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玶(1923年4月1日—2019年9月10日),湖北大悟人,地震构造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23年04月01日,李玶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
1933年—1937年,就读于湖北省立第六小学。
1938年,全家辗转逃难,后乘船沿长江来到重庆,住在沙坪坝,期间考入
重庆南开中学。
1943年,考入位于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现
南京大学)地质系。
1947年,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5.20”爱国学生运动;同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毕业论文是《宁镇山脉的大地构造》,并获得学士学位,之后留校担任助教。
1948年,在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校友联谊会。
1949年,协助中共南京地下组织,转移隐藏珍贵的仪器设备和文献资料,避免被国民党搬迁去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
1950年,参与创办了南京大学工程水文地质专业。
1954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并从事沿海地下军事工程选址。
1955年,被授予“技术大尉”职称,并去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学习。
1956年,参加松花江抗洪抢险,立三等功。
1957年,去黑龙江省阿城县王家店参加劳动,时间持续一年半。根据苏联军事教材结合我国实际编写了《军事工程地质学》,主要合作者是两位俄文翻译(王得顺、马玲)。
1959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后任活动构造室主任。
1965年,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第一届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发表会议论文《新构造学的研究现状》(与徐煌坚合作编写),对国际国内的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1967年,在北京郊区农村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8年,按“中央交办”的指示,下放到湖北广华寺“五七”干校劳动锻炼。除参加田间劳动外,还负责了江汉油田排水系统的设计。
1970年,因妻子难产由湖北“五七”干校调回北京。
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越级晋升为研究员,作为研究生导师开始培养硕士生,作为地震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1979年,担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9月10日19时38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李坪主持完成三峡坝区、二滩、丹江口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场址的构造特征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为云南阳宗海火电厂扩建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及海南琼北地震烈度区划复核作出重大贡献。运用图像识别等方法对唐山、汶川地震作出科学预测;促成了渤海湾海峡通道兴建,开启欧亚大陆通道;创造性提出“强震发生断层”概念,为根治地震灾害带来福音。指出普斯罗、瀑布沟、二滩、小湾坝址有“强震发生断层”,应加设预警措施。
截至2019年9月,李坪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专著10多部,研究报告80余册。
截至2019年9月,李坪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人才培养
1947年,李玶在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普通地质、农业地质、构造地质、岩石学、矿物学、光性矿物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负责全系各年级的野外实习任务。1951年,在南京大学继续担任一些课程的实验任务,并兼系业务秘书。跟随姚文光教授讲授《构造地质学》。1953年,担任南京大学地质系讲师,教授工程地质、农业地质、光性矿物、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等课程。1954年,讲授《军事工程地质学》。1994年,与胡聿贤、陈运泰共同为地震局博士生讲授《地震构造学》《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
李玶在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地质学会承办的“北京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论坛”上宣读了《首都圈抗震减灾方略》一文。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李玶的父亲李宗芳,母亲傅凤鸣,兄弟姐妹11人,李评排行第10。家贫夭折4人,幸存7人。按年龄顺序为:大哥李琰,大姐李淑横,二哥李瑶,二姐李淑瑗,三哥李世英,李玶,三妹李群。1928年父亲去世,全家搬至广水,在七舅家生活了两年。1930年全家搬至武昌,后定居在中和门后街(紫阳湖畔)。1937年全家8口人因战乱在三哥的带领下返回广水居住。1944年母亲去世。
1960年,李玶在南京同杨美娥结婚。1962年生下长女,取名李迅(9月25日是鲁迅的生日,由此得名)。1964年,生下长子,取名李宁(因与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同生日而得名)。1970年,生下次子,取名李华。
人物评价
李玶在工程水文地质学、军事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在长江三峡大坝、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地震安全性论证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光明日报》评)
李玶先生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科学事业,始终奋斗在地球科学前沿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地震构造研究的地质学家之一,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他创造性提出“强震发生断层”的概念,为中国工程地震地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并对重大工程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评)
参考资料
李玶院士逝世.光明网.2019\u5e7409\u670812\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