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钊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
李伯钊(1911年3月20日-1985年4月17日),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原名李承萱,曾用名戈丽。出生于四川重庆市(今直辖)大梁子。
生平
1911年3月20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先后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同年到上海,在共青团浦东地委任宣传委员
1926年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毕业后,留校做翻译工作。
1930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如图《杨尚昆和李伯钊》所示是杨尚昆和李伯钊的照片
1931年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初夏,到闽西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政治教员。同年秋,到江西瑞金,任红军学校政治教员,同年冬,调任《红色中华》编辑。宁都26路军暴动后,根据毛泽东指示,与胡底、钱壮飞合写《为谁牺牲》,并改编《黑奴吁天录》为《农奴》。同年根据毛泽东查田运动材料编写话剧《战斗的夏天》。其间,组织演剧队,担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编写了话剧《扩大红军》和关于十月革命的歌舞活报剧等。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央工作团团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干事。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到红四方面军参与建立随军剧社,后参与建立红二方面军随军剧社,创作《打骑兵》等。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临汾办事处科长兼学兵队女生队队长、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委委员兼宣传部科长、中央宣传部科长。
1942年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创作话剧《母亲》、《老三》、《金花》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文联副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委书记、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85年4月17日于北京病逝。
著作
著有歌剧《长征》、话剧《北上》及《李伯钊文集》等。如图《李伯钊》所示
照片集萃
照片如图《李伯钊与杨尚昆在延安》、《李伯钊(右)》、《李伯钊(前左)》所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1 16:25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