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出生于1868年,民国文史学者。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李济的父亲。
清同治七年(1868)七月初一日子时,钟祥郢中文昌门内沿城街一个书香门第又喜添新丁,这就是民国文史学者李权,其父李世焴,字耀卿,时年24岁,其母何氏27岁。李权取派名李德桂,字直生,应试名李培元,凡拔县案、列府庠、食廪饩皆用此名。嗣后取《易大传》“巽以行权”之义,更名李权,字巽孚,晚号博父,郢客则为其别号。他是一个文史前辈,也是一个创造世界影响的阶梯。
李权家族在钟祥是个大家族,先祖李应科是清初从江西迁移到湖北钟祥清平里的移民客户,因为乐善好施,乡里称为长者。应科四子李峦、李仙、李密、李嵩中尤以李峦诗画名扬海内,世称秋池老人。浙江巡抚朱轼曾将李峦所绘《溪山高逸图》贡奉内廷,嘉庆皇帝御览后极为赏识。子孙好学上进,有清一代补学官弟子员者就有50多人,成为钟祥有名的豪门望族。李权为李仙之后,到高祖李如珂时弃儒就商,财雄一乡。曾祖李崇盛生四子,次子李澐,字云村,是为李权祖父,曾在江西为官。李权父亲李世焴在李澐三子中居中。李权两岁时,父亲李世焴到江西探望祖父李澐,途中因暑热发疾,归家后又遇长子李德增夭亡,在悲病交加中撒手西去,留下次子李权和三儿子李德滋与寡母相依为命,那种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的。
成名后的李权之子李济(又名李顺井)曾如此介绍父亲:“我的父亲原是一个苦读成名的孤儿。祖父逝世时,他年方一岁半,另有一位半岁的叔父伴着他。祖母靠着家中的几亩薄田,把他们兄弟两位抚育成人。父亲小时候读书的成绩很好,因此得到若干近亲的帮助,上进得很快。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开始教家馆,藉以贴补家用。等到入学后,又很快地,他就成为本县教“大馆”的先生了,替成年的童生看文章。”(《李济文集》卷5)
清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6岁的李权与从兄李德鋆受学于伯舅何顺卿,何见其少孤多疾不忍重督,但李权学习很自觉。当年底其祖父李澐由江西回到钟祥,祖孙见面的情景令人感动,“抚视孤孙、回顾孀媳,哽咽久之”(《郢客年谱》)。次年(1875)又改受学于其祖父,在祖父的精心教导下,李权学习进步很快,一年就念完了四子书、诵诗歌百余首,外加学到了作对联的方法。涂、李两家屡世联姻,李权5岁时,外舅涂士良就议过这桩婚姻,这年7岁的李权完成与涂氏的正式订婚。
清光绪二年(1876)五月,李澐在双眼井购得新宅,李权就在新家里享受着祖父的继续教育。可是好景不长,这年十月祖父李澐不幸病逝。一年后李权又重游伯舅何顺卿之门,随后几年李权家中虽然连遭变故,并因此“辍业日多”,但在伯舅的循循善诱下还是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清光绪六年(1880)十一月,12岁的李权应府县书院课试崭露头角,获得兰台书院膏火(奖学金)300文,此后连续几年获得书院课试膏火数百文至3串不等。
清光绪十年(1884)十月初八日,16岁的李权靠应课试积累膏火之资达11串多,因为母亲何氏生病咳嗽日见加重,在需人持家的情况下,遂与涂氏完娶成礼。成家后的李权既要读书求其功名,又要担当养家糊口的重任。好在他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应县科试已经列入百人以内,每年得膏奖都在10串以上。
光绪十三年(1887),19岁的李权开始在家里设馆课徒,受学者达14人,年得学俸二十余串,书院膏奖也有10多串到50串不等。不久受唐大章私熟之聘继续从教。
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李权参加郡试得第二,六月学使按临又以第一的成绩拨入安陆府学。后赴谷城课卷、赴荆门设馆等,终因思母而辞馆归。
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一日午时,第三子李济出生,此时28岁的李权已经是儿女双全了。长女生七日而殇,次女取名“毓华”,长子也是生后旋殇,次子生后因伯父六旬命名“六寿”,三子初取名“李顺井”,抑或与家门前的那口双眼井有某种联系。母亲去世后,李权继续在家里设馆课徒,诸生多系成童,因此所授课程乃定一六日讲四书左传、二七日讲史鉴、三八日课诗文、四九日改课、五十日讲诗赋及杂体文字。小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次子“六寿”的命名不知竟成谶语,其生命真的终结在六岁之时。这事给了李权以很大的打击,曾有诗哭之:“口中喃喃但言解,解恩解怨两不知。毕竟病源寻何处,定论总难得医师”。李权一边招徒授学,一边进取科考。
光绪二十五年(1899)五月,学使按临,李权改庠名李培元为李权,经古考试后发榜李权冠首,正场考试仍然稳居首位,一时阖郡求学者接踵而至。因来求学的人太多,家中已经无法容纳,改借玄妙观设馆,学生满60人后,继来者以室溢却之,其学生游庠者达16人之多,身残志坚的程洛在壬寅岁试中荣获案首。当时把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所谓优贡就是由地方教官保举品学兼优生员,呈送学政会同巡抚考试。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八月二十日,李权以优贡的资格参加了全省会考,连试三场,取得正取四名列第二的好成绩,受到湖北巡抚端方的接见。
清廷废除科举制,但为了选拔人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北京举行了一次举贡会考。参考人员由督抚按“举四贡一”例甄别选送,湖北额定60人,计贡班选取12人。钟祥有两人获选,其中李权列贡班第一,韩国斌列贡班第九。李权拖着辫子到北京参加会考,寓居在北京的郢中会馆,国子监应试揭晓,李权以朝考一等为鄂籍首冠,被分配在学部供职,成为一个七品小京官。从此李权有了一身官服,头戴素金顶,身穿补服--在前胸和后背正中缀饰一块绣有鸟的丝筛,那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
