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名称,行政地位与村级相同的村级基层行政单位,并不是
行政级别上的“市”,是村级“市”。系民间说法,并无行政法律依据。
2012年5月8日,河南
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向前来参加挂牌仪式的民众宣布:
西辛庄“村级市”挂牌成立了。西辛庄成为中国首个“村级市”。
2.没行政机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表示:“虽然我们是‘市’了,但这只是一个符号,我们的真实想法就是想让村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虽然建‘市’了,我其实还是一位基层的支部书记。”
3.经济实力强大。
西辛庄村经济实力雄厚,富裕远近闻名,基础设施建设一定不比城市差。
1.
西辛庄村“村级市”设想,有意无意间提出了先富起来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在我国现有的许多政策都存在城乡二元化之别,即从户籍管理到
公共财政支持下的医疗、教育、公共交通,再到住房等诸多层面,这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重要标志。村级市的建立,为解决城乡差别提供了一个新的构思和方向。
西辛庄的出现,让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两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被规划”的被动模式:农民用耕地换楼房,进城务工,将劳动留在城市。二是自下而上的、自然萌发的主动模式:因地制宜尝试“农村
就地城市化”,让农民用自己的劳动就地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3.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何处适合何种模式,这尚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应由历史评说。但从叫停农民“上楼”,到村级市成立,这一系列动作说明了管理层对新模式的积极态度,以及对以往城市化运动的反思。
4.
西辛庄村“村级市”的出现,是中国农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一次自下而上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村级市”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能否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它的出现本身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被管理、被发展的局面正在悄然消解;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大发展,在顾及国家民族全局利益的基础上,中国农民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愿望,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更大的
自由度和可行性。这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同富裕”的精辟论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