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妮·达丽
美国2006年希拉里·布洛芙执导的剧情电影
《斯蒂芬妮·达丽》是由希拉里·布洛芙自编自导,爱波·塔布琳、蒂莫西·赫顿等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2006年1月21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只有女人,才最懂得女人的悲伤与无奈……也许,这算得上是法律心理学家琳迪·克莱恩受法院所托,接下的最让人难掩惋惜之情的一个案例:一名新生儿,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看看这个花花世界,就永远地离开了--只因为他有一个不知道责任为何物的16岁的年轻母亲。而斯蒂芬妮·达丽也难逃罪责,她被控谋杀了自己的孩子,等待她的,除了道德上的谴责,还有法律上的制裁。
法庭上,斯蒂芬妮为自己辩解,声称自己从来都不知道已经怀有身孕,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自然死亡,无知者无罪……琳迪的工作,就是开启斯蒂芬妮的心门,看看她对罪名直接否认的背后,是否还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真相。
琳迪自己也即将成为一位母亲,可是她也有着生活上的苦恼,几近破碎的婚姻让她心力交瘁,在动荡中奋力挣扎。而且,她凭着作为一个母亲的天性预知到,她那未出生的婴儿身上正发生着什么事情。在与斯蒂芬妮面对面的接触、谈话之后,琳迪慢慢相信,解开这个少女一直隐藏的秘密,对于自己未来的命运也是一件至关紧要的事情,两个女人生活中平行发生的一切,将会导致她们进入一个承诺和实现自我的再循环过程中。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幕后花絮
——斯蒂芬妮·达丽参加的狂欢Party是在电影公司的经理家的地下室拍摄的。
获奖记录
2006年圣丹斯电影节沃尔都·萨尔特(Waldo Salt)编剧奖。
2006年圣丹斯电影节陪审团奖提名。
2006年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电影节最佳导演。
2006年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爱波·塔布琳(Amber Tamblyn)获得最佳女演员的美洲豹奖。
2006年伍德斯托克电影节,哈斯克尔·韦克斯勒(Haskell Wexler)获最佳摄影。
2006年杜维国际电影节官方选择奖。
2006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官方选择奖。
幕后制作
【关于影片】
有关《斯蒂芬妮·达丽》的灵感出处,编剧兼导演希拉里·布洛芙(Hilary Brougher)的回答可谓言简意赅:“在拍摄完《偷偷摸摸的日子》(The Sticky Fingers of Time)之后,我就一直想写一个由角色驾驭故事的电影本子,可以说,《斯蒂芬妮·达丽》就是一个影响与改变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我们所认识的自我与我们突然发现的自我的冲撞与矛盾。我一直在思考‘拒绝承认’到底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具体概念,尤其是在文化与法律出现了某些相悖的情感理论时。有人将青少年称为人生中‘最完美的时期’,但是我对这种表相下隐藏的秘密要更加感兴趣一些,所以在我的意识形态中,斯蒂芬妮这个角色就应该有着16岁少女的外形,可是生活对于她来说,并不美好,而是粗暴且残酷的。在我刚开始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报纸上连续出现那种‘学习成绩优异的乖乖女向家人隐瞒了自己已经怀孕’的新闻头条……我当时就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社会问题。”
确实,如果你从报纸上看到类似的新闻,肯定能感受得到希拉里·布洛芙心中的悲哀,但是,这些发人深省的案例,在近几年来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当布洛芙描写斯蒂芬妮在拒绝承认、隐瞒事实、自我失控中的努力与挣扎时,却发现这些问题并不只出现在未成年的少女身上,也可以让一位成年的女性筋疲力尽:“于是,琳迪就卷入到斯蒂芬妮的案件中来,这个角色的原型糅合了我众多好友的特点,他们惟一的共性就是,都已为人父母,正在经历着身体、情感与精神上的深层挑战。”女人在怀孕的时候,本来就是一个自我迷失和再发现的过程。同时,还要克服一些生理上的问题,作为一位未来的母亲,你希望每一件事都能够做正确,结果还是受到了自然与命运的力量的支配。另外,布洛芙也让自己生小孩的经历,成为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发现,剧本一旦交插了两个女人的命运,故事的发展就变得迅速起来,但是为了给这两个角色之间找到一个相应的平衡点,却也着实花了我不少的时间。在剧本完成后不久,我也怀孕了,并且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忙于随之出生的一对双胞胎……我只能在孩子们睡着之后的零星时间里精炼和修改我的剧本,所以这个过程才会异常地缓慢。”
因此,我们可以将整部影片抽离出来两个单独的故事:其一属于斯蒂芬妮,她的故事主要展现在记忆的闪回画面中,那里明白地表现了是什么导致她拒绝承认自己的怀孕,至于现在,她只是一个失去了孩子的可怜母亲;另一个属于琳迪,她对现实的否定,更多是来自于她的过去所失去的一切--由于她们都被生活夺走了一些东西,所以两人的命运是殊途同归,那就是让自己重新“完整”。能够在影片的结局处找到答案,不仅对斯蒂芬妮和琳迪来说意义非凡,还包括正在观看影片的人。
