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训,1932年7月出生,淮阴县(今淮安市清河区)人,原浙江证券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
人物生平
1949年11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从事军事货币管理工作。1978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舟山中心支行行长。1981年10月,任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副行长,外管局浙江分局副局长。1990年3月,任浙江省证券公司副总经理。1994年9月,任董事长兼总裁。兼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原浙江证券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浙江国信控股集团公司退休干部李训同志(副厅级),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4月3日在杭州逝世,享年79岁。
相关新闻
李训:证券时代的拓荒者 “不要怕,看准了就要大胆地闯。”
李训:证券时代的拓荒者
十年史记【世家】
李训,80岁。浙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董事长,上海亿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兼高级经济师。创建了浙江第一家证券公司“浙江证券”,保荐上市了浙江第一家上市公司“凤凰股份”,成立全国第一家异地交易的证券营业部……
□本报记者 褚睿雅 文并摄
一边被批评
一边宣传股票
说起中国的证券业,就不能不说李训。
如果说,十年前的中国证券是一块荒地的话,那么,李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拓荒者。
1990年,李训被派到英国伦敦考察、学习国际金融,看外国人是怎么做证券,怎么做保险。对李训的触动非常大,原来,金融还可以这么做。
回国之后,他去参加一个金融研讨会,说到自己的学习体会,就是中国也要搞股票,也要搞证券交易所。这在当时是很前卫的想法,所以,当即就有人说了:“老李啊,是不是伦敦的月亮也比中国圆啊?!”
李训的证券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所以,在当时,他不仅要研究怎么做证券,还要去宣传证券,非常困难。
李训曾上大学讲台给大学生们讲股票,先后被聘为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工学院、杭州商学院等学校的兼职教授;他也曾走向街头、交易大厅、礼堂给股民讲课;他还去党校、机关单位给干部讲股份制、讲股票。
1990年,李训在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资本金和开办费的情况下,筹集了5100万元股本金,其中50%来自于外省。一些领导担心地问:老李,这不妥吧!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李训花了40万元席位费购买上交所席位。有人告到省里主要领导那儿:李训把浙江的钱拿给上海去办事!
浙江证券成立后,李训花了100多万,在全国率先拉通了上海、深圳远程同步股票行情及交易系统,使杭州成为继上海、深圳之后第一个能同时交易两地股票的城市,一时形成了上海、深圳、杭州中国股市的“金三角”。当时,有人却指责他把浙江的资金挪到上海、深圳,影响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他因此遭到通报批评,说他搞乱了证券市场。
在1990年至1992年间,李训一共遭到了5次通报批评。面对这一切,李训只是说了一句话:“泰山压顶不弯腰!”
他曾当众
反对再建交易所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在深圳说,股票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要实践。股市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李训的工作才变得容易。同时,他也牢牢记住了小平的话,“不要怕,看准了就要大胆地闯。”
上交所成立的时候,分席位,1000多个交易员都在争,最后决定抓阄。李训不肯抓,他觉得如果让外国人知道是用这种方式分席位,肯定要被笑话。结果,李训反而拿到了001号。
1992年,鉴于李训对上海证交所的贡献和浙江证券的发展,上交所理事会决定推选副理事长,获得提名的两个人很有意思,是一对父子,就是李训和他儿子(李朝阳)。最后,经过上交所理事会全体理事的选举,李训成为上交所第一位异地公司的副理事长。理事们要李训请客,因为临时订不到酒店,决定送领带,结果把上海南京路上所有的领带都买光了。
上海证交所成立的时候,朱镕基是上海市市长,他就说搞得好,并且记住了李训这个人。1992年,北京开会,研究股票试行办法。李训接到了朱镕基的秘书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让他去参加。这是李训第一次到中南海,心情很激动。
“会一开,朱镕基就说了,今天研究股票试行办法,首先请我们浙江股票专家李训讲话。我都愣住了,很多部长、市长都来参加这个会议呢。”
会上,李训的观点就是中国已经有上海、深圳交易所了,加上香港的,就有三个了。而且没有经验,不应该再开。“当时,武汉、天津都在申请交易所,武汉的市长也来开会,马上就说了,‘老李,你不对!’但朱镕基很干脆,李训说得对,不能再开!”
