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裹足(拼音:dù kǒu guǒ zú)是一个
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三》。
西汉·
刘向《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廷前迎接他,以宾主的礼节恭恭敬敬地接待了他,范雎也是推辞谦让着。就在当天,秦昭王便召见了范雎,凡是见到接见场面的人没有不为之惊讶变色的。秦昭王让左右的人离开,宫中变得静悄悄的,只剩下他们两个,秦昭王于是跪了下来,膝行上前说:“先生打算用什么指教我啊?”范雎却只是应了一声:“是是。”过了一会儿,秦昭王再次向他请教,范雎仍然只是应了一声:“是是。”一连三次都是如此,秦昭王挺直上身跪着说:“难道先生不愿意指教我吗?”
范雎向秦王谢罪说:“不敢这样呀。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周文王的时候,不过是在渭水北岸垂钓的一个渔翁。当时他和文王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扯不上边儿的;可是一会儿的工夫,他就因为向文王言明了自己的主张,受到了文王的赏识而被立为太师,与文王同车而归。这是由于他所说的道理很深刻的缘故。所以周文王也就真的靠着吕尚的辅佐而成就了功业,终于执掌了天下,成为一代帝王。如果当初周文王疏远吕尚而不与他深谈,就说明周室还不具备天子应有的德行,而文王、武王也就失去了帮助他们成就王业的人。而今我不过是一个在秦国客居的人,和大王的交情又是很疏浅的,而我想要陈述的都是匡正君臣关系的大事,而这些事又常常会触及亲戚骨肉之间的关系。我是很愿意说出自己那点儿浅陋的忠言,但不知道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这就是大王三次问我而我都没有回答的原因。”
“我不是因为有所畏忌而不敢讲话。我知道今天当着您的面把话讲出来,明天就可能会被诛杀,但是我也不敢因此而心存畏忌。只要大王肯听信并且能够实行我的主张,那么死不足以让我顾虑,亡不足以让我担忧;即使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装作发狂,也不足以成为我的耻辱。五帝那样的圣明者也终有一死,三王那样的仁德者也终有一死,五霸那样的贤良者也终有一死,乌获那样的力大无穷者也终有一死,孟奔、夏育那样的勇敢者也终有一死。死,是人不可避免的事情;既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我的死能够对秦国稍有补益,这便是我的最大心愿了,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我所担心的,只是怕我死以后,天下人看到我是因为尽忠而死,从此便不敢再向您开口讲话,大家都杜口裹足,不敢再到秦国来了。”秦王于是跪着说:“先生说的这是什么话!秦国处在偏远荒僻的地方,我又是愚昧无能,幸蒙先生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让我来烦扰先生,使我先王的宗庙继续得以留存。我能得到先生的教导,这也是上天眷顾先生,而且不弃我的表现。先生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以后,国家的事情,不论大小,上至太后,下至群臣,希望先生悉数对我进行指教,对我不要再有怀疑了。”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向范雎回拜了两拜。接着,范雎就把四人专权的危害陈述了一遍。昭襄王觉得有理,夺了四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
范雎的成功,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时、地利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人和这一点却是人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达到的。在生活中,人们难免基于各方面考量有所顾虑杜口裹足,但是却可以利用语言的智慧,巧妙的化解困境,消除疑虑。范雎正是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秦王对自己的策略言听计从,做起了秦王的老师。
汉·
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是以杜口裹足,莫敢向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五》:“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