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香,山东胶州城东郑家小庄人。自幼随父李元林学习
河北梆子、柳腔、茂腔。她少年好学,根基扎实,十五岁挑班主角。1943年,她随父母由青岛去胶州、高密等地野台演出,不幸当年父母双亡,18岁的她便挑起扶养弟妹的重任,为生存四处奔波于村镇与市郊,流浪演戏。到胶南和诸城一带,就唱茂腔;到即墨和平度地段,就唱柳腔,有的地方还演出河北梆子。
李玉香自幼家境贫寒,靠父母游乡卖唱为生。她天资聪颖,受其母姜氏(肘鼓艺人,艺名“二花包”)的教诲, 5岁时就开始盘凳子演唱,18岁时与其弟、妹组成“李家班”在胶州一带撂地摊卖唱,能演出“四大京”、“八大计”等茂腔传统剧目。1945年到青岛定居,后联合
京剧、
梆子、 柳腔艺人同台演出,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之长,改革了“木肘鼓”冗长单调的腔法,把京剧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步的基本功融于茂腔,把
茂腔艺术推入新境地,形成独特风格,深受青岛及外地观众的喜爱。青岛解放后,她在当时胶东文协的支持领导下,于1951年成立“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并被任命为团长。
1956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
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6—1959年,她在专业剧作家的协作下,先后整理排演了传统茂腔剧目《罗衫记》《花灯记》《隔帘》《劝嫁》等,并担任主演。1959年率团晋京,在中南海小礼堂演出了《花灯记》,
刘少奇、
李先念、
陈毅等中央领导观看演出并接见了李玉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安排到
青岛市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工作。
1949年青岛解放,艺人们获得新生。班子编演了青岛戏剧界第一个现代戏《杀人还乡团》,与
宋洵光合录后又灌成柳腔唱片的录音,流传至今。胶东文协会长江枫同志为在青各个戏班起名。张秀云与张喜云姐妹的柳腔班子改为“金星柳腔剧团”;宿艳琴、曾金凤的班子为“金光剧团”;台东商业市场东门内光陆戏院刘宝英的京剧班子改名为“共和京剧团”;李玉香的班子改名为青岛光明剧团,李玉香任团长,剧团随即迁至上海路工人文化宫戏曲厅内改唱茂腔。改茂腔的原因在于:东镇一带观众大部分都是即墨、平度人,喜爱柳腔;而小鲍岛以西,大都是日照、胶州、高密、诸城人,他们喜欢听茂腔。由于玉兰二香在青岛的知名度颇高,能坐四百名观众的戏曲厅场场满座,为满足星期日休班的观众需求,还增加了日场演出。从1950年到1959年剧团转入国营前,剧团在李玉香的领导和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从光棍剧团发展到能演各种题材的剧目,服装三新应有尽有,乐器道具一应俱全。
李玉香性格豪爽、坚韧刚强、面冷心热、乐于助人,在撮合我团当家老生宋洵光与张秀云结婚后,为夫妻二人生活方便,忍痛割爱把宋洵光调去柳腔剧团。1952年,淄博五音戏著名男旦“邓洪山”先生(艺名鲜樱桃)应青岛祥字号孟家邀请,来青演出,并与该团作交流互演。当时五音戏演唱只有锣鼓伴奏,没有管弦乐器配音,李玉香不惜我团困难,仍抽出乐队人员翟肇崧(二胡)、姜名山(京剧司鼓、京胡)与张晓峰三人去博山(
淄博市)帮助五音剧社搞起音乐伴奏。1959年,剧团晋京汇报演出后,为当年闯关东的山东老乡能看到家乡戏曲,便循演辽宁湾各大城市。剧团到盖平县(现盖县)时,当地一个
皮影戏班想从布后转到前台,起名影调剧团,求教办团经验和舞台表演技艺。李玉香带领剧团竭力相帮,晚上演出,白天坚持对影调剧团的传艺。
当剧团发展初具规模,她考虑到正规培养下一代
茂腔接班人,认识到过去低水平口传心授的教艺方式赶不上时代潮流,便请来京剧老师四人传授唱念做打,特别请来武功教师郭俊英先生教学生按京剧团科班程序进行训练翻打越跳。不到三年,学员技艺可与当地京剧武打相媲美,能专场演出《荀灌娘》、《白蛇转》。
李玉香演戏当角齐全各行不挡,其唱腔清脆嘹亮、字正淳厚、喷口有力。靠把戏的“云秀英”《潼台府》、武生戏的“武松”《狮子楼》、须生戏的“李房荣”《西京》、青衣戏的“于兰英”《夜探北京》、武旦戏的“刘金定”《力杀四门》、花旦戏的“赵美蓉”《赵美蓉观灯》,都令人倾倒。解放后,她专攻小生,与二妹李兰香共演,生旦配合默契。在跑连外的日子里,演员阵容左有唱做俱佳的正宗茂柳腔老生宋洵光,右有音甜韵美的李兰香配衬,李玉香主唱大青衣而居中,茂腔传统剧目“四大京”、“八大记”轮换演出。后来,回到市内东镇台东二路商业市场内的“台东小戏院”唱柳腔(我们与张秀云大姐同住商业市场内三楼,台东小戏院是在外西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