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之梦
西班牙、法国2023年巴勃罗·贝格尔执导的动画影片
《机器人之梦》是巴勃罗·贝格尔自编自导,由伊万·拉班达配音的动画影片。该片于2023年5月20日在戛纳电影节展映,2023年12月6日在西班牙上映,2024年6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24年10月22日在腾讯视频全网首播。
剧情简介
纽约,曼哈顿的一个单身公寓,一只单身狗。小狗百无聊赖地躺在沙发上,度过自己重复了无数次的夜晚——凭实力把双人游戏玩成单人游戏,独自吃着预制菜料理,还得打开电视给自己带来一点热闹的声响。偶然瞥见邻居家成双入对的温馨场景,小狗才意识到这种孤独的不可忍受,拨通了电视广告的电话,订购了一个机器人。如小狗所愿,他获得了自己的机器人。他费力组装好机器人,而机器人在醒来之后盯上了小狗手里的可乐,小狗毫不犹豫地就将可乐递了过去。敢于要求,乐于分享,一段友谊,或者说亲密关系便由此产生。小狗带着机器人吃喝玩乐,体验生活的乐趣,机器人则像个好奇宝宝般对世界充满好奇,提供了足足的情绪价值。小狗与机器人去海滩玩时,发生了意外。机器人发生故障动弹不得,小狗费劲力气把他拉起,仍无济于事,小狗只好暂时回家,等到明天拿上维修工具,再来海滩。等到明天,海滩却应季关闭,小狗一次次试图闯入沙滩都遇上了阻力,不是被保安扔出去要么就是被管理局拒绝申请,它只有等到来年夏天才能去到机器人身边。在小狗奔波、焦急等待的期间,机器人只有眼巴巴地望着天空,看着季节变化,对狗狗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细节与彩蛋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巴勃罗·贝格尔在访谈中曾透露,自己在女儿出生后,就养成了收集没有对白的漫画、绘本和图像小说的习惯;因为深深被萨拉·瓦伦的原著打动,才萌生了挑战动画电影的想法。
原作的背景相当质朴,没有特别赋予这个故事具体的地点和时间,而该片通过对洛克菲勒大厦、布鲁克林大桥、中央公园、康尼岛游乐场等地标建筑的描绘,使人明显感到故事的发生地是纽约。因为贝尔格曾于1990年代在纽约学习、居住过十年之久,他把《机器人之梦》视为“一封写给纽约的情书”,要在影片中重现“那个全球化之前的纽约,互联网之前的纽约,手机普及之前的纽约”。
关于类型
对于该片的类型,贝格尔表示他想给成年人拍一部既饱含情感,又富有幽默感的电影。他拍这部电影的最大影响来自卓别林及其《城市之光》。他个人很喜欢正喜剧。在他看来,笑与泪是相辅相成的,笑与泪能完美结合在一起。他希望《机器人之梦》就保持这样的基调。而他极为欣赏的类型是悲喜剧,因为悲喜剧就像生活本身,能反映生活的本质。所以,他一心想拍出那种非常人性化的经历。即便角色是拟人的,但观众能与他们产生真正的共鸣。贝格尔还表示,没有使用对白也是希望观众能从各自的经历出发,按自己的心去解读这部电影。
角色设计
该片中机器人和狗造型形成鲜明对比,狗的臀部较重,呈梨形,腿短;机器人的躯干结实,棱角分明,腿很长。对此巴勃罗·贝格尔解释说,他们的灵感来自无声电影中的搭档,比如斯坦·劳莱奥列佛·哈台
制作发行
宣传活动
主创单位
票房成绩
(票房记录截至2024年6月9日)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该片画风简单明快,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却囊括了相当丰富的情感议题。这种设计的好处正是在于,没有台词就没有语言隔阂,而机器人和狗的设定也抹去了性别的特征,去掉一切固化标签后,对它们故事的关注能够回归到更普世的情感本身,才能以最本真的故事触动更多人的心。从机器人的角度出发,该片与《银翼杀手》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追问机器人的情感与人性,而《机器人之梦》则用最后一次抉择展现了机器人自身的主体性。如果说前期小狗的购买行为还会让人怀疑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真实平等的爱,那么最后机器人主动选择不再相见就彻底确认机器人也有情感存在:放手是真的,爱过也是真的。(《21世纪经济报道》评)
该片是动画,但不是童话,它既温暖又现实,为曾经失去过亲人、朋友或爱人的观众提供了一种生活化的治愈方式:人们怀念过去的美好,但请不要沉溺其中,要勇敢地面对未来,变成更好的自己。(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倪骏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3 18:37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