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纪念馆
安徽马鞍山名人博物馆
李白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唐贤街1号,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883.64平方米,属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59年12月,李白纪念馆开始筹建。
1972年,李白纪念馆主管部门采石公园末任命馆长,开放非日常化,管理由当时的采石公园部分负责人兼管。
2009年,李白纪念馆修缮竣工。
建筑布局
综述
李白纪念馆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883.64平方米,李白纪念馆包括西部的太白楼三路院落、东部的纪念馆(原三公祠的所在)三路院落以及东侧的谪仙园,坐北朝南,分为展示区、休闲园区和办公区,共11个展厅。主体建筑太白楼3层砖木结构,高18米,双重歇山式屋项,建筑面积684.99平方米,太白楼前楼后祠,因山就势,在它的建造过程中因长江水师的介入,受两湖工匠的技艺影响,其斜撑做法、翼角发戗、凹槽式栏杆扶手等细部都遗留下长江中游一带楚地建筑文化的风韵。
展厅
基本陈列
李白纪念馆基本陈列有《李白文化艺术专题展》由南京柏森文化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制作,陈列展示内容较前作了较大的更新和升级,陈展思想充分考虑其建筑形式与人文基础,尊重传统主体形象,吸纳现代设计元素,运用艺术语言,传递诗仙盛名。展示主要分为太白楼展区和李白纪念馆展区,共十一个单元,太白楼展区以大型锻锕高浮雕《李白骑鲸升天图》和大型光导《李白游踪示意图》介绍了李白采石“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浪漫传说和生平游踪,以两尊李白楠木雕像演绎了诗人中年与晚年时期的精神风貌,通过馆藏文物的展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文化的内涵深厚,而高分子硅胶材料制作的“李白醉草答番书”场最复原,以及仿唐琴电子感应技术的运用丰富了陈列的表现形式。李白纪念馆展区系统介绍了李白在马鞍山所作的53首诗歌和历代文人墨客来采石所写诗文,电子翻书、竹简等多种陈展形式为参观者提供了参与互动的平台;古代各种版本的李白诗歌全集和当代中外学者研究李白的专著和论文陈列,展示了版本收集与李白研究方面的成就。另外,李白《庐山谣》诗意画和李白《宿五松山下有媪家》诗意场景也直观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平民意识,此外,还有一个展厅用于举办临时性展览,使得陈展具有拓展空间。
整个陈列力求突出四个特点:一是通过研究成果的展示突出学术性;二是通过各种版本诗集和历史记载的展示突出资料性;三是通过书画作品和雕塑、槛联的展示突出艺术性;通过场录制作和电子产品的运用突出了参与性。
临时展览
李白纪念馆临时展览有《当代李白研究成果展》、《孙中山宋庆龄大型图片展》、《馆藏李白塑像展》、《周恩来一生图片展》、《明清古字画展》、《李白纪念馆馆藏文物展》、《李白诗意书画展》、《李自纪念馆馆藏古砚和中国四大名砚展》、《欲砚展销展》、《中国当代名人名画名砚展》、《中国当代科学家研究成果大型图片展》、《李白纪念馆馆藏瓷器展》、《采石矶出土文物展》、《李白与月亮诗意画展》、《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展》、《当代书5画名家李白诗意书画精品百人邀请展》、《李白纪念馆馆藏古书画及古名砚展》、《馆藏林散之先生书5法精品展》、《著名徽派雅刻师胡笛先生砚台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洪滨丝画艺术展》等展览。
藏馆文物
综述
李白纪念馆藏品主要来源于执法拨交、社会捐赠、征集(购)等。藏品类别有石器、玉器、铜器、陶瓷器、字画等。截至2019年末,李白纪念馆藏品共计2849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5套5件,三级文物52套58件。
重要藏品
李白纪念馆重要藏品有馆藏六朝瓷器九子盘、东晋陶洗、东汉制釜、明三足风字砚、明许玄祐评注善本《李太白全集》1套10册25卷等,均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此外,馆藏中还拥有较多数量的古字画,多为明、清和近代的一些书画名家的精品,其中包括明代宋旭的“赤壁夜游”立轴、陈道复的“苍藤白鹭图”、清代诸升的“山麓深春”立轴、干旌的“竹兰图轴”、郑板桥的“墨竹”、吴大激的“呼龙耕烟种瑶草,招鹤下云瞑古松”对联、弘仁的“黄山山水”立轴、胡锡理的“贵妃醉酒图”、萧云从的“黄山山水图”、刘墉的书法立轴“自题诗”、康有为的“福地阳睛合,仙都日月开”对联等。
藏品保护
李白纪念馆自成立以来,一贯将藏品的安全、保护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初,就建有独立的文物库房,夜间有专业的安保人员值班,配备空调、除湿器等硬件设施,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调控,建立了规范的库房管理制度一《库房安全保障制度》、《库房保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藏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入库人员登记表》等,这些措施有效的保护了藏品,确保了文物库房安全。2010年6月,根据马鞍山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全市各文博单位在拥有库房藏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藏晶移交新建成的、保管条件更优越的市博物馆库房寄存代管,馆藏2800余件藏品悉数入库市博物馆,市博物馆的库房管理与纪念馆的账目档案管理两相协调,互为配合,藏品管理进入一个新时期。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李白纪念馆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宝单位)、重要的文化“窗口”部门,纪念馆在不断优化参观环境,提升接待水平的同时,积极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宣教功能,向市教育部门发出“致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一封信”倡议“李白诗文诵读活动”;积极参与马鞍山市文物部门组织的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文物法规宣传和文物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省、市媒体开辟专题、专版,对该馆的文化建设、修缮工程等重要事项进行多方位的介绍宣传,同时,该馆还借助采石风景区(行政主管部门)网站的景区简介、景区新闻、李白与林散之、人文景观等页面,积极进行网上宣传。
