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瑞(1856年-1917年),字福云,号体干,中国
清朝政治人物,广西桂林临桂县人,曾为
台湾民主国军务大臣。办理对外交涉事务。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廷组织了首次公派官员出洋游历考察。经总理衙门府考试,担任“游历使”。西洋游历归来后,李秉瑞追随唐景崧到了台湾,甲午兵败后,清廷割让台湾,唐景崧举旗抗日,李秉瑞担任过重要职务;清末的宪政运动中他曾当选咨议员;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中,他游走于陈炯明、岑春煊、陆荣廷等人之间,纵横捭阖。其女婿邓仲元为辛亥革命烈士。
人物简介
李秉瑞为光绪五年(1879年)己卯科举人,光绪九年中式(1883年)癸未科三甲进士,任
礼部学习主事。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帝亲自任命李秉瑞等12人为“游历使”,与程绍祖前往德国考察。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守备紧张。
唐景嵩署任巡抚后,先后调刑部主事
俞明震、副将陈季同至台,李秉瑞也主动请求效力。次年,清朝让台湾予日本,台湾士民反对无效,遂议自立。巡抚
唐景嵩改巡抚署为总统府。改布政使司为“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以俞明震为督办,李秉瑞及陈季同为会办,掌管内政事务。改台湾营务处为“台湾军务衙门”,以李秉瑞为督办,
俞明震为会办,负责国防行政业务。另有“台湾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陈季同为督办、李秉瑞为会办,办理对外交涉事务。
主要事迹
桂林神童
咸丰六年(丙辰)即1856年4月15日生于临桂县城(今桂林市区)十字街一带。顺治年间,他所属的李氏家族由广东肇庆府阳江县迁居桂林府西乡车埠村(今临桂区四塘镇),到李秉瑞是第五代。其父李振懋,号春麓,国学生(太学生: 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即选布政司经历,例受承德郎(文散官名。清正六品概授承德郎),诰封中宪大夫,礼部主事加四级。母亲丁氏,国学生丁近礼的第三个女儿。例封安人,诰封太恭人。
从光绪《临桂县志》上可查到李秉瑞参加科举的资料:光绪五年(1879年)他19岁进入贡院,考中己卯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年)22岁,进北京参加会试,以《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为题作论,文章中发出“独奈何文体迁流而遂以史尽之乎,扬历而欲继共和之绩究无殊”的感慨,批卷老师批赞道:“上下古今情来兴,想见得以疾书之乐”、“精思健笔相辅而行斯谓惬心贵当”、“理足词明志和音雅”,考中癸未科三甲进士。光绪帝钦点李秉瑞以“学习主事”进入礼部实习工作。
依据清代考试制度的年份规制推断可知,李秉瑞16岁考取秀才,13岁便考取童生,堪称神童。
走出国门
清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1887年6月12日至13日),北京总理衙门所属的同文馆(近代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院),举行了一次严苛的考试。参加考试者主要是中央机关“六部”的青年官员。参加考试共54人,考试结果,初步录取28人,最后由皇帝钦点12人,其中有两名来自广西桂林府的进士——礼部学习主事李秉瑞,户部学习主事金鹏,当年两人均刚满32岁。
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优秀人员,走出国门,考察世界,称“游历使”。
此后两年中,游历使们走过亚洲、欧洲和南北美洲20多个国家,留下了几十种考察资料,是有史以来中国官方第一次大规模派出官员,走向世界的盛举。然而,参加了如此盛大活动的两位桂林前辈,李秉瑞与金鹏几乎被历史湮没,各种近代史、中外交流史上对他们提及甚少,就连他们的家乡,广西地方史上也没有他们的史迹。不仅是地方史研究领域的缺憾,也是中国近代对外交流史上一个令人遗憾的盲点。
