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骆公(1917~~1992),福建福州人,原名英,后名立民,笔名黑沙骆,
晚年名骆公。毕业于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著名书画
篆刻艺术家、艺术教育家,
天津美术学院创始人。
个人展览
主要经历
上海时期 1936-1941(李英、黑沙骆)
1936 年 7 月,穷困潦倒的李英(李骆公)于福建省立三都澳中学毕业后,由该校教师集体代筹六块现大洋乘游轮赴上海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参加美专考试时虽名列前茅,但苦于身无分文缴纳学费。主考倪贻德见状即会同关良、丁衍庸、谢海燕等几位教授,联名向校长刘海粟汇报。刘海粟亲自过目考卷后,代表校方决定破格录取。
1938 年,李骆公从上海美专师范系转入西画系,开始展露出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两年后,这位年轻的洋画家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黑沙骆。并在刘海粟、谢海燕、丁衍庸、关良、倪贻德、周多的支持下,于上海大新画厅举办了人生中第一次个展——《黑沙骆洋画展》。
留日时期 1941-1944(黑沙骆、李立民)
1941 年夏,李骆公于野口弥太郎上海个人画展上结识野口弥太郎夫妇,野口弥太郎当即表示愿意尽完全义务指导。9月,受刘海粟、倪贻德、关良、丁衍庸、谢海燕诸位老师鼓励,通过同乡华侨叶可根资助赴日,入日本大学高等艺术专攻科研究生部。校外师承日本现代艺术巨匠野口弥太郎、猪熊弦一郎、里见胜藏。
东北时期 1944-1948 (黑沙骆、李立民)
1944 年 9 月,李骆公于日本大学高等艺术专攻科研究生部毕业。同年冬,为躲避轰炸与夫人穆东乔暂住太田宇之助位于久我山的学生寮。在太田宇之助帮助下从东京乘轮船至釜山,再乘火车经新义州至哈尔滨,住哈尔滨穆家赋闲。于此期间创作大量油画作品。1946 年 2 月,李骆公创办哈尔滨美术研究所,开展研究教学等活动。同年 4 月 28 日,哈尔滨解放。结识北上的张仃、华君武、刘迅等画家。
北京时期 1948-1949 (李立民)
1948 年 3 月,李骆公全家因避战乱举迁北平,暂住友人家中。在此期间曾作油画风景数幅并结识齐白石、李可染等前辈好友。
天津时期 1948-1969 (李立民、李骆公)
1948 年,李骆公经穆家麒推荐,受聘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家政系美术组副教授。同年,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改为河北师范学院,李骆公开始亲自组建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该美术系即天津美术学院前身。1951 年,美术系正式建立,李骆公任首任系主任。
桂林时期 1969-1992 (李骆公)
1969年夏,李骆公调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文化馆工作。桂林的独特地理特征与民俗风情让李骆公大为震撼并开始探索如何将其融入到自己现代艺术创作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桂林市政府对李骆公的热情款待,更让李骆公下定决心在此定居并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
相关评论
画弟子李骆公初在上海美专学油画旋赴日本留学,他的油画有一定的水平,遂和我一起搞现代美术运动。对篆籀研究造诣深渊写的雄秀郁勃、浑厚古拙,能融会贯通与篆刻中。所以他的篆刻无论在篆法上、结构上、刀法上,都能独创一格,绝不在前人的绳墨中讨生活。这是他惊人可喜之处。尤奇者,他的欵识凝练遒劲、浑穆自如。故海内外给予极高的评价。——刘海粟
治印贵入而能出,出而能收,拟古不为古役,自成一家,骆公于此大有所会,又虚怀若谷,因草此数言送之,或足它山之助。——邓散木
熟悉李骆公的人,都知道他的乐观主义精神。他总是兴高采烈,精力充沛,笑声朗朗。“我就是主张艺术要讲形式美,艺术不讲究形式,还有什么艺术?形式美并不是形式主义嘛!”他拿起桌子上的一块石头说:“我刻一方印或者一组印,必须先画许多稿子,把我的感情全放进去,等到我的稿子能够充分表达我的感情了,我才根据画的大小去选石头。这叫做量体裁衣,以脚穿鞋——这就是我的创作方法!”——张仃
在十年的早期阶段,李骆公鼓励黄苗子和古干在创新他们自己的现代艺术形式上下功夫。毫无疑问,李骆公是 1985 年在北京开创现代书法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得益于他的鼓舞和教导,桂林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前卫书法家的领导中心,并保持至今。在整个变革时期,李骆公对桂林在他困难时为他提供居住所等帮助心存感激,他的作品的一大部分写的都是有关桂林的。大概对他感情的最好总结是在他晚期作品之一所用的词句里: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白若思
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