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珙(1085年~1126年),字温之。出生于永福县毛垌里古河乡陂角村,即今永福县堡里乡甲浪屯东。从小聪明好学,发愤上进。县试和乡试都得到了功名,但是三次参加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他是一个崇尚气节的人,一时科名遭受挫折,并不能轻易打倒他。正值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内忧外患,不少
有识之士都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竞相为国献计献策。于是,李珙毅然决定弃文习武。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他去参加武举考试,终于状元及第。
宣和二年(1120年)四月,刘花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势力日益壮大,从江西的虔州(今赣南一带)、吉州(今吉安一带),一直打到广东边境。宋徽宗更加惶恐不安,命朝中大臣商议对策。于是增加江西、广东权置武臣提点刑狱、路分都监各一员,李珙得以“除广东路”,负责军事指挥。同年六月,宋徽宗再督饬福建路、广南东西两路、江东路(今江苏大部和安徽南部一带)合力镇压。刘花三寡不敌众,于宣和三年(1121年)七月在广东被李珙俘虏,随即押解京师斩首。李珙立了头功,因而擢升为忠州(今扶绥县)刺史,后来出任融州(今融水)知州。不久又担任邕州(今南宁)团练使,总制岭南十二州兵马,级别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宣和末年,金太宗完颜晟发兵大举侵犯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北宋王朝内廷空虚,兵微将寡,难以御敌,于是宋徽宗以密封的蜡书号召天下,呼吁全国各地起兵勤王。李珙接到蜡书,深感焦虑,当即集中属下官员商议:“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们怎么能够以道路远为理由,而自守营盘不去救助呢?”经过合议,他决定招募三千人的敢死队前往勤王。通判蒋炳文也义愤填膺,愿意一同领兵参战,无奈被提刑程大器阻拦。这样一来,李珙只能独自领军北上。在忠君爱国心的驱使下,李珙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千里进军,直抵湖南衡州(今湖南衡阳)一带。这时数万金兵在李珙进军的路上进行堵截,而附近的州县都闭门自守,李珙不但得不到援兵,而且连给养都成问题。在兵粮不继的严峻形势下,有人劝李珙退兵,但他救国心切,视死如归,坚决不退兵。终因势单力薄,孤立无援,与七万金兵血战数日后,全军覆没,李珙壮烈牺牲。临死前,他作了一首《割袍诗》:“草间虽可活,丈夫誓不为。今为忠义死,作鬼也杀贼。”后来,他的壮举报到了京城,朝廷甚为感动。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朝廷降诏,追赠李珙为“忠州防御使”,并封他的一个儿子为官(一说封其子10人为官),旌表其一门为“忠义”,立为乡贤而世代加以崇祀。南宋绍兴二年正月,宋高宗赵构降诏,旌表李珙之忠义,赐谥号“忠州防御使”,诏令岭南各地建李珙祠以享千秋之祀。
据《永福县志》记载,李珙防御使之墓在罗记村,这是李珙的家乡永福县毛岗古河管辖的地方。当年李珙战死在湖南衡阳,千里迢迢,怎能够把他的尸骨运回来安葬呢?县志说,相传是战马驮负李珙的尸体回来的。当时“狐蚁拥土成坟,战马悲鸣石上跃潭而死”,还说“石上马膝双痕尚在,因名潭为马潭”。显然,这种说法带有相当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信度不高。因为即使当时李珙战死,有志之士将他的尸体用马运载回来,但千里行程,旷日持久,如何防止尸体腐烂,确是一个大问题。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后人景仰李珙的忠义殉国,伪托战马千里驮尸而还。
李珙千里勤王、英勇殉国的壮举传到故乡后,乡人钦佩不已,将其尊为抗金的民族英雄,并在古河镇(以前堡里乡政府所在地)建造了一座占地4亩多的李王庙。庙宇宏伟壮观,侧殿设有李珙神像,神像前有求台,前来祭拜的人川流不息,香火一直非常旺。乡民还自发组织纪念李珙的“李王出游”大型祭祀活动,成为永福独具传统特色的崇祀先贤的民俗。可惜文革年间庙宇被捣毁,本世纪初当地百姓才又在堡里乡新建了一座小庙作为对李珙的纪念,但是庙宇相当小,不过每逢初一十五都有群众去烧香祭拜。
总的来说,虽然李珙的功绩不及北宋有名的岳飞、韩世忠、张浚、刘琦四大抗金名将,尽管他也参与镇压过多次农民起义,但从当时的历史情况来分析,说李珙是一个忠勇赴国难的爱国将领,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