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一禹(박일우,Park Il Woo,1904年—?),
朝鲜革命家,平安南道(一说咸镜北道
会宁市)人。曾化名王巍、王魏、朴一宇、张一杜等。早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参加
抗日战争,任
朝鲜独立同盟中央常务委员、朝鲜义勇军副司令。1945年,出席
中共七大。1946年,回到朝鲜,任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内务相、递信相等职,是所谓“
延安派”的重要人物。1955年,被指控为“宗派分子”,开除党籍。后不知所终。
人物生平
朴一禹本为朝鲜平安南道(一说咸镜北道
会宁市)人,生于中国吉林延边
龙井的贫农家庭,毕业于
平壤大成学校。精通汉语,性情豪爽。
1930年,在中国吉林省
龙井中学担任教师,期间参加
中国共产党。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来到中国关内。
1936年左右,朴一禹在北京
南口的扶轮小学任体育教员。
1938年1月,来到
晋察冀军区,3月随
邓华支队返回平西,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4月,担任宣(化)涿(鹿)怀(来)联合县政府县长。5月,在
宋时轮、邓华所属的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中担任纵队敌军科科长,前往冀东。7月,参加冀东抗日大暴动,出任
蓟县县长,率教导队积极深入部队宣传抗日救国主张,传授建军知识,对部队鼓舞很大。8月,召集西部起义部队负责人开会,将西部所有部队整编为10个大队,由县政府统一指挥,不过部队很快就撤回平西。10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第十一支队挺进房(山)涞(水)涿(县)3县边界,派支队民运科长朴一禹(抗日战争期间化名王巍)带领政治工作团进行抗日根据地开辟工作,组织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
1939年,任房(山)涞涿联合办事处主任,举办“青壮年知识分子训练班”,亲自给学员讲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
论持久战》等,指导理论学习,
1940年3月,出任涞涿办事处主任。6月,涞涿办事处改建为涞涿抗日民主政府,被选举为县长,任职至12月。
1942年7月,赴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参与创建
朝鲜独立同盟,任朝鲜独立同盟中央常务委员,兼任朝鲜义勇军华北支队(1944年改称朝鲜义勇军)副司令(司令
武亭)。
1945年2月,兼任朝鲜革命军政学校副校长(校长
金斗奉),期间还曾兼任
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员。
1945年4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
中共七大,5月21日作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政策及朝鲜人民反日斗争的发言。8月10日,奉八路军总司令
朱德命令开赴中国东北。11月,朝鲜义勇军在沈阳郊区重新整编,朴一禹任朝鲜义勇军副司令兼政治委员、第五支队政治委员,开赴
延边地区,参加了创建东满根据地的工作,期间于1945年12月至1946年3月任中共延边地委委员。
1946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朝鲜义勇军暂编方案》,朴一禹奉命率领朝鲜义勇军骨干2000人回国。8月,在北朝鲜劳动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干部部部长。
1948年3月,在北朝鲜劳动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8月,当选为朝鲜第一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同年9月,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务相。
1949年6月30日,朝鲜半岛南北的劳动党合并成统一的
朝鲜劳动党,并选举金日成为委员长。朴一禹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朝鲜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中央委员。
1950年6月,
朝鲜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后“联合国军”在
仁川登陆,并打过三八线以北。10月1日,朴一禹带着金日成和
朴宪永联署的求救信被紧急派到中国,10月3日从沈阳乘飞机抵达北京,当面将信呈交
毛泽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同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他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委员会副书记(实际未到任)。11月,任朝鲜人民军前线司令部副司令官(1950.11~1952.2)。12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中朝联司)副政治委员(1950.12~1952.2)。
1952年2月,获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0月,因“宗派”问题受到警告处分。
1953年,晋升次帅军衔。同年3月,任递信相(相当于邮电部长)。8月,在朝鲜劳动党二届六中全会上,被免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职务。
1955年4月,在朝鲜劳动党中央全会上,朴一禹被宣布为“宗派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后不知所终。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