古代礼部具有现代教育部的功能,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的部门,还兼有外交部的职能,负责藩属和外国往来之事。可以说是一份很开眼界的工作,对李秉瑞后来能考上“游历使”是大有裨益的。
在礼部实习工作四年后,李秉瑞便赶上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那一次游历使选拔考核。
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与传统的科举考试科目不同,这次既不考《四书》《五经》,也不试八股诗文,而只做关于边防、史地、外交、洋务的策论。由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等亲自出题、阅卷。第一天的试题是“海防边防论”与“通商口岸记”。第二天的试题则是“铁道论”和“记明代以来与西洋各国交涉大略”。李秉瑞以第六名的优秀成绩入选。
12名“游历使”,按两人一组,分6组往全球21个国家,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考察活动。李秉瑞与江西人程绍祖搭班,负责考察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金鹏则与江苏常州人缪祐孙前往俄国。
遭遇冷遇
在依靠远洋客轮的年代,出国游历,路途漫长艰辛,在海上常常遇到狂风骇浪,往往晕船不能进食。有的游历使在途中劳累致病,甚至在海外病故身亡。如出使梅州的顾厚焜在海外游历时“抱病多日”,最后不得不提前回国。另外两位游历英、法的孔昭干与李瀛瑞更是不幸病故他乡。
李秉瑞在海外,则是遭到了“自己人”的刁难。
根据清廷颁布的《出洋游历章程》规定游历期限,“以二年为限,往来路程均在限内”。逾期停发薪水,改作自费游历。薪水待遇,“每月银200两,伙食仆役一概在内”。另外,“每员准雇请翻译生一名,月薪50两”,各游历使可以预支六个月薪水和公费银一千两,其余则清廷驻外使馆支取。游历使在确定各国“可游之处”时,预先询问大清驻外使领馆,“以免虚糜”。
当时担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的是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洪钧(1839年-1893年),洪钧“之为人,骄贪忌刻”,就连他的随从们都对他充满怨言。李秉瑞等人到达德国后,洪钧处处刁难。要求支取薪水,他说你先用自己的私房钱吧,选择游览之处,他则处处设卡,这也不准去,那也不准去。更有甚者,还禁止使馆的工作人员与游历使沟通交流。李秉瑞与程绍祖到德国不久,洪便催促他们赶紧离开,二人气呼呼前往比利时,发誓再不回德国了。
这位洪钧大人是典型的传统官员,即便身处欧洲,对中国对外交流史也没有做出多大成就,倒是伴随他身边有个所谓的“大使夫人”名叫傅彩云,即是庚子事变中名声大噪的一代名妓——赛金花。
成果湮没
两年多后,游历使们纷纷完成使命回到祖国。各组旅程几乎均在十万里以上,游历的国家超过预定计划的国家数。游历使们在各国除了开展外交与文化交流活动外,着重进行调查研究,编写了几十种外国调查研究著述和资料。按《出洋游历章程》规定,游历使的调查任务和考察内容必须形成文字,向总理衙门呈报,并陆续刊印发行。
游历使们共撰写了几十种对外国调查研究的著作、考察报告及海外游记、日记和诗集共110卷之多。日本和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制度、经济管理、工矿企业、铁路航运、财政贸易、海陆军制、学校教育、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考察和介绍。对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了解外国、学习西方、推动改革产生了空前的影响。
史料表明,李秉瑞、程绍祖二人组也分别完成过他们的考察报告、杂记以及文献翻译。遗憾的是,李秉瑞与程绍祖的考察报告似乎未获准出版,或许是刊印数量太少,已经遗失殆尽。