行情不好的时候
公司掏腰包买股票救市
现在是个全民皆股的时代,但是在20年以前,股票、证券在中国是既没有政治地位也没有群众基础的,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当年深圳“发展银行”的原始股得让人沿着深南大道挨家挨户叩门销售,李训也正碰上了这一幕。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交所开业的大喜日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交所正式挂牌开业,交易的老八股中,浙江证券推荐上市的凤凰化工是唯一的异地股票,这支股票是李训极力争取来的。原本已说好同意送到上交所挂牌交易,但企业负责人在前一天又犹豫了,担心会被人们说这是把企业卖到上海去。李训就“吓唬”凤凰化工的负责人:“如果你不拿到上海去卖,以后就不和你来往了。”
最终,凤凰化工还是拿去了上海,而上海证交所成立当天的第一笔交易就是“凤凰化工”。
1994年,刚刚起步的中国股市经历了一个大熊市。股票只有300多点,上交所的人给李训打电话:“老李啊,股票不行了,还跌。”李训当时就说:“凤凰化工我全包了,涨了我再卖。”
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杭州百货大楼的股票要发行,李训看了不对劲,就和有关领导说,不能发。但领导说,不发不行。李训想了想,就说:“那借我500万吧,我发!”之后,李训又去说服百货大楼当时的领导,让他借钱给员工,让员工去买股票。终于,股票发出来了,市价6.3元,李训把那500万全部拿去买了这个股票。
本来,他只是想救市,但没想到三个月后,股市大涨了,百货大楼从6.3元涨到了13元。说起这个,李训忍不住笑了,“我一下子发了起来,百货大楼的员工也发了!”
不过,说起股民,李训也觉得很遗憾。有一年行情很不好,是大熊市,有个股民到李训办公室找他,但是碰巧李训去北京开会了,那个股民就从李训办公室的窗口跳了下去。“如果,当时我在杭州,他就不会死了,他借了20多万元炒股,跌得很厉害,承受不住就想不开了。如果我在,我会劝住他的,因为做股票要从长远看。”
中国股市没道理跌
但上涨是波浪式的
李训是我国证券界第一位宣传家,他关于证券市场的观点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内的许多媒体都多次报道过他的观点。
“杭州的媒体都采访过我,《今日早报》是杭州比较早开始做证券的媒体。”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李训笑了,“现在也还经常有记者打电话来问我行情。”
李训现在还关注着股票,每天都看财经新闻,自己虽然不操作了,但以前的助手们都还在操作,常常打电话问他的意见。
对于中国股市,李训很乐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的证券市场已经兴旺发达了。具有了三个‘化’——规范化、国际化、现代化。原来只有8只股票,几百万的股民,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1000多支股票了,几亿股民,都是电脑网络操作。管理办法规范化了,现在还准备吸收国外公司在中国上市……”
所以,李训认为,中国股市没道理跌,但它的上涨会是波浪式的。对于今后股市的发展,他看好大型国有企业、证券金融、低碳、电动汽车、风电等方面。
评价
李训告诫所有的股民,涨了要落袋为安,亏了要沉住气、看得远。买一只股票前,首先要了解这支股票,了解企业以及各方面的信息,不了解的不要买。熊市的时候,要停一停,不要大量买,看起来要涨了,赶紧买进去。掌握趋势很重要,包括国际、国内、政治、军事、经济等等,这些都和股票息息相关。要用头脑和知识去买股票。另外,也不能和亲戚、朋友合买股票,会很麻烦,就连夫妻,也最好不要一起买股票。
关于李训的个性,从他对股民的告诫中,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