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吴漆木屐
三国时期的漆木器
三国孙吴漆木屐是三国时期的漆木器,1984年6月出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郊的朱然墓,收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文物历史
1984年6月,三国孙吴漆木屐出土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郊的朱然墓。
现收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文物特征
三国孙吴漆木屐的屐板和屐齿由一块木板刻凿而成。屐板木胎基本呈椭圆形,长20.5厘米,宽8厘米,厚0.3厘米,中间最宽处9.6厘米。屐板前后圆头,略呈椭圆形,髹(xiū)黑红漆,剥落严重。屐板下有两屐齿,一前一后,高3.2厘米,宽2.6厘米。穿孔有三个,前端趾部有一个,后端跟部有二个,为系绊带所用。彩绳已腐朽不见。另外屐板上面还有很多小坑,是当年镶嵌饰物用的,不过均己脱落。
制作工艺
三国孙吴漆木屐由一块木板刻凿而成,木屐主体刻凿完成后,工匠又在木胎上打灰腻,一面髹黑漆,漆面光泽,另一面在灰腻中镶嵌细小的彩色石粒,然后上漆,磨平,露出点缀其间的彩色小石粒,使之呈现一定的美感。
文物价值
三国孙吴漆木屐造型优美,漆质漆艺也很高,证明了中国2世纪前后就已创造了发达的漆工艺。三国孙吴漆木屐不仅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而且还轰动了日本——原来日本人引以为国粹的木屐,根仍然在中国。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三国孙吴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三国孙吴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
出土环境
朱然墓位于马鞍山市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安民村林场境内,1984年发现,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普查队对墓葬进行了发掘。朱然墓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四部分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甬道、前室、过道、后室,总长8.7米,宽3.54米,砖石砌造。前室置漆木馆,为其妻妾葬具;后堂置一较前室稍大的漆木馆,为墓主朱然的葬具。朱然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关三国时期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保护措施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将三国孙吴漆木屐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07:43
目录
概述
文物历史
文物特征
制作工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