年届不惑的李权利用春节的机会,请假回乡把夫人涂氏、儿子李顺井、小女李葆华及堂侄李湘从湖北接到北京。李权的这次升迁,改变了全家的命运。关于离开故乡后的情况,李权孙子李光谟回忆说:“奶奶生了十二个孩子,养大成人就只有父亲兄妹三人。父亲上面有一个姐姐,比父亲大九岁;下面有个妹妹,比父亲小九岁。离开钟祥时,父亲十一岁,小姑两岁。大姑是个旧式妇女,很年轻就嫁到湖北孝感一带,生了好多孩子。大姑妈那一代的婚姻多是亲友介绍的,出嫁后与家里就几乎没有什么往来了”。
李权初任京职先是庶务科又改总务司,属于行走人员,因而在北京的任职比较灵活,主要是两个部分:一是午前在外兼职,一是午后在部办事。在外兼职主要曾先后担任八旗第八高等小学堂堂长、第四高等小学堂堂长、高等甲乙班国文教员等,按劳取酬,月薪白银四十两以上。在部办事主要是负责核办学奖案。部章规定五年为异常,三年为寻常。有一个省的学务处官未达五年,要求奖异常,李权核其年月改为寻常。严侍郎以办学伊始重在鼓励为由帮忙说情,李权以部章不可违婉拒。此项月薪初只白银二十两,期满奏升额外主事加薪十两。不久改朝换代进入民国,学部改教育部,前部员留者24人,“小京官”李权舍旧谋新改在内务部警政司第二科专办水警事宜,月薪140银元。当然他还兼职北京学务局创办的女子第一中学校长,教授修身、国文等课程,又兼国立法校、中央政法学校伦理课程,与以前一样各用半天。水警与前清水师相表里,李权主要掌握着海军的组织发展情况,对于警学警法诸案时时起稿,颇觉得意。后又改文书科科长、民治司第三科科长、国会筹备事务局主任等。
他对传统道德很能坚守,民国九年(1920)二月,李权选为福建察勘烟苗特派员,这被人们视为优差,但他不私取一钱,被同僚戏称“迂生”,他也毫不介意。李权对新生事物还是有些接受的,觉得应该吹进一点清新空气,儿子到清华读书改名李济,他也没表示反对,但他与现在的开明是有些不一样的。一场革命破坏了传统的东西,思想习惯难免有点清朝遗老的味道,因此他反对孙中山,觉得孙中山不该搞辛亥革命,认为他是在犯上作乱。后来儿子获得了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喜出望外的李权尚不知道如何衡量儿子“博士”头衔的价值,但他不久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博父”的号名,并在诗词和书信中公开使用。李济后来的一些朋友如傅斯年、赵元任等,都善意地笑称他“李博父老先生”。赵元任搞汉语方言调查,民国二十年(1936)编写《钟祥方言记》一书时,请李权提供了方言材料,还在序中一本正经地表示对“李博父老先生”的感谢之情。
李权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他一生以书为伴,当年携夫人到北京时,仅书籍就装满了30大箱,其他家用物品仅及6箱。他所教授的伦理、国文等课程都是自己编的讲义,后又取往日兰台讲义重新编辑,得到当时学者们的普遍采用,他因此结交了许多文朋诗友。民国十二年(1923)腊月,他请知名学者应山左笏卿为其母墓表作刊,后搨600份赠送海内知交征求诗文,收集400余篇(首)。
他还特别关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民国十五年(1926)春,他编写的《钟祥艺文考》3卷铅印500部出版。民国十七年(1928)二月,李权夫人涂氏病逝,不久张作霖遭皇姑屯之变,北京各机关解散,京曹旧侣联袂南下,60岁的李权结束了在北京的政治生涯,于是就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对乡邦文献的研究上。民国二十二年(1933),因儿子李济所在的中央研究院迁往上海,加上湖北创修省志,李权应聘后离开北京到武昌停留数月,修编清顺、康以来的鄂人文稿120余卷,并在此完成《钟祥金石考》8卷的付印,随后赴上海就养。民国二十三年(1934)夏,家乡钟祥派人到上海请他回籍修志,因为需要大量参考文献,县中不易搜求,李权答应在外担任修辑,不久迁居南京。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李权担任总编纂的《钟祥县志》在南京印刷,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地方志书,其中收集、整理、考证、校对无不饱含着李权的心血。万幸的是《钟祥县志》印刷完成后,李权及时托人帮忙转运到家乡钟祥,否则年底日寇陷南京,此书必将毁于战火。
由于抗战全面爆发,李权的晚年生活是在流离播迁中度过的。南京沦陷后,李权随儿子赴湖南、转广西、移云南、迁四川,可谓受尽了人间艰辛。“战云密布度稀年,乱世偏将残喘延。荆襄岁时翻旧记,桂林山水入新编。群峰排笏环城郭,万户连甍绕市尘。莫道乡氓忘国事,声声爆竹正喧天”。我们可以从民国二十七年(1938)春节,李权所赋的七律诗中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尤其是他两个心爱的孙女鹤征、凤征命丧流亡途中,给李权无限伤感,并因此让他一度患上眼疾。
抗战胜利后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五月十二日,李权带着还没有康复的病痛由重庆乘船赴南京,准备参加儿孙们为他准备的80岁寿庆。六月三十日,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儿孙们的祝福,就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李权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位封建学人对学问的坚持、对生命的顽强和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李权最大的成功是把他的独子李济培养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重量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