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街道杜湖社区,与滨江区相邻,区域交通便利。2005年6月社区由行政村转制为
居民委员会,并逐步向城市化社区转变。社区现有面积1.06平方公里,总户数423户,常住人口1476人,2007年末社区耕地面积836亩,村民人均收入11784元。
整个社区划分为杜湖、潘家桥、盛家港三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2005年被区政府定为全区城市示范村建设试点单位。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通过不懈努力使社区的综合实力、环境卫生、村庄治理、人民生活水平、村民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抓住“新机遇”、拓展“新思维”、应用“新动力”,杜湖社区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东岳庙,本名“东岳行宫”,俗称“老岳庙”,位于下湘湖东北端矮小的蒙山上。构制恢宏,建筑精美,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是宁绍地区一座著名的
庙宇。
一般寺庙都坐北朝南,而蒙山东岳庙却坐南面北,前临萧绍运河。山麓县道旁,原有建于
明代的“少憩亭”,即“蒙山茶亭”。沿茶亭而上,便是四进依山而筑的殿宇:山门在山麓,二、三进在山腰,最后一进大殿已接近山顶。大殿额书“东南寿域”,殿内端坐
东岳大帝,仪态威严。殿前有万年台,台内有八角藻井,台顶飞檐翘角。大殿左侧为二王殿,祀奉北宋徽、钦二帝。各殿罗列诸神祗塑像。殿柱多有木刻对联,各殿匾额出自翁同龢、陈勤士等名家手笔。
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东岳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1131),历史上多次毁建。清雍正年间,几次增修扩建。乾隆二十六年(1761),邑绅黄云、来谦鸣等数十人组成同人会维持庙事,邑令梁世际出示勒石于庙。咸丰十一年(1861)庙毁。同治八年(1869),僧振法募资复建,历时五年完工。最后一次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解放后,庙中大部分房屋被占为他用。1994年3月28日一场大火烧毁了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仅残存偏殿等部分房屋。近年,在原大殿遗址后的蒙山之顶,复建了大殿。
相传东岳庙原系宋室赵氏家庙。宋高宗赵构定都临安(今
杭州),命赵不衰筹建此庙,供奉宋徽宗赵佶,庙后有徽宗衣冠冢。庙门朝北,有遥望北方之意,因徽宗被金兵掳往北方囚于五国城(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境内)地狱而死。为护庙,赵氏宗室中一支迁往蒙山附近定居。由于赵宋与北方女真族有灭国之仇,南宋时从前线俘获的女真族首领,俗称胡人,均解到庙前正法祭祖,因此有了“屠胡村”(现名“杜湖村”)。元灭宋后,赵氏族人改称此庙为“东岳行宫”,加塑“十殿阎罗”、“判官”、“无常”等神像,徽宗像也被改装成“
东岳大帝”,于是东岳庙保存了下来。
历时上,东岳庙香火很兴旺,香客除萧山民众外,还来自绍兴、宁波、杭州、嘉兴等地。民国《萧山县志稿》载:“东岳庙所在多有,而萧山香火独盛。岁以三月二十八、七月十三两日为香期,远近咸集,住僧香资所入颇有羡余。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教育会禀准,岁缴学捐银四百元,次年增为六百元。近年……每岁所入,除开支外尽数解缴。越年冬,缴银一千元,县署有案。”一个庙宇,竟然能缴纳大笔银洋用作地方教育经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火独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