游历俄罗斯的金鹏,也遭到同样厄运。不但考察报告没能传世,甚至连他的生平史迹都难寻其踪了。目前只知道金鹏与李秉瑞同岁,同是临桂县城(今桂林市区)出生,光绪八年(1883年)壬午科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9名。同年五月,进入户部学习主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在北京广西会馆中刊印《宣南留别诗》,今美国加州大学有孤本存世。除此之外,这位前辈的名字似乎已经彻底被尘封于历史尘埃了。
台岛遗恨
光绪十六年(1890年)前后,李秉瑞等人回到国内,出人意料的,清廷派遣游历使似乎仅以考察外情为主,并无借机养人才的打算。故十名游历使回国后,基本没得到重用(仅傅云龙、刘启彤二人获加赏二品衔到北洋工作)。李秉瑞回到礼部,由学习主事升为礼部主事,勉强算是一份有外交性质的工作,实则是很清闲的职位。
光绪二十年(1894年)10月31日。台湾布政使唐景崧(广西灌阳人)署理台湾巡抚(掌管一省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的省级最高官员),正值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台湾地位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关头,台湾守备紧张。唐景崧署任巡抚后,先后调刑部主事俞明震、副将陈季同至台助力。光绪二十年(1895年)二月,李秉瑞主动放弃了礼部舒适的闲官,南下渡海,投奔到唐景崧身边报效。三月二十三日,清廷与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朝廷下旨,命唐景崧快速与日本人办理交割事宜。唐景崧抗旨不尊,台湾士民反对无效,遂议自立。在台湾民众支持下,组织抗日,成立了“台湾民主国”。史称“乙未抗日”。唐景崧改巡抚署为总统府。改布政使司为“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以俞明震为督办,李秉瑞及陈季同为会办,掌管内政事务。改台湾营务处为“台湾军务衙门”,以李秉瑞为督办,俞明震为会办,负责国防行政业务。另有“台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李秉瑞为会办,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事务。负责督办这个外交部门的陈季同,亦是风云一时的人物。
陈季同(1851年-1907年)清末外交官,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早年入福州船政局,后去法国学习法学、政治学,历任中国驻法、德、意公使馆参赞,李秉瑞赴德国考察时,陈季同正在欧洲任职。
历史在这里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谜团——以唐景崧这样一名旧式传官僚,何以会提出“民主国”这一西方政体的概念?从“民主国”宣言提出“国中一切新政,应即先立议院,公举议员,详定律例章程,务归简易”。完全是按现代共和国政体设置机构,唐景崧能有这样的思想,除了早年曾在越南与法国人作战之外,当与李秉瑞、陈季同有直接关系。
在“民主国”这个战时临时组合的政府中,李秉瑞担当的角色非同小可,他出任的职务包括军事、外交的的最高长官,充分表达了他个人在政治、军事、外交上实现抱负的愿望。
那么,李秉瑞在德奥等国考察,究竟看到了什么?他的考察报告怎样写的?为何清庭不准公开发行?“意味抗日”失败后,李秉瑞与其子弟等着有《蓬莱小语》一书,是一部记述台湾(雅称蓬莱)风土民情的笔记,现已亡佚,文字散见于各地方志,据说内中有批评丘逢甲与其他台湾民主国人物的文句,而遭到敌对派搜购毁禁。
护法运动 粤桂大战
乙未台湾抗日失败后,唐景崧逃回桂林,李秉瑞却不知所踪。
辛亥革命前后,李秉瑞出现在汕头,是省咨议员及潮循道署顾问[12]。广东咨议局成立于1906年,潮循道署亦成立于“光绪末年,国人倡议行君主立宪政治,故于宣统初年,汕头司法即已独立,并在招商草地设立审核厅,以办理市民之诉讼,是时潮梅最高军政机关为军务督办署,嗣复改为潮梅镇守使,并设潮循道尹,驻汕监督各县行政事务。”由此推断,李秉瑞在50岁之后定居广东潮汕地区。[13]依然活跃于政坛,证明他仍存政治抱负。
