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
实验室(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
以第一完成人完成 “罗汉果化学成分、活性及
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并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与广西科学院科技成果特等奖。以第一项目完成人鉴定的“高含量番茄皂苷生产
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及品种筛选”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并获得广西科学院科技成果特等奖、桂林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五年来申请发明专利8项,其中五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科技论文近 60多篇,有近 20 多篇被国际权威的 SCI 杂志收录,合作编写专著二部;指导8名中高级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 11名。
主要从事天然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其活性;中药及其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质量标准及其控制方法;
植物功能成分的发现、保健食品的研制、新药开发等研究工作。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如国家基金、国家支撑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区基金、区科技重大攻关等项目近20多项。在广西特色植物罗汉果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罗汉果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从罗汉果中分离并鉴定出30个化学成分,其中具有新结构的皂苷化合物10个,为罗汉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化学物质基础;创造性地阐明了罗汉果苷类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形成过程及季节性变化规律,为罗汉果的营养施肥、采收提供依据;制定了“罗汉果指纹图谱”、“罗汉果多种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可广泛适用于生产
企业中罗汉果原料和提取物质量控制;开发了罗汉果甜苷、鲜罗汉果浓缩汁、罗汉果根标准提取物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