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鉴澄,
天文学家,中国古代天文史学家。为创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作出重要贡献。主持创建长春地震台和黑龙江绥化地震台,恢复了哈尔滨、大连地震台的观测。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在古天文仪器、古历法上作了深入的探讨。为天文学在我国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人物生平
李鉴澄,字伯涵(雪渔),1905年1月生于江苏省吴江县松陵镇,幼时读过私塾,自小聪明强记,学业优秀。由于对围棋有浓厚的兴趣,很小即可与家乡老人对弈,并常常得胜,因此在县城小有名气。可惜他幼年丧母,继母则偏爱自己孩子,在他中学毕业后就不让他继续读书。他决定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大学学业,于是向亲友们筹借了川资,远赴厦门求学,并约定毕业后奉还。因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收费较低,他于1925年2月考入该校。进校后,他勤奋好学,深受老师喜爱,尤其是杨武子(杨振宁的父亲)对他颇为偏爱,时常请他与一些学生到家中做客,并交流围棋技艺。1929年李鉴澄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留校担任助教,并很快还清了借款,这在家乡一时被传为美谈。当时,我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余青松也在厦大任职,对年轻忠厚、刻苦好学、工作勤奋的李鉴澄很是看重,当1930年余青松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时,便把李鉴澄也举荐到天文研究所,使他由此步入天文学领域。
1930~1935年,李鉴澄在余青松的领导下,参与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创建的全过程。1930年,他加入了
中国天文学会,历任秘书、评议员、天文学会编辑委员会编委等职。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天文研究所被迫内迁,李鉴澄作为先遣人员,携带紫金山天文台的仪器物资辗转内迁至云南昆明,在昆明
凤凰山天文台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李鉴澄应聘赴长春东北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任研究员,同时兼任《东北科学通讯》月刊主编。他主持创建了长春地震台和黑龙江绥化地震台,又重建了原已废弃的哈尔滨、大连地震台,使我国东北地区的地震观测很快得到恢复,并形成了分布较为合理的地震观测网络。由于李鉴澄的出色业绩,当时东北科学研究院领导武衡曾对他作出高度评价,称“李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难得的人才”。
1957年北京天文馆创建之际,李鉴澄应首任馆长陈遵妫之邀,从东北举家来到北京,出任天文馆研究员、科学顾问,参与筹建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的工作。同时他还兼任《天文爱好者》月刊的主编。
70年代中期,成立了中国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组,李鉴澄担任《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的编委,从事天文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参与编写了《中国天文学史》和《中国天文学史料汇编》。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出版社《自然科学小丛书》编委,《自然科学小丛书》天文类主编。
1978年,李鉴澄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会。
1985年,在庆祝中国天文学会成立60周年的大会上,李鉴澄被誉为开创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九老之一。如今,九老中其他人都相继乘鹤西去,而李老很懂得养身之道,常年坚持做工间操,空闲时喜爱下围棋,退休后参加北京市老同志围棋历届陈毅杯比赛,通常可进入前四名,1995年还以90岁
高龄由四段晋升至五段。由于他的豁达、平易近人、淡泊名利,成为中国天文界的老寿星。
技术成就
从1930~1957年,李鉴澄参与了我国多座天文台、地震台的创建和恢复工作,不论是作为年轻科技人员还是项目主持者,他的聪明才智和实干精神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为世人瞩目的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昆明凤凰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长春地震台、黑龙江绥化地震台、哈尔滨地震台和大连地震台都包含着他的心血和努力。 20世纪50年代初,李鉴澄赴长春任东北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他受命主持创建长春地震台和黑龙江绥化地震台的工作,为长春地震台配备了维开式地震仪、东德水平垂直向照相记录地震仪等先进设备,使该台成为当时国内设置最为完善的一座。他还在废弃的哈尔滨地震台、大连地震台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迅速恢复了两台的日常观测和研究工作。此后又测定了四个台站的经纬度,在我国东北地区建成了分布较为合理的地震观测网络,为日后的地震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李鉴澄是我国现代天文学诞生之后最早从事天文科普工作的先驱者之一。早在1934年,他就被《科学画报》聘为天文知识特约撰稿人。直至1937年,在连续四年中他写出了大量内容严谨、文字生动的科普文章。抗日战争期间,李鉴澄随
