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夫
原全国政协委员
李介夫,广东梅县籍马来亚华侨,1938年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0年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时,被选为首届执委会主任。抗战期间,李介夫领导全体留延安华侨,全力投身于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和伟大的抗日战争。他们的真诚奉献和不懈努力,受到抗日各界的好评,还多次受到中共中央的嘉奖。延安《新中华报》的社论曾指出:“没有他们的努力,国内的抗战一定是更加困难的。”
人物经历
李介夫(1908—1998),广东梅县石坑镇人。童年时代在家乡念过私塾,1928年迫于生计,随堂兄到新加坡,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从事华侨教育工作10年。
1938年夏由马来西亚抗敌后援会介绍和廖承志推荐,到陕甘宁边区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担任过指导员及李维汉校长办公室主任秘书。
1940年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成立,他担任首届执委会主任,领导侨联开展统战工作,为抗日救国作出了贡献,一再受到党中央的嘉奖。
1941年冬,被聘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议员,代表侨界向参议会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提案,均被大会审查通过。
1942年初,他领导延安侨联创办了西北华侨实业公司、促进了边区的经济发展。成立华侨毛织厂,解决了边区财政的许多经济困难。在坚持生产自救的同时,延安侨联还热切地关心汇款救济大后方难侨。
抗战胜利后,他奉命奔赴东北,任赡榆县县委书记。
1949年,任南下土改工作团团长。
1952年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
1965年起先后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副院长、湖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顾问。
1978年以后 ,他积极贯彻党中央的侨务政策,拨乱反正,平反侨胞的冤假错案,落实侨房政策。争取侨心,提高侨联、侨办的政治地位,改善侨务机构的办公条件做出了极大努力,多次参加湖南省对外经贸活动,为湖南省引进外资,发展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998年在湖南病逝,终年90岁。
参考资料
李介夫.梅州市政协.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4 12:1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