1917年7月17日,孙中山抵达广州,掀起以拥护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标帜的护法运动。李秉瑞再一次出现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身为粤军中的广西人,李扮演的角色极其微妙,他担任了粤军首领陈炯明的参谋。
先是民国五年(1916)10月,广西陆荣廷因护国讨袁有功,调任广东督军,但云南龙济光盘据广州不动,陆氏只得率大批桂军入粤,才将龙逼走,然后上任。“粤军”是孙中山护法运动时在广东的军事基础之一。1918年,孙中山命陈炯明将亲军改为“援闽粤军”,赴闽南、粤东潮汕一带,建立闽南护法基地。民国七年(1918)在孙中山要求下,“援闽粤军”成立,陈炯明任总司令,邓仲元(邓铿)任参谋长。
民国九年(1920年),直皖大战爆发,闽北由皖系李厚基控制,陆荣廷与段祺瑞计划联合“征闽”,调集了大量桂军部队抵达闽粤边境,并促使驻扎闽南的陈炯明加入“征闽”行列。陈亦调遣部队以自卫,一时闽粤边境,大军云集,谣言蜂起,大战一触即发。
特殊身份
民国九年(1920年)年5月31日,《申报》记者从香港发出电讯:“陈炯明派李秉瑞代表回粤(三十一日下午八钟)”“谒军政府各总裁……以探明军政府真正态度。陈表示愿以粤军攻前敌。”
民国七年(1918年),广州非常国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后,改组的军政府,该政府取消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合议制。迫使独揽大权的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职。孙辞职后,广东护法军政府改行7总裁合议制,由非常国会推举岑春煊、孙中山、唐继尧、陆荣廷、伍廷芳、唐绍仪、林葆怿7人为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孙中山正式宣布与军政府决裂,并开始绸缪武力讨桂计划。
李秉瑞与岑春煊斡旋,自当有其优势。岑春煊为清末重臣,原籍广西西林,自小成长于桂林。不过,李秉瑞在这个历史关头中身份之特殊,还不仅于此。
李秉瑞与军政府会谈,探明虚实后第三天,回到广西南宁。6月3日。《申报》记者再次从香港发出电讯:“陈炯明代表李秉瑞赴桂谒陆(二日下午七钟)”
此时,广西军情已十分紧急。从当时《申报》发表的一则时局评介《战事紧急中之桂省观》中可见一斑,同时,这篇文章吐露了李秉瑞另一个特别而微妙的关系——李秉瑞是“陈军参谋长邓铿之岳丈,桂林人。”[16]
邓铿,即邓仲元(1886年-1922年),广东惠阳淡水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司长、粤军总部参谋长兼粤军主力陆军第一师师长。是孙中山的坚定拥护者。
缓兵之计
李秉瑞抵达广州,赴粤谒军政府各总裁,以探明军政府真正态度,并代表陈炯明表态:愿以粤军进攻李厚基前敌,但提出条件如下:
(一)请协助军饷二十万元,(二)补充子弹,(三)粤军出发后,闽南后方,桂军不得进驻。(四)如上述三项不能实行,则闽南各属,仍由粤军维持秩序,征闽军队自行进攻,彼此不相侵犯。
觐见广州军政府的总裁们之后,李秉瑞紧锣密鼓赶回广西,在南宁,主宰粤桂两省军事实权的桂军二号人物谭浩明接见了他。他表明陈炯明的态度:陈现在已经得到福建,“并无回粤之志”陈也知道,“以谭陆出身绿林,平生磊落,昔年督粤时,对于两粤军队,如出一体,未尝有歧视之事发现……”只是因为国民党想挑唆两军,制造矛盾而已。谭浩明表示赞同:“两粤如同一家,余亦粤籍,(谭督粤时自认为粤籍,曾于粤垣联合谭家建设谭氏宗祠,)粤省亦为余之故里……”派往闽粤边境的部队,都是粤军,而不是桂军,希望李秉瑞能马上发电报回去,解释一下。
李与谭会晤后,即致电陈炯明,报告一切。次日,李又紧锣密鼓离开南宁,到上龙面见陆荣廷。“陆氏态度,一如谭氏。”[18]
当李秉瑞再次回到南宁,陈炯明已经给陆、谭二人发来电报,“声明允受调停之意,并据邕垣近日消息,均谓潮汕战祸,从此可望熄灭……”
