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亭(1879年~1948年),字星阶,河北
定兴县人,1879年出生在一个镖师世家.其祖父李鉴是清咸丰年间的著名镖师,精通六合、少林拳法及各种兵器,被武林誉为“花刀李”。因他曾击败过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旗人李恭,民伺流传着这样一段歌谣:“南京到北京,把式数李恭,一遇花刀李,狡兔如见鹰。”李星阶的父亲李钧,也是个身怀绝技的镖师,他秉承家学,功力过人,在河北一带颇有影响。李钧生有三子,长子李彩亭,二子李文亭,三子李耀亭。李钧将家传绝技秘授三子,兄弟三人各有所长,被武林称为“
李氏三杰”。
李星阶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好学,倍受父亲喜爱。他自十二三岁便随父走镖,闯南走北,后在东北奉天(沈阳)开设“常胜镖局”,开始了保镖生涯。二十岁那年,他走镖路过津门,遇上形意拳名师单刀
李存义,对李的形意拳内功羡慕不已,即拜李为师,改练内家拳法,在李存义的精心传授下,李星阶诚心钻研,苦练不辍,终于修得形意内功精髓,成为形意门的一代拳师。
李星阶的形意内功。尤以“
五花炮”、“劈拳’、“扑掌”见长,他善用“虎扑子”击人前胸,其出掌之神速,力量之凶猛,堪称一绝。正由于他内功深厚,所以在他几十年保镖生涯中,出入虎穴,均能化险为夷。一次,他保镖乘船沿水路去山东,途中遇土匪持枪劫船。有个匪徒见李星阶站立船头,举枪就射,就听“叭”地一声,李星阶应声倒下。就在他快要栽倒在船板上的瞬间,突然一个足尖点地,他纵身一跃,跃过八尺多宽的水面,从船头跃到了岸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抓住那个匪徒的枪管,用力一拧,挥臂一抡,枪托正中对方脑袋,匪徒应声倒地。这一连串闪电般的动作,把周围十几个匪徒都惊呆了,一举制服了劫匪,身上不过是衣褂被穿了个小洞,皮肉分毫无损.最后反而是匪徒设宴陪罪了事。
还有一回,李星阶护送几辆满载珠宝绸缎的镖车到关外。那时正值
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三省均被日寇侵占,在关外走镖是非常危险的。果然,一日走出一片山林,他发现路上有车辙马迹,便令镖车停下,独身前去探路。他刚走出四五百米,就被路旁埋伏的两个日本兵捉住。原来他们误入日军阵地,日本兵以为他是俄国奸细,便押送他去司令部受审。面对身后两个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他临危不惧,当走到一座小山上时,他突然身子往下一蹲,跟着转身就是一记崩拳,将一个日本兵击下山坡。另一个日本兵“哇”地大叫一声,端着刺刀向他扎来,李星阶身子一闪,伸手一拨枪筒,飞起一脚将这个日本兵也踢下山坡。接着,他举起一块约200多斤重的巨石,对准山坡下的日本兵狠狠砸去,眼看那两个日本兵脑袋开了花,他才回身去追赶镖车。
袁世凯称帝后,李星阶终日忧国忧民,毅然结束保镖生涯来到北京。一天,他路过被侵略军霸占为练兵场的东单体育场,见四周围着一大群人,走近一看,是几个日本兵在练剑。他看着看着不禁哈哈大笑,谁知这一笑却触怒了日本兵。一个日本兵骄横地问他为何发笑,李星阶闭口不答,这个日本兵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剑术,便递给李一把剑,硬要与他比个高低。李星阶为给中国人出口气,便毅然应允。两人站定后,日本兵挥剑向李星阶脑门劈来,李从容地横剑一挡,跟爷一抖手腕,一个“海底捞月”,剑锋正点中对方手腕,吓得这个日本兵惊叫一声,手中的剑,“当啷”落地.当另外几个日本兵赶过来时,李星阶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件事不仅很快传遍了北京的街头巷尾,也传到了当时正被袁世凯软禁在京的蔡锷将军耳朵里,蔡对李星阶十分赞赏。便与李结成好友。后来,李随蔡锷潜回云南起兵讨袁,在讨袁战斗中,由于他武功出众,作战勇敢,官职晋升至营长。
民国初年,李星阶解甲回到天津,辅佐师傅李存义兴办“
天津中华武士会”,致力于传授形意门拳术。到了民国七年,70高龄的李存义返回河北深州故里,“天津中华武士会”便由李星阶执掌。
当时,天津正是武术鼎盛时期,武术会社众多,名家高手云集。李星阶执掌“天津中华武士会”后,有的人因门户之见,对李奉示不服。天津老站武术社一个叫王凤麟的拳师曾因此与李星阶一比高低。那时,李住的屋子中间的墙壁是用芦苇杆打的隔断。他面对隔断盘腿而坐,用一记横拳将王打倒,竟把隔断撞了一个大窟窿。李星阶对爬起来的王凤麟说:“这一拳不算,我还要用横拳打你两拳,为了不撞坏隔断,我让你都栽进一个窟窿里。”王不信,非要一试,结果,尽管他使尽浑身解数,仍然又一连两次被李星阶用横拳打进了同一个窟窿,这使王风麟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星阶虽然身手不凡,却不固步自封。他在执掌“天津中华武士会”期间,广交武林高手,博采各派之长,为丰富本门拳法做出了贡献。民国十七年,天津有位武术名家叫李景林,号芳宸,曾在军阀张作霖麾下做过直隶督办。此人精于兵法,武功出众,尤以武当剑术见长。李星阶对李景林的武艺十分赞佩,曾亲白登门拜访。李景林对李星阶的大名也是早有耳闻,二人一见如故,当下以武会友比试起来。开始,李景林想用太极柔手取胜,但一交手,就觉得对方功力深厚,自愧不如。接着二人又比起剑术,李星阶自知自己剑术略逊一筹,只十几个来回,他便跳出圈外,双手一抱拳,说“李兄剑术高超,小弟领教了。”这真是“不打不成交”,经过这次交手,两人成为知己,李景林向李星阶学形意拳,李星阶请李景林教武当剑,各自取长补短,共同提高。1928年,第一届全国国术比赛在南京举行,李景林被推选为裁判长,李星阶被聘为裁判委员会委员。在这次国考中,李星阶之徒唐风台获得了第三名。1948年,李星阶卒于定兴县家中,享年69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星阶毅然离开天津回到故乡,参加了抗日救国斗争,并担任了定兴抗日自卫队副队长。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他带领抗日自卫队出生入死,转战定兴一带,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抗日战争结束后,年逾六旬的李星阶重操旧业,奔走于北京和保定两地教徒传艺,为传播形意门拳术做出了贡献,被后人誉为形意门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