. Constraining quantitatively the timing and process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using magmatic record: Method and examples. Science China - Earth Sciences 60, 1040–1056.
05. Zhu, D.C.*, Wang, Q., Cawood, P.A., Zhao, Z.D., Mo, X.X., 2017. Raising the Gangdese Mountains in southern Tibe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22, 214–223 (Top 1% paper).
04. Zhu, D.C.*, Zhao, Z.D., Niu, Y.L., Dilek, Y., Hou, Z.Q., Mo, X.X., 2013. The origin and pre-Cenozo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Gondwana Research 23, 1429–1454 (Top 1% paper, 曾入选2013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被SCI总引> 1300次).
03. Zhu, D.C.*, Zhao, Z.D., Niu, Y.L., Dilek, Y., Mo, X.X., 2011. Lhasa Terrane in southern Tibet came from Australia. Geology 39, 727–730.
02. Zhu, D.C.*, Zhao, Z.D., Niu, Y.L., Mo, X.X., Chung, S.L., Hou, Z.Q., Wang, L.Q., Wu, F.Y., 2011. The Lhasa Terrane: Record of a microcontinent and its histories of drift and growth.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01, 241–255 (曾入选Top 1% 论文和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被SCI总引 > 1400次).
01. Zhu, D.C.*, Chung, S.L., Mo, X.X.*, Zhao, Z.D., Niu, Y.L., Song, B., Yang, Y.H., 2009. The 132 Ma Comei–Bunbury large igneous province: Remnants identified in present-day SE Tibet and SW Australia. Geology 37, 583–586.
学术贡献
以块体多、面积大、地壳厚和海拔高为特征的青藏高原,是全球陆-陆碰撞的典型地区、国际地学界公认的检验和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窗口、建立和完善大陆动力学理论的天然实验室。通常认为,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结果,但却受控于隆升之前的古地理格局、岩石圈结构和地壳演化历史(图4)。因此,回答与青藏高原 “为何如此之大/之胖” 有关的地体或大陆裂解的时间与机制、岩石圈成分结构与增生拼贴过程、大陆地壳增厚机制与化学分层过程等关键科学问题,成为继回答青藏高原 “为何如此之高” 之外的重大科学挑战。
以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体和喜马拉雅带为研究基地,以查明青藏高原形成的关键控制因素为科学目标,以探究控制大陆裂解聚合与地壳演化的驱动机制为主线,重点从岩浆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角度,主要取得下述三项学术贡献:
一、拉萨地体的起源、成分结构和演化:揭示了拉萨地体的起源、岩石圈成分结构和增生拼贴过程,支撑了拉萨地体的成矿理论创新和找矿勘探突破
科学争论是拉萨地体起源于印度大陆北缘还是澳大利亚大陆北缘、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是否发生了南向俯冲?如何寻找具有古地理指示意义的直接证据、如何揭示被后期构造岩浆事件强烈改造的岩石圈成分结构是重建古老造山带增生拼贴过程的难题。在拉萨地体设计了东西跨度达1000 km的物源区示踪样品和4条南北向中生代岩浆岩大剖面,发现拉萨地体与澳大利亚大陆北缘具有物源区联系,识别出拉萨地体中部古老南北两侧年轻的岩石圈成分结构特征,确立了拉萨地体的三分构造格局,提出拉萨地体中北部120-110 Ma发生了大洋岩石圈板片的断离和拆离等深部过程。改写了拉萨地体在东冈瓦纳大陆的古地理位置,为揭示拉萨地体成矿类型控制因素和寻找潜在金属矿产资源提供了关键依据。
二、印度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初始裂解的时间和机制:发现并命名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回答了学术界长期关注的印度大陆初始裂解的时间和机制问题
印度大陆何时和为什么开始从南半球裂解是国际地学界长期争议的科学难题。如何识别和复原分散保存在不同大陆上同一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对喜马拉雅带措美(Comei)地区白垩纪火成岩3条走廊带的持续性研究,发现约132 Ma的Comei大火成岩省,创新性地将其与澳大利亚南西部同期的Bunbury大火成岩省联系起来,命名为Comei-Bunbury大火成岩。这证实在约132 Ma由于南印度洋Kerguelen地幔柱活动,才使得印度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分离,东印度洋开启。Comei-Bunbury 大火成岩省是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被后续研究广泛认可的大火成岩省之一,已被标注在国际大火成岩省版图上。
三、冈底斯巨厚地壳成因与碰撞带地壳演化:重建了冈底斯巨厚地壳的增厚过程与机制,提出碰撞带大陆地壳的产生和保存经历了堆晶-重熔两阶段过程
科学难题是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地壳如何从一种正常厚度的偏镁铁质成分演化为巨厚的长英质地壳?这种成分转换过程在全球碰撞带地壳演化过程中是否具有普适性?研究难点是如何通过岩浆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限定陆-陆碰撞过程、划分碰撞阶段?如何获取地壳平均成分?对冈底斯岩基开展长达 10 余年的南北向岩浆岩大剖面、区域性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调研,从碰撞带板块运动驱动力、岩浆产生机制角度定义了陆-陆碰撞过程,从岩浆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角度提出印度-亚洲碰撞可能发生在 ~ 55 Ma;冈底斯地壳在 55-45 Ma因岩浆底侵已区域性增厚到 50 km以上,32 Ma后因构造缩短增厚到 70 km以上;提出冈底斯岩浆大爆发由第一位的汇聚速率变化和第二位的洋脊俯冲和板片断离共同引起;冈底斯岩基记录的大洋俯冲期以岩浆分异和堆晶为主,到俯冲晚期、同碰撞和碰撞后以重熔为主的堆晶-重熔两阶段过程,可能是全球碰撞带大陆地壳产生和密度分层的有效过程。为检验其它碰撞带的地壳生长和驱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碰撞带大陆地壳如何产生、如何保存的知识体系。
所获荣誉
2024年4月,获得2024年首都劳动奖章。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9 12:09
目录
概述
个人简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