也许李秉瑞奔波周旋的本意,确实是为了制止内战,争取和平。但其实,这个安排只是陈炯明缓兵之计。早在民国八年(1909年)年底,陈便与李厚基商定协作密约,承诺待粤军回粤后,即将闽南政权移交还李厚基。
以岑春煊为首的军政府总裁们,并不是那么好骗的,钱粮子弹当然不会给,并开始积极备战。不过,李秉瑞还是为粤军赢得了两个月时间。
直到8月11日,军政府才发动战令,以桂军沈鸿英为攻闽总司令,分三路进攻福建陈炯明军阵地,粤桂战争打响。这时的岑春煊,已是孤注一掷,桂军兵败如山倒,岑春煊甚至还收到过装着炸弹的木匣。10月23日,陈炯明部兵分三路总攻广州(邓仲元为左路军总指挥),桂系大势已去,当天岑春煊通电辞职,声称他是受江苏督军李纯自杀而感动,希望西南各省取消自主,北京速开国会,共图善后。次日,军政府被宣布取消,当天岑春煊通电辞职,敦促北京速开国会,随即离开广东,将他在桂林的私人别墅“雁山园”捐献给广西省政府办学校,自己则躲到上海租界养老。一代雄雄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
粤军攻占广州后。11月29日孙中山、伍廷芳、唐绍仪联名通电,宣布恢复军政府,重开政务会议。第二年,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年底粤军击败旧桂系,孙中山抵达桂林,组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整军北伐。
亲属成员
二哥:李秉忠
夫人:谢氏
女儿:李顺春
小儿子:李天明
侄子:李天佐
外孙:邓伟东,邓仲元与李顺春之子。
李秉瑞排行第四,在叔伯兄弟中又行十六。二哥李秉忠,号心懿,庠生,乙亥恩科荐。李秉忠之子李天佐。李秉瑞夫人,姓谢,两江人,具体村落不详。据说谢氏原来是李家的丫头(大约50年代初去世),李夫人与李宗仁有联系,听说,李宗仁发迹以前到桂林读书,常去李老太婆家住宿,因此有一定的交情。李宗仁发迹后,逢年过节都去十字街给老太夫人拜年。李秉瑞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李顺春留在广东嫁给了邓仲元。”
人物评价
李秉瑞一生几经沉浮,经历了晚清洋务运动,台湾乙未抗日,护法运动三大历史阶段,并在风云际会的关键节点中,参与其中,并充当了重要角色,甚至影响过事件的发生进程。然而,他个人却未能因此而获得显赫名声。由于史料匮乏,我们无法通过他个人的性格,他处理问题的手段,他与周边人物的交流方式等等细节中分析他失败的原因。但仅从现有史料,我们便可以还原他充满遗憾的一生。李秉瑞少年得志,成为晚清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但游历归来,却因清廷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局限,未能给予李秉瑞施展抱负的舞台;台湾沦陷之际,他主动请缨渡海,他早年“扬历而欲继共和之绩”的思想及其游历西洋的见闻,势必对唐景崧创建“民主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奈何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草草收场,李秉瑞也再次沉没于史海;清末宪政运动中,他再次浮出,以咨议员身份参与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种种变革。到了民初护法运动,他斡旋粤桂两省军人之间谋求和平,为粤军驱逐旧桂系赢得时间,给孙中山重返广东,就任“非常大总统”之路充当开路先锋。遗憾的是,疑窦丛生的邓仲元遇刺案,加上比邓案更扑朔迷离李秉瑞之死,导致这个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戛然而止,就此被历史尘封。历史不该遗忘他——广西临桂人李秉瑞,一位有抱负,有担当的,有气节的近代知识分子。(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副会长、广西桂学研究会北京特约研究员林志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