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泊(1921—1949),幼名谦让,河北省
任丘市于村乡军庄村人,革命诗人。出生于
书香门第,自幼受父辈熏陶,文学才智早熟。1940年,他穿过敌人重重封锁线326到了抗日大后方的洛阳,不久又转移到大西南去考学,同时考取了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和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1945年至1949年,李泊在兰州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并创建了进步文艺组织“以文会”。1946年至1949年,李泊以诗为武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窃取抗战胜利果实、围剿解放区、消灭共产党的罪恶阴谋。1949年,李泊在河西走廊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8岁。
人物生平
李泊(1921—1949),幼名谦让,河北任丘县军庄村人,诗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韶华、叔父李菊田都终身从事教育事业。他自幼受父辈熏陶,文学才智早熟,小学时就会作诗填词,9岁时作古绝《庭园观》云:“树摇影急追,花落片片飞。引葡上高架,果实硕累累。”博得人们称赞。
1935年,李泊考入其叔父李菊田任教的保定培德中学读书。在班上他年龄最小,功课却最好。1938年,染上结核病,又逢家乡沦陷,便到天津投奔叔父李景田医治肺病,并考入天津日语学院。是年夏秋间的某日下午,李景田突然被日本侵略军天津警备司令部的人押上汽车抓走。全家人焦虑不安,多方奔走求人保释,均未奏效。正当毫无办法之际,年仅17岁的李泊挺身而出,独自一人径直找到日军警备司令部交涉。他刚刚踏进门口,就被门岗喝住。李泊不慌不忙,镇静地用日语与其对话,不多时,出来一个矮个子军官。李泊说明来意,矮个子军官见他日语流利,随即向其上司通报,经允许将李泊带进了司令部。日军头子询问李泊,他用熟练的日语申述了叔父被捕过程,并有理有据地说明了叔父的平民身份。日军头子见他小小年纪,日语娴熟,陈述清楚,便对他产生好感。与他攀谈起来,问他是否还会其他国家的语言,李泊回答还学过英语,并当即背诵英文《皇子汉列特》中的一段。日军头子伸出拇指,称他为“中国的人才!”于是下令释放了李景田。
1940年,他穿过敌人重重封锁线326到了抗日大后方的洛阳,不久又转移到大西南去考学,同时考取了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和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因叔父李菊田在重庆某大学任教,中央政校又是公费,他便进入政校新闻系读书。后因不合夙志,再加之因病辍学,他便于1943年离开重庆,1944年辗转来到兰州。
1945年至1949年,李泊在兰州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并创建了进步文艺组织“以文会”。1946年,李泊出任流亡在甘肃秦安的河北省立中学英语教师,刘颖(祖籍河北安国)在此读高中,共同的爱好追求,亲切的乡音宿语,使他们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1946年暑假,李泊和刘颖在甘肃徽县刘颖父母处结了婚。他们婚后的日子虽清苦,但却相濡以沫,倍感温馨。李泊多次写诗怀念故乡白洋淀边的垂柳和淀中的荷花、菱角,刘颖在梦中也多次走进他诗中“四层浓绿”的家乡。刘颖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考入兰州广播电台当播音员,他们当时蛰居在兰州北园梨树丛中一幢小木楼上,后又迁居到兰州广播电台宿舍。兰州各报社、学校的一些进步青年,如武村、阎栋材、杨仑、曹陇丁、吴越荫、高天白等都是他家的座上客。他们在一起切磋新作,朗诵诗文抨击时政,交流从解放区传来的各种信息。李泊除在报刊发表许多让敌人切齿颤栗的诗作外,还在课堂上传播中共的革命思想。学生中一些进步青年,在他的资助与帮助下,毅然奔向了解放区,如赵鹿、张金淼、沈流、奔流等。
1946年至1949年,是李泊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以诗为武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窃取抗战胜利果实、围剿解放区、消灭共产党的罪恶阴谋,这就使他的诗作有了鲜明的社会政治倾向,有了血与水交织的现实活力。他是一位天才的革命诗人,他把自己视为旧社会的掘墓人,用诗歌冲锋陷阵,大声疾呼,铸造出了烛照当时、预示未来的惊人的绝唱,象号角,如投枪,鼓舞人民,猛刺敌人。1949年春,李泊将自己的部分诗歌汇编成册,出版了诗集《铁索桥》(西北文协会印刷厂代印),共收入作者的诗作44首,其中代表作为《铁索桥》《害人树》《我的战斗》《雁——寄奔流、沈流等》等。发表于1948年9月22日《甘肃民国日报》的《铁索桥》一诗,是他后期的杰作之一。此诗发表后,产生了强烈反响,被人们传诵一时,但也给作者带来了杀身之祸。诗中写道:“他们那千万个/黑瘦坚实的腰板和四肢,/已编结在一起,/两端有愤怒的肢爪抓进土里。通到人类的那边,/这是一条/坚牢可靠的铁索桥。我们不吝惜用肢体架桥,/你们在险桥上,面色不苍白,/敢于挺胸前进。弟兄们,/请踏着自己弟兄们的躯壳走……”《铁索桥》是诗人的宣言书,也是诗人在生命终结前投向旧制度的一束手榴弹。这诗句朴实、清新,充满了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它再也没有早期诗作的“唯美派”情调,而是热情呼吁受苦难的人民大众一齐架起一座从黑暗通向光明的“铁索桥”,热情地召唤人们“挺胸前进”,向着那“自由的土地”。这,正是诗集《铁索桥》44首诗篇的主旨。
1949年7月26日,李泊与夫人刘颖去看望一位朋友,刚出家门就被国民政府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马步芳部下的特务盯了梢,在朋友家被特务绑架而去。特务蛮横地把李泊带上一辆吉普车,匆匆中他回首向痛哭的妻子点了点头,这便是他们夫妻最后的诀别。事后,刘颖四处奔走求救,但都无济于事。李泊在监狱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在敌人即将覆灭的前夕,李泊在河西走廊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8岁。
兰州解放后不久,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刘颖终于在甘肃武威高家磨公路旁的一乱碎石坑内,找到了李泊的遗骸。刘颖取下了李泊的两颗牙齿,将其遗骨运回兰州,安葬在华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兰州市人民政府追认李泊为革命烈士。
人物评价
李泊一生从事诗歌创作只有10年时间,他早期的诗歌虽有“唯美派”倾向,但呈现出独特的先天禀赋,思想宏富而又有青春气息,生机盎然。“李泊是位青年,他和他的诗永远那样年轻、潇洒、飘逸、热情而又凝重!”(杨忠《闯出象牙魔宫的诗人—李泊》)如1946年6月13日,25岁的李泊在甘肃秦安《为某学生题纪念册》:“在宇宙中间,看得见的东西,我最爱大自然/看不见的东西,我最爱幻想/在人类中间,我最爱孩子们的天真,与姑娘们的钟情/在思想中间,我最爱至静至柔的和谐/在事物中间,我最爱向至美至善的艺术峰顶攀登。”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颗纯真、浪漫而又崇高的灵魂对真、善、美的追求,诗行中流淌着中华文学传统中善良、仁慈、宽广、博大的精神血脉。尤其是他在那个年代就提出向往“和谐”,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