紫金山天文台迁往昆明凤凰山,那时当地居民文化程度比较低,李鉴澄利用日全食的机会,预先在居民中宣传有关日食的知识,并教给人们用墨涂黑玻璃来观测日食发生过程的简单方法,破除了流传在群众中对日食现象的迷信说法。1957年,我国第一份天文类科普月刊《天文爱好者》创刊,李鉴澄担任主编,在此后的10余年里,为策划一个新颖的版面,为得到一篇有价值的稿件,为能解答天文爱好者的疑难问题,他从不计较付出多少劳动,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在办公室加班校稿。在其他编辑的共同努力下,《天文爱好者》月刊很快就成为中国最受人们欢迎的少数几份优秀科普杂志之一,并一直保持至今。
在北京天文馆工作期间,李鉴澄担任教学观测组组长。当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他及时开展了对人造卫星的拦截观测。同时他还撰文向广大群众介绍人造卫星的知识,并组织众多天文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集聚天文馆西广场追踪卫星,使天文学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积极推动了天文普及事业的发展。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剥夺了科研的权利,打入牛棚。白天他打扫卫生,晚上则抓紧时间对手边仅有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人合著了《彗星漫谈》等科普书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北京出版社开始编纂一系列《自然科学小丛书》,李鉴澄出任编委,又参与编写了不少优秀的科普读物。
人物经历
1905年1月20日 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今吴江市)。
1925年2月~1929年1月 就读于厦门大学理学院。
1930~1945年 南京,昆明,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助理员,助理研究员。
1930年 加入中国天文学会,曾任评议员、秘书、天文学会编辑委员会编委。
1945~1947年 重庆,任教育部科学仪器制造所副工程师,研究室主任。
1947~1949年 南京,任工商部商标局审查员。
1949~1950年 安徽怀远,任东南医学院数学物理副教授。
1950~1957年 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任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研究员;《东北科学通讯》月刊主编。
1957~1987年 任北京天文馆研究员,科学顾问;《天文爱好者》月刊主编。
1975~1987年 任北京出版社《自然科学小丛书》编委,《自然科学小丛书》天文类主编;《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编委。
1978 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会。
主要论著
1 李鉴澄译.星之权衡.宇宙1(5):1930,65~69
2 李鉴澄.
猎户座大星云.宇宙1(6):1930,86~89
3 李鉴澄.恒星之自转.宇宙1(9):1931,140~141
4 李鉴澄.行星与日斑周期.宇宙1(9):1931,141~142
5 李鉴澄.本月二十六日之月蚀.科学画报1(24):1934,924
6 李鉴澄.一九三四年武仙座新星.科学画报2(11)1935,:564
7 李鉴澄.二十四年一月之日月蚀.宇宙5(7):1935,118~119
8 李鉴澄.二十五年五月天象.宇宙6(11):1936,227~228
9 李鉴澄.一百六十公厘径透镜色像差之测定.宇宙7:1937,7~9
10 李雪渔.星期检算法.宇宙8(7/8):1937,107~129
11 李鉴澄.芬斯尔新彗星.科学画报5(2):1937,51
12 李雪渔.海尔传略.宇宙8(11/12):1938,173~174
13 李鉴澄.超新星.宇宙9(11):1939,179
14 李鉴澄.彗星轨道之计算.宇宙。1941
15 张钰哲,李鉴澄.彗星1941CDekock-paraskevpoulos之新轨道.宇宙14(4~6):1943,152~154
16 李鉴澄.论周髀算经.宇宙14(10~12):1943,224~230
17 李鉴澄.太阳黑子之观测.宇宙14(10~12):1944,260~262
18 李鉴澄.一九四三年太阳黑子观测.宇宙14(10~12):1944,263~265
19 李鉴澄.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和观测.人造卫星和科学技术。1958
20 李鉴澄.论后汉四分历的晷景、太阳去极和昼夜漏刻三种记录.天文学报,10(1):1962,46~52
21 李鉴澄.《中国古代浑仪结构演变》
22 李鉴澄.《郭守敬的杰出创造——简仪》
23 李鉴澄.岁差在我国的发现、测定和冬至日所在的考证.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3卷:1984,124~137
24 李鉴澄.(合著者).彗星漫谈.科学出版社,1978
25 李鉴澄.古历十九年七闰闰周的由来.中国科技史料,1992,13(3):14~17
26 李鉴澄.晷仪——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45~153
27 李鉴澄.中国历代日月交食周期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13(2)
28 李鉴澄编著.《科学技术名词解释·天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