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男,汉族,1969年5月出生,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9年5月,李建平出生。
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4年、1997年、于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7年9月—1999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作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5月—2001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副研究员。
2000、2002、2004年分别在美国
印第安那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
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1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副主任。
2001年9月—2004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部副主任。
2002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研究员。
2002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2004年, 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座教授。
200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1月, 在澳大利亚CSIRO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7年1月,在美国Indiana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8年4月、8月,在澳大利亚CSIRO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9年2月,在澳大利亚CSIRO作高级访问学者。
2010年,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
2011年1月,在澳大利亚CSIRO作高级访问学者。
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14年6月,任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
2019年2月,入职中国海洋大学。
2020年12月,任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建平一直从事气候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动力学与可预报性、东亚季风动力学及其预测等,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并成功用于业务预测。在气候动力学和可预报性方面,他建立了非定常外强迫下气候的全局分析理论;创建了定量度量可预报性期限的非线性局部李雅普诺夫指数(NLLE)及其向量谱(NLLVs)理论、可预报性期限归因的条件非线性局部李雅普诺夫指数(CNLLE)方法;提出了最优数值积分的逐步调整法。在东亚季风变化机理和预测方面,从中高低纬相互作用和海—陆—气相互作用动力学角度,系统揭示了环状模与热带协同影响中国气候的机理;系统建立了非均匀基流行星波传播新理论,提出扰动位能新理论并应用于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研究;提出了有物理基础的东亚季风预测模型,成功用于业务预测,成功应用于业务预测,推动和深化了东亚季风动力学研究与业务应用。研究成果被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业务部门使用,为业务预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海—气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海—气耦合桥理论、年代际海—气相互作用的延迟振子理论,阐明其在全球及区域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揭示了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对热带西太海温年代际变化、亚洲气候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机制,以及大西洋厄尔尼诺的热动力学调控机制。
截至2021年4月,李建平发表论文380篇,其中SCI论文260余篇。
截至2021年4月,李建平编、译著作10余部。
人才培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李建平教授执著科研,追求创新。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教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打破学科壁垒、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交叉融合式拔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精心谋划、系统推进,持续打造“全球海洋公开课”。(大众日报 评)
李建平对气候动力学的发展和推动业务预测作出了重要贡献。(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