学术研究
李白纪念馆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开展业务研究工作,以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带动本馆职工的学习热情,文史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择要如下:
1、馆组织出版发行的图书,1992年出版发行《李白》画册(国际展望出版社),2007年出版《李白纪念馆馆藏书画藏品集》(广陵书社)、2011年出版《太白楼楹联集》(黄山书社)。
2、个人发表的著作、文章张成德、李子龙《采石矶揽胜》(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李子龙《采石话源》(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6);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李白学刊》1989年第2辑)李子龙《李白新安之游质;疑》(《李白学刊》1989年第1辑);杨玉山《历史人物纪念馆陈列探讨》(《东南文化》2005年第3期);杨玉山《李白与谢眺》(《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杨玉山《释读杜甫《饮中八仙歌)》(《华夏星火》2005年第2期);杨玉山《李白(夜泊牛猪怀古〉赏析》(《华夏星火》2005年第3期);刘明华《漫谈彭玉麟与梅花碑》(《安徽经济报》,2008.9.9);刘明华《关于博物馆讲解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安徽经济报》2008.9.19;刘明华《探寻细节的精彩》(《马鞍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2011.7);周叶凤《螺山有幸伴散翁》(《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盛世文化熔铸一从唐镜的发展看唐代社会文化现象》(《文教资料》,2010年第九期)。
交流合作
李白纪念馆建馆以来,一直秉持传承李白文化的建馆宗旨,积极参与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1985年8月,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在馆举行了“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1987年11月,该馆与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联合举办了“李白逝世1225周年祭典暨中国李白学会成立大会1991年7月,中国李白研究会与馆再度合作举办了“中国首届李白国际学术讨论会”。
此外,自1989年开始,每年重阳节,马鞍山市国际吟诗节(2005年起,马鞍山国际吟诗节过渡到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均在该馆吟诗台成功举办。与此同时,该馆还十分重视馆际间的业务交流活动,先后与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湖北安陆李白纪念馆互访,进行业务上的沟通与学术上的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上诸项活动,以文会友,加强了外向型联系,提高了业务水平,促进了该馆文博事业的顺利发展。
所获荣誉
1956年11月22日,李白纪念馆太白楼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李白纪念馆《李白文化艺术展》荣获首届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优秀奖。
机构设置
王文生(1972年9月~1984年12月);李子龙(1985年1月~1993年5月);杨玉山(1993年6月~1998年10月副馆长主持工作);杨玉山(1998年10月~2008年2月);刘明华(2008年3月副馆长主持工作)。
李白纪念馆是全民所有事业单位。
李白纪念馆经费来源于市财政差额拨付。
李白纪念馆设有馆长、副馆长、群工部、宣教部、保卫部、办公室。
李白纪念馆有职工12人,本科2人,大专7人,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高级工5人,中级工1人,临时聘用人员3人。
李白纪念馆年均接待观众33万人次。
相关历史
太白楼位于采石矶翠螺山南麓,依山临江,高18米。楼分3层,砖术结构,建筑面积684.99平方米。据康熙十二年《太平府志》和康熙二十二年的《江南通志》记载,始建于唐,复建于明。清乾隆十五年的《当涂县志》记载,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原名谪仙楼。宋、元时期均有修缮。明代正统五年(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时,命广济寺僧修惠在寺前建清风亭的同时,在亭前建谪仙楼,楼上供奉李白像让人瞻仰。明万历九年,御史张一鯤巡按江南,至姑孰,见采石山谪仙楼“不治则荒”,乃命太平知府主计,当涂县令杨维诚主持鸠工庀材,重修谪仙楼。是年七月,重修工程告竣。康熙元年(1662年),太平知府胡季赢倡募于采石山谪仙楼故址重建此楼,并请御史江南粮道周亮工易名“太白楼”,又将采石神霄宫内的李白祠移到楼后重建,称唐李公青莲祠,遂开楼、祠合壁的规制。
清康熙二年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150余年间,采石太白楼义先后两次重修,后毁于兵燹。据《当涂县志》记载,光绪元年,兵部侍郎彭玉麟、直隶总督李鸿章、安徽巡抚裕禄捐资重建太白楼、李白祠,仍按旧制,楼祠合璧,并塑李白像于其中。光绪三年(1877年)四月,重建工程告竣,马鞍山市政府经省文物局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的原则,分别于1958年、1979年、2008年对太白楼进行了三次大修,规制仍然依光绪三年未变。太白楼飞檐重阁,歇山屋面,雕梁画栋,简瓦滴水,造型古朴典雅,挺拔壮观。
1964年5月5日,郭沫若兴致勃勃地游览采石矶,参观太白楼,并即兴挥毫写下“我来采石矶,徐登太白楼。吾蜀李青莲,举杯犹在手。遇对江心洲,似思大曲酒。赠君三百斗,成诗三万首。红旗遍地红,光辉弥宇宙。”
参观信息
李白纪念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采石唐贤街1号一采石风景区内。
周一至周日(11月~2月8:30-16:50; 3月~4月8:30-17:20; 5月~10月,8:30- 17:50)。
票价
采石风景区统一售票, 票价80元。
自驾路线:南京站——龙蟠路——内环东线——沪蓉高速——宁芜高速——慈湖河路——宁芜公路——唐贤街——唐贤路——李白纪念馆。
参考资料
李白纪念馆.国家文物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9 14:4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