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瓣扶桑是锦葵科木槿属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具长柄,托叶线形,叶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片粗锯齿缘,两面略粗糙,无毛,叶背脉具疏毛;花大形单生,具长梗,顶端有节,颜色丰富,一般鲜红色较多;全年开花。因似桑叶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绿大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具长柄,托叶线形,叶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片粗锯齿缘,两面略粗糙,无毛,叶背脉具疏毛。全年开花,叶腋出,花大形,单生,具长梗,顶端有节,有红、粉红、玫瑰红、鲜红、淡黄色等颜色。一般鲜红色较多。蒴果卵形。全年开花。
近种区别
常见变种、变型:
黄花扶桑var.calleri花暗黄色,基部鲜红色。
花叶扶桑var.cooperi叶狭窄,有白色斑纹,花猩红色。
红扶桑var.van—houti花鲜红色。
橙色扶桑var.aurantiacus花橙黄色。
大花扶桑var.grandiflorus花大,红色。
重瓣扶桑(重瓣朱槿)var.rubro-plena Sweet花重瓣,红色。
分布范围
重瓣扶桑原产我国广东、云南,栽培历史悠久,现南方各地都有种植。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原产中国南部。喜光,为强阳性植物,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霜,温度低于5℃,叶片转黄脱落,低于0℃,易遭受冻害。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枝条萌发力强,耐修剪。
繁殖方法
重瓣扶桑主要用扦插。3-4月在室内结合修剪,可用剪下的枝条扦插。梅雨季扦插成活率高,插穗选当年生充实枝条。扦插基质可用粗砂、蛭石、珍珠岩等。在18~25℃温度下,并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20天后生根,1个半月后即可上盆。一些杂交种,尤其夏威夷扶桑的新品种,扦插生根困难,必须用嫁接法繁殖。砧木选用性质强健品种的植株,常用芽接或嫩枝接。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重瓣扶桑根、叶、花均可入药,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腮肿等症状,茎皮纤维可代苎麻制绳索、织麻袋。
观赏价值
重瓣扶桑花形多样,色彩艳丽,花期长,可丛植于建筑物周围,草坪边缘、游路两旁,林荫树下。盆栽可以用来布置居室、点缀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