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亚科
鹃形目杜鹃科下的亚科
杜鹃亚科(学名:Cuculinae):有14属57种。外形似,但稍细长。嘴强,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级飞羽。尾长阔,呈凸尾状,有8-10尾羽。脚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后,趾不相并。雌雄外形大体相似,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中国最常见种为四声杜鹃。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 ;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 ;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下体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
形态特征
杜鹃亚科的鸟类体长15-63厘米,体重17-630克。外形似,但稍细长。嘴强,嘴峰稍向下曲。翅具10枚初级飞羽。尾长阔,呈凸尾状,有8-10尾羽。脚短弱,具4趾,第1、4趾向后,趾不相并。雌雄外形大体相似,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
代表物种:四声杜鹃,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 ;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 ;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下体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翅形尖长;尾具宽阔的近端黑斑,翅缘白而无斑;下体横斑较粗,达3-4毫米宽,且较疏,斑距超过5毫米。
普通杜鹃,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下体颏、喉、前颈、上胸,以及头侧和颈侧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并杂以黑褐色细窄横斑;胸及两胁横斑较宽,向腹和尾下覆羽渐细而疏。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山麓平原地带的森林中,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和林缘疏林地带活动较多。有时也出现于山麓平原人工林和林缘地带、农田地边树上。游动性较大,无固定的居留地。
生活习性
杜鹃亚科的种类有巢寄生的习性,自己不营巢,而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有些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孵化后雏鸟将寄主雏鸟杀死,被寄主喂养至成熟,喂养期间雏鸟体型常比寄主大几倍。
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繁殖期间鸣声频繁。反复不变的重复同一单调的声音,有时晚上也可听见。无固定配偶,自己不营巢,通常将卵产于雀形目鸟类巢中,如短翅树莺、灰脚柳莺冠纹柳莺冕柳莺灰头鹪莺缝叶莺、白喉短翅莺、灰背燕尾黄喉鹀树鹨大苇莺灰喜鹊黑卷尾、黑喉石鹃等鸟巢中,由义亲代孵代育。
该亚科物种在寄主的巢里会产下与寄主的卵相同颜色的卵,卵的颜色也常随寄主卵色而变化。以求和那些雀形目鸟类的卵相匹配。雌杜鹃专门研究特定的宿主物种(通常是产生它们的物种),并产生与该宿主的卵非常相似的卵,杜鹃卵孵出的时间比寄主的早,雏鸟的生长速度更快;在大多数情况下,杜鹃雏鸟会驱逐寄主的鸟卵或幼鸟。
亚科物种
种群现状
该亚科物种的鸟类大多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但由于栖息地丧失、森林面积减少、旅游影响、道路发展等因素,致使生存环境发生改变。给这些鸟类造成一定影响,总体数量下降,有些物种面临近危与濒危。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参考资料
Cuculinae.QUESTIONABLE EVOLUTION.
杜鹃亚科.蓝色动物学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2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