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曼平
原中共潮汕地委书记、潮汕军分区政委
朱曼平(1910—1985) ,广东惠阳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红军独立第3团。1935年起任中共闽南中心区区委书记、中共南(靖)乎(和)漳(浦)县委宣传部长兼抗日义勇军总部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闽粤边特委巡视员、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书记、中共闽粤赣边特派员。1948年任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副书记、军委副主席。1949年1月任闽粤赣边纵队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潮汕地委书记、潮汕军分区政委、广东省交通厅第一副厅长、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第3司司长、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中国旅行总社负责人等职。1985年3月8日病逝。
个人简介
朱曼平(1910—1985年),惠阳县人。1924年当店员,因参加赤色工会活动,被店东解雇,后去香港谋生,当过藤工、洗车工等。朱氏在香港继续参加工会活动,并于192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经党组织批准随家人去马来亚,在芙蓉、吉隆坡、森美兰等地当锡矿和割胶工,继续参加进步活动。1930年被英殖民当局逮捕,入狱两年,1933年被驱赶回国。朱氏在广州同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即转赴闽粤赣边苏区工作。从此,他爬乌山、越金丰、过汀江、跨韩江,足迹遍及闽南、闽西和闽粤赣边,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和这片地区的人民一起战斗16个春秋,直至全国解放。历任中共区委、县委、特委书记,中央闽粤边区特派员,闽粤赣边区党委副书记、纵队副政委等职,参加指挥解放潮汕平原的战斗。建国后,朱氏历任中共潮汕地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潮汕军分区政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副厅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司长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等职务。他致力于党的侨务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物事迹
1933年冬,朱曼平受党派遣到靖和浦苏区,翌年初任中共靖和浦中心区委书记、县委常委。1935年初,奉命赴平和县五南区领导游击斗争。以巧妙的斗争方法广泛建立下层统一战线,在国民党军队的残酷“清剿”中保存了革命力量,开辟了五南游击区。1936年5月,调任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带领抗日义勇军第3大队在漳浦一带配合红军游击队主力开展游击斗争。经过工作,把国民党军的守望队、壮丁队变成共产党的武装,积极反击国民党军的。“清剿”之后,调任特委巡视员,兼管靖和浦县委工作。1937年7月“漳浦事件”发生后,和特委负责人重建特委和闽南红军独立第3团。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4团1营北上抗日后,留在闽粤边区坚持斗争。先后任中共漳州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特委书记,闽粤边区王涛支队副政委、边区纵队副政委,中共闽粤赣边副书记。
参与制定边区工委“先粤东后闽西南”的战略决策
1947年2月初,中共闽粤边工委在接到党中央南方各省应即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后,立即开会研究,大家一致拥护中央的指示,决心立即开展游击战争,但边区地方辽阔,从哪里开展起呢?会议分析了闽西闽南和梅州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情况,认为梅州地区是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条件比较有利,闽西闽南困难较多。据此决定全边区的游击战争应先从粤东地区(即梅州地区)打起,而后闽西、闽南跟上来,即采取“先粤东后闽西南”的方针。朱曼平是当时边区工委常委,参加了这次会议,积极发表意见,完全赞成这个方针。他在发言中还主张由梅州打到江西去。会后,“先粤东后闽西南”的方针经香港分局同意报党中央批准。其后边区工委即从闽西抽调军事骨干15人同梅埔地委特务队16人共31人在大埔坪沙组成粤东支队,由工委常委、老红军团长刘永生任支队长(兼任闽粤赣边区总队长),杨建昌任支队政委,廖启中、程严、徐达任副支队长,王立朝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6月,又派朱曼平兼边区总队副政委,常驻粤东支队指挥梅州游击战争;派边区工委常委王维常驻粤东地委指导地方工作。在朱曼平、刘永生、王维的指挥下,梅州地区游击战争胜利地蓬勃开展起来,地方工作也有很大的发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1 10:4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