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
朱玉贤,1955年12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5年12月,朱玉贤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朱根泉,母亲俞彩仙,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庭条件不好,家中兄弟姐妹五人。。
1963年,朱玉贤开始在离家2公里外的乡中心小学读书,“文革”开始,学校就停课了。。
1968年,朱玉贤小学还没有毕业,就回家了。中学生都去串联去了,小学生不能去,只有跟着父母做农活。
1969年,朱玉贤又接着上初中。
1970年,中学毕业后,又停了半年。
1971年,朱玉贤得以有机会上富阳中学。
1973年,从浙江省富阳中学毕业,正值“文化大革命”,参军入伍。
1977年10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第二年3月份,朱玉贤退伍,回家复习准备参加高考。4月到5月,他在家埋头复习了一个月,主攻数、理、化课程。
1978年,朱玉贤以高于重点大学1.5分的成绩,被浙江农业大学录取。
1982年7月,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助教。同一时期,为了出国深造,朱玉贤开始努力学习英语。
1986年春季,朱玉贤进入美国康纳尔大学学习。第一年考试后,老师就让他在美国直接念博士,并争取到了学校的高额奖学金。
1989年12月,从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科学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前往华盛顿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1月,朱玉贤获得美国康纳尔大学植物科学系博士学位,并进入华盛顿大学生物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1年6月,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1994年,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成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1997年9月—1998年12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教授。
2002年—2017年 , 担任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4年4月,加盟武汉大学,受聘为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朱玉贤开展棉纤维伸长发育功能基因组研究,揭示植物激素乙烯调控棉纤维细胞伸长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开展雷蒙德氏棉、亚洲棉等二倍体棉花及四倍体载培种陆地棉基因组学研究,诠释乙烯代谢途径在不同棉花基因组中的表达规律。
朱玉贤开展了棉纤维伸长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首次发现植物激素乙烯参与调控棉纤维细胞伸长,揭示了棉纤维发育的分子机制,为大幅度提高棉纤维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玉贤与国内外11家实验室合作克隆了1282个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基因,深入研究了所克隆的146个受植物激素乙烯及多种环境胁迫诱导表达的AP2/EREBP家族成员的表达规律及生物学功能,找到了一批可能参与调控各种生理过程的受不同环境条件或处理诱导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做出了有独到见解的工作,应邀在“Curr. Opin. Plant Biol”发表了有关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克隆与研究进展的综述。
根据2021年9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网站显示,朱玉贤先后发表经同行评审的科研论文106篇,其中被SCI收录96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SCI论文70篇),包括2篇Nature Genetics,3篇Plant Cell,1篇美国科学院院报,1篇Mol. Cell. Proteomics,2篇 CURR OPIN PLANT BIOL。总影响因子超过392,篇均影响因子相当于世界植物科学排名10%的刊物。论文共被SCI引用1400多次,其中他引1200多次。
人才培养
朱玉贤在北京大学主讲《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
朱玉贤在2002年—2012年间先后培养本科生25人,硕士生7人,博士生20人,博士后4人。有多名博士生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课题组长。
朱玉贤著有全国通用教材《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朱玉贤在植物基因克隆和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浙江理工大学评)
朱玉贤在纤维伸长分子机制研究以及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化两个领域做出了有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朱玉贤潜心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成为世界棉花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北京大学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1:5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