最终,斯蒂芬妮愿意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个与“信仰”有关的过程,信仰可以帮助她找对生活之路,即使是在没有人帮助她的情况下。这也是为什么影片将会结束于它开始的地方,而不是什么一个星期或一年之后。斯蒂芬妮的信仰是否与所谓的“真相”相匹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希拉里·布洛芙表示:“在我调查研究过的几个真实案例中,很多东西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相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琳迪身上--她承认自己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必须用自己的信仰和感觉表达出来,也是时候重新做一些选择了。斯蒂芬妮和琳迪的故事,显示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不确定和未知的,但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关于社会问题】
影片所关注的都是一些现在最热门的焦点问题:堕胎;青少年的性教育;故意使初生胎儿致死,是否可以归于谋杀……
显然,导演希拉里·布洛芙无心去传递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只是想对目前这种状况提出质疑--这些疑问是很难找到答案的,但却是《斯蒂芬妮·达丽》一个组成部分:当道德上出现了无法确定的界线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虽然斯蒂芬妮是一个有血有肉、真正的人,但她却生活在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里。布洛芙就是想借助影片表达这些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影片的结局处并没有‘审判’斯蒂芬妮,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审判’,就意味着‘结案’,表示斯蒂芬妮的故事结束了。然而,我希望这个故事可以继续下去,所以我留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那么,这部影片所要讲述的,是否是正面的生活、正面的选择?在希拉里·布洛芙看来,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虽然我无法断言,但我相信我所要讲述的生活,是积极向上的。在斯蒂芬妮的故事中,最大的悲剧就是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能力,所以也没办法负担任何责任。她看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想要努力地保护它,这种被动性实在是太强烈了。我认为,我们经常拒绝给青少年实践和学习社会责任感的机会,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自我控制,而且过度的保护,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相信也只有到了希拉里·布洛芙手中,《斯蒂芬妮·达丽》所要传达的简单内容才会变得如此复杂且野心勃勃。故事有效地建立了一个描写母性的平衡结构,两位主角在互相交谈之时迅速产生了共鸣--当一个人的体内孕育了一个新生命的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兼具了期待与失去、希望与失望的过程,总能创造出一种十分有情感冲击力的风格,可以说,布洛芙注入给整个故事一种有限但非常美好的沉思,对于观众来说,这可能是一些非常陌生的感觉,但是布洛芙最不想获得的,就是任何意义的同情。
制作发行
上映发行日期
美 国 2006年1月21日 ..... (Sundance Film Festival)
瑞 士 2006年8月9日 ..... (Locarno Film Festival)
法 国 2006年9月8日 ..... (Deauville Film Festival)
奥地利 2006年10月20日 ..... (Vienn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以色列 2007年1月19日 ..... (TV premiere)
德 国 2007年2月9日 ..... (European Film Market)
美 国 2007年4月20日 ..... (New York City, New York)/(limited)
制作发行上的信息
制作公司:
RedBone Films
Silverwood Films
发行公司:
Bleiberg Entertainment ..... (2006) (non-USA) (all media) (sales agent)
Regent Releasing [美国] ..... (2007) (USA) (theatrical)
Liberation Entertainment ..... (2007) (USA) (video)
其它公司:
Cinetic Media [美国] ..... sales
Goldcrest Post Production New York ..... audio mixing/on-line editing
影片评价
爱波·塔布琳以一种安静、感人的方式,使得她的角色斯蒂芬妮·达丽拥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
——《纽约时报》
影片避免了心理医师与病人之间的那种问与答的调查方式,而是让两个女人做着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原来女人们都地把怀孕所经历的痛苦和困难默默地埋藏在心里。
——《芝加哥太阳时报》
爱波·塔布琳蒂尔达·斯文顿之间建立了非常坚固的表演互动,既不会过分浮华卖弄,也不会过于感伤脆弱,而是对她们的角色奉献出了难能可贵的真诚与坦白。
——《好莱坞报告》
一个短篇故事被硬性地抻成了一部电影长片,节奏过于缓慢,由于主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随着影片接近尾声,其吸引力也在逐渐减弱。
——《纽约邮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02:11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