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薰阁
北京市境内书店
琉璃厂的来薰阁是个很有名的店铺,它开业于清咸丰年间,可是当时来薰阁不是书店而是个古琴店,专门经售各种古琴。后来由于经营不善,生意亏损,经营者陈氏就将店铺典租与他人。
开办来薰阁
来薰阁陈氏的本族后生陈质卿曾在一家古旧书铺中学过徒,对古旧书的版本目录有所了解。因此,他筹得一笔资金又将来薰阁赎了回来,并于民国元年(1912年),开办了来薰阁书店。
营业的发展
来薰阁书店开业时,只有四五个人,随着营业的发展,逐渐增加人员,在其买卖最兴隆时,共有学徒店伙十几个人。
除去学徒以做杂活为主外,其他几个店伙有的专门负责收购图书,有的以修补破旧图书为主,活少时还要帮助门市上招待买书的顾客,有的专门在门市上卖书。
学习知识
学习目录学和版本学的知识
收购古旧图书必须有鉴别古书版本的能力。来薰阁里除掌柜的陈质卿经常外出收购图书外,还有他的侄子陈济川也可以到售书人家,验看图书将书收购下来。
因为陈济川从十几岁就在来薰阁学徒,在陈质卿身边学习目录学和版本学的知识。
琉璃厂小志
来薰阁收购图书一是门市收购,一是到旧货市选购,还有是到藏书家中收购。一般来说门市上和旧货市上,收进来的都是普通的和少量的图书。
而在藏书家可以收到好版本的和大宗图书。像民国十一年(1922年),故宫处理一批旧物,其中有几千麻袋的破损明清档案和历代图书。
来薰阁派出了两三个人,在故宫收进来十几麻袋的图书。
又据《琉璃厂小志》上记:来薰阁于“1938年曾购天津李善人家古书一批,约两大卡车,其中宋元版数种;同时又以一千八百元得南宋刊本《欧阳行周集》二册”。
另外,“又曾于日寇侵占北京时期购得上海孙毓修藏书一批。
与隆福寺修绠堂等合购浙江嘉兴沈氏爱日庐藏书一批,其中多佳本。
又得百回本《水浒》,明万历间刻本,极为罕见,近已铅印”。
修旧如旧
收进的古旧图书,较完整的可以摆到门市书架上出售,而那些残损的,如虫蛀、受潮或撕毁的书籍,就要进行修补加工。
修补破损的古旧书籍技术性很强,必须根据其朝代的不同,纸张的不同,版式的不同,以及如何损毁的,经过浸洗、刷污、平整、修补等仔细加工,将破损书籍“修旧如旧”。
琉璃厂中虽然书铺书店很多,但设厂刻版印刷出书者为数不多。来薰阁是个设厂刻版印刷可以出书的书店之一。
来薰阁印刷的书籍主要是刻版线装书。
选好梨木做刻制木版的材料,使用的松烟墨汁也是自己制作。
来薰阁印制的经、史、子、集等古书很多,据《琉璃厂小志》记载:其主要书目有:“胡氏书画考三种(南薰殿图像考二卷、国朝院画录一卷、西清箚记四卷)、古文声系二卷、段王学五种(经韵楼文集补编二卷、王石臞文集补编一卷、王伯申文集补编二卷、段氏年谱一卷、王氏父子年谱一卷)、殷契摭佚一卷附考释一卷、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初稿、书经六卷、诗经八卷、山带阁注楚辞六卷、永乐大典戏文三种、越谚三卷、广韵五卷、南唐二主词一卷”。
为读者服务
民国年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学府纷纷到琉璃厂各书店购书。因此,来薰阁的买卖很忙,做了一个时期的好买卖。
来到薰阁看书、买书的都是有知识的文人,有的还是闻名全国的专家、教授、学者。
像鲁迅、朱自清、郑振铎等都是来薰阁的常客。
来薰阁为了多做买卖,在店堂内设有几个座椅,为客人坐着看书选书用,而且还有热茶供客人饮用。
店中学徒和伙计都必须热情为客人服务,这是来薰阁的店规。违反这个店规,轻者批评教育,重者辞退。
来薰阁要求学徒、伙计都必须做到,客人进门要说“您来啦,请进。”客人坐下看书、选书要为客人取书放书。
要为客人端茶水,为客人点烟。客人走时,要将客人送至店门,并说:“您走好。”解放后,1956年全行业参加了公私合营。后来,来薰阁是中国书店的一个门市部,继续为读者服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2 09:33
目录
概述
开办来薰阁
营业的发展
学习知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