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是宋代文学家
苏轼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中赞美了李颀的画和诗,同时借画面中的“渔舟”“云泉”,流露出归隐之情。该诗构思巧妙,语言清新,对仗工稳。
该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是步李颀原韵而和的一首七律。李颀慕苏轼之名,欲与之交往,便画了一幅春山图并附一首诗,不署姓名,托人送给了苏轼。苏轼很是喜欢,但不知作者是谁,便向西湖名僧询问,方知是李颀。后来二人相见,苏轼便写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中苏轼能从李颀所绘山水图像中取神,表现出透过画中物去感受物外之情的洞察力。他对画中特定物象山水自然中寄寓的山林之志,有敏锐的感受力,对其中渴望摆脱禁锢生活的追求,有挚切的体验,所以他能够洞察画家“欲向渔舟便写真”的创作动机,把握到画中所表现的真实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云泉劝我早抽身”,正表明诗人苏轼已经意识到继续混迹官场,那将彻底毁灭自己。他实际上过着身在朝廷、心存山林的生活。同一个苏轼,既是要求内心和谐、企图摆脱现世纷扰的逃避者,也是愤世嫉俗、追求独立人格及理想的坚持者。人世和出世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不可或缺、并协互补的两种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封建社会中的门阀贵胄、庶族地主、寒儒书生,无论属于哪一阶层的文人,或深或浅、或隐或显、或长或短都受它的影响。“人”和“出”组成文人的双重人格,成为文人特有的心态结构。
这首咏画诗中作者轩露了离开官场这块是非之地、追慕隐居江湖的心迹。在希望隐居江湖的后面,潜藏着仕宦生涯的抑郁苦闷,表现出对现实政治无可奈何的艰难处境。苏轼的这首咏画诗,学习白诗的浅易作风,写得清新平淡、流畅自然。可见苏轼的诗歌呈现多样化的风格,有豪健雄浑的,有清旷简远的,也有自然平淡的。
清代文学家
查慎行《苏诗补注》:先生(指苏轼)不满意乐天、东野,然时一学其格,如此篇者移置《长庆集》反复难辨。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
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
东坡书传》《
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