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坤,字小亭,淮安人。李厚坤先生字小亭,淮安人。少有大志,博览群书,尤精歧黄之术。游同里刘又坡之门,有出蓝之誉。痼疾沉疴,悉应手而愈,是以就诊者踵相接,户常满焉。先生性不耐俗,居常引故避去,既而幡然悔曰:“文正(指范仲淹——编者)不云乎,‘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医者,救民一道也,吾胡为硁硁(浅见固执貌——编者)若是哉。”嗣后无间寒暑昏夜,延之者无不应。遇有危难之症,诸医束手,先生疑似之间,辨之详审,投以方剂,药到春回,所全活者甚众。其于贫病者,哀矜备至。
人物介绍
一日先生舆过某曲巷,一跛者,发苍苍攀舆跽地,哀鸣不起。询之自诉老夫妇一跛一瞽,赖瞻养者惟一子。今子病,家无宿粮,典质皆空,敢请施回天之手,则不啻生死人而肉白骨也。先生恻然悯之,乃摒从者,步行随老人至其家,为其子诊,给以药。每日绕道,必至其家并予钱米存恤,候疾愈乃已。其他行事,多如此类,不可殚述。先生慈祥和蔼,盎面粹背,待人接物,温霭可亲。而于及门弟子分别教诲则奇。必择品行端正,聪俊勤谨者,始收录之,既受业则严加督课,不少宽假,时诲弟子曰:“医以仁慈为怀,常存恻隐,临症审谛覃思,勿容粗忽。视人之病,如己之病,治人之亲,如己之亲,果能如此存心,天必锡(通“赐”)尔多福,所谓为人造福,即为自造福也。”故及门多知名之士,一时称盛。先生好读书,昕夕不倦,著书多散佚不传。其脍炙人口者,则《温病赋》九篇、《温病方歌》一卷,每篇末于利人之语,丁宁反复,尤三致意焉。
书籍相关
李厚坤编著的《温病方歌》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太医韩达哉收载入《医学摘瑜》一书,署名“师授温病条辨汤头歌”;后来,《温病赋》曾被人盗名出版,民国十八年(1929)姜某投上海中医书局出版发行;1986年纪念吴鞠通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时,淮阴市中医学会又出版《温病赋及方歌》作者误为“曹伯玉著”。
李厚坤编著的《温病赋》被他人盗名,由来已久,早就引起医界的义愤。民国二十四年(1935)前后,上海国医公会执委会委员淮安籍医家杨彦和曾在《医声》周刊上发表《医书剽贼考》、《再论温病赋》,在上海《医界春秋》杂志上发表《温病赋考》等文章,揭露姜某剽窃李厚坤的著作。在《温病赋考》中,杨氏说:“粤稽嘉庆间,淮阴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之后,旋有淮安李璜(字厚坤),就条辨原文,由博返约,提要钩玄,演成《温病赋》,以便后学之诵读。其书虽不若《条辨》之风行一时,然江淮涟泗,北迄冀鲁,南泊镇扬,医界传抄,早已脍炙人口,先外祖贺凤池公(今冥龄百有一岁)在日时,犹能背诵之也”在《医书剽贼考》中,杨又说;“《温病赋》一书在我江淮一带,医界之传抄颇广,所谓家弦而户诵也,亦无不如此,书著者,为淮安李璜(字厚坤)也。兹者上海中医书局出版之《温病赋》,则谓好好道人……余不禁为李厚坤氏废书三叹。”
李厚坤《温病赋》大概成书于同治年间,光绪三年(1877年)范莘儒为之写《序》和评点,自序写于光绪十八年(1892)。《温病赋》抄本署淮安李厚坤小亭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