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乐是一种古老的
传统舞蹈。起源于宋代。为表现
农村生活之舞。舞队中有穿蓑戴笠的农民形象。南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轻薄行歌过,颤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原注:《村田乐》),街市管弦清。”明朱有炖《黄钟醉花阴》套数:“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至清代,舞队发展为秧歌队,
吴锡麒《新年杂咏抄》:“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秧歌队女角名)、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
舞蹈简介
金陵村田乐
明代南都金陵,立春之时流行一种“村田乐”的娱乐活动。这种活动从明代一直延续下来,长达数百年之久,深受百姓喜爱。
起初,村田乐仅在南郊冯家边流行,后来发展到孝陵卫,三五人不等,鸣锣跳唱。经朱元璋命翰林院依照旧曲填新词,让城里人“亦为之”。于是,从立春前数日起,城里城外,三三两两,敲打小铜锣,唱唱跳跳,“打”来了又一个新春。后来人们便称立春为“打春”。这种活动至今还在南京郊县流行。
《金陵古迹诗注》
《金陵古迹诗注》中说,立春之日一大早从府衙前直到东郊的大道上,都挤满了人群,观看一年一度的新春庆典:太守率府县官员和士绅齐集东郊,三声冲响过后,烧香接春并令一个盲人用五色笔涂画牛身,叫“觇春”。然后,太守用“五色纸裹的芦梗”,即“五色鞭”鞭打春牛,又称“打春”。太守鞭打几下之后,便将五色棒散丢在地上,任人拾取,随之鼓乐齐鸣,祭祀活动达到高潮。接着命两名穿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子在锣鼓声中,在人们的簇拥之下将牛抬往城内闹市,供人赏悦,谓之“送春”。
南京人称新春为“立春”,有“新春大似年”之说。这一天除举行庆典活动外,家人要向长辈拜谒,表示敬意,以求家庭和睦,叫“拜春”。全家团坐吃春饼,叫“咬春”。金陵村田乐,令人欢愉,别有风味。
拉碌碡
简介
谈到该区民间社火,不能不提“拉碌碡”。这是社火队中一项主要歌舞,流传也很广泛。几名化装成不同农村人物的演员,伙拉一个彩布或彩纸糊起的大碌碡,在鼓铙声中边舞边唱,滑稽的舞姿,有趣的言词,时常引起人们大笑不止。群众喜欢这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以至不少村庄看社火不说看社火,而代之说“看拉碌碡去!”
起源
拉碌碡起源何时,不见明文记载,但从歌舞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和宋代已经兴起的“村田乐”有些相似之处。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周密《武林旧事》,在提到民间社火舞队时,都写到竹马、划旱船、和村田乐。当时的村田乐是扮做田舍儿、村女等人,表现农村的劳动和生活。明代朱有炖《黄钟醉花阴》散套中曾写道:“贺贺贺,一齐的舞起村田乐”。农村打场、轧地要用碌碡,“拉碌碡”,便从村田乐发展变化而来,成为表现农家劳动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各地拉碌碡演员人数不等,一般要四人:一个老汉手拖犁地鞭,在后面赶碌碡;一个老婆儿和一个媳妇,在前面拉碌碡;另有一个跳担后生,扮演送饭人,一面走一面和拉碌碡的人逗耍。有的地方挑担后生挑的不是竹篮、瓦罐,竟是两个便壶,固然滑稽可笑,但终嫌油滑庸俗。人数多的还加上一个卖膏药的和一个托鸟笼的,算是不务正业的人吧,也是引逗老婆儿和媳妇儿。念词也很可笑,如老汉念:“叫你纺花不纺花,给个碌碡叫你拉”,卖膏药的给那媳妇念:“嫁给我,比他强,砖漫地,粉白墙”之类,被老汉一鞭赶开。虽近粗俗,但也是对劳动的赞扬,对不务正业的讽刺。
解放以来,人们多是改写唱词,利用拉碌碡文艺形式,配合社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