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符
第二届、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相符(1907—1963),名士腴,笔名林中,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人。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全国政协第一届、二届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相符先后担任林垦部副部长。北京林学院院长、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63年10月20日病逝于北京。
人物生平
李相符(1907—1963),名士腴,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人。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全国政协第一届、二届委员。8岁起在家乡私塾读书,13岁考入桐城中学。“五四”运动中,参加当地爱国活动。1920年,因参加反对桐城中学校长方义怀的学潮被开除,遂转入芜湖安徽省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就读。1922年秋,考入山东农业专科学校,1924年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拥护孙中山先生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策。1925年“五卅”运动时,李相符是山东济南“学生总会”和“济南沪案后援会”的负责人之一。因反对军阀逮捕济南学生遭迫害,遂秘密离开济南,东渡日本留学,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1927年到东京,经王哲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北海道在帝国大学内建立中共北海道支部,任支部书记。1929年春,到东京目黑林场当实习生,同时负责“中国留学生社会科学研究会”的工作。由于中共党组织多次组织公开活动,受到日本当局注意。日方征得中国驻日使馆同意,于10月3日对中共成员实行大逮捕。李相符被抓进拘留所,关押90天。1931年初,保释出狱后回国。同年秋,在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任教。1932年春,受中共中央军委派遭到西安中共陕西地下省委工作。因内部出了叛徒,经组织同意,转移到武汉。从此与党失去联系。1933年秋,到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8月转到武汉大学农学院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相符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找到董必武,接上党的组织关系。1938年初,经周新民介绍到第一战区,以“豫南民运专员”身份在河南鸡公山创办平汉铁路农林总场,兼任场长。以此为据点,组织豫南八县民众开展抗日工作。1938年10月,经党组织同意,李相符与李范一、范文澜、钱俊瑞等在豫鄂边区成立抗日工作委员会,名义上接受五战区李宗仁指挥,实际上是中共领导下的工作机构。1939年春,国民党反共开始,李宗仁下令撤销豫鄂边区抗日工作委员会,李相符经董必武批准转到延安。1941年8月,由延安转至四川在四川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任教授。一面教书,一面以公开合法身份从事党的统战工作和民主运动。1944年11月,民盟四川省支部成立时,李相符当选为委员,负责青年工作。在1945年民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相符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44年到1946年间,组织领导多次大规模的成都学生运动,遭到国民党当局和特务机关的迫害。在民主进步势力的保护下,四川省当局以“礼送出校“,迫使李相符不得不离开四川,于1946年转到南京民盟总部工作。1947年,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李相符转到香港。1948年1月,民盟总部在香港重建,李任组委会副主任。1948年底,由香港秘密潜入武汉,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组织当地民盟成员做好迎接解放的工作。1949年1月,经中共中央安排,先期进入北平,为民盟总部做筹备工作。11月,在民盟一届四中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兼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相符先后担任林垦部副部长、北京林学院院长、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1963年10月20日病逝于北京。
参考资料
【川农红色珍档】李相符:追求真理的一生.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2021-06-09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9 18:2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