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具有
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当时印对以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既是范仲淹新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又是王安石听推行的··熙宁新法”的思想先驱者。
本书认为,李觏的思想是由北宋中期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是当时社会经济制度下的产物。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深入地探讨了李觏思想的形成,并作了精明的分析,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无疑前进了一步?其中述及李觏的件L论,是以朴素唯物上义观点反对同时代重望之的唯心主义观点;易伦。反对刘牧易图,01J唯心主义荒谬迷信;关于人性沦和道德观注重于后天的教育;肘理欲说主义利并行;对佛教、道教和世俗迷信的批判。对北宋中期实际情况的批判,材料朔实,分析论断均有独到见解。
本书内容共有八章:第一章为李觏生活的时代、生干和著作,沦述了李觏年处的北宋中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其屯平与菩咋。李觏的著作.集为《宜讲李先生文集》V二十七卷,呻+集,三卷:198i年8闩,中华书届收集按理出版的、令觏集一是——本包括李觏全部著作及有关历史的文献资料。第二章为李觏的礼论,论述了礼的含义和起源。内容和范围、实质和作用等三个问题。第三章为李觏的易论,讨论了气是万物之源的宇宙观,万物都在易中的辩证法,见习而知的认识沦等三个问题。第四章为李觏的经济思想,论述了李觏的乎土均田主张、理财富国之制、薄赋均役之策、为民申怨之争等四个问题。第五章为李觏的政治思想,论述了李觏的通变救弊的治国之术,一致于法的法制观点、效实用人的选材标准、择将精兵的军事思想等四个问题。第六章为李觏的人性论和道德观,论述了性之三品的人性论、教化成善的道德说、义利并行的理欲观等三个问题。第七章为李觏的无神论,论述了李觏对佛教道教的批判和对世俗迷信的揭露等两个问题。第八章为李觏思想的源和流,论述了其思想的历史渊源和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