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泰,1956年10月出生于河北成安,高分子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主任。
人物经历
1956年10月,杨万泰出生于河北省成安县。
高中毕业于成安县第一中学。
1978年—198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5年,就读于北京化工学院高分子系高分子材料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1993年,在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工作。
1993年—1996年,就读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聚合物工艺系高分子化工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6月,被评选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6年,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2005年,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聚合物科学系系主任。
1999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5年—2016年,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13年,担任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主任。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9月,回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工作。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杨万泰提出“表面受限反应”概念和实施方法,由此发展了一整套光催化表面C-H键转化新反应体系,可对聚烯烃等各种高分子进行多层次表面改性。在聚合领域,建立了基于环状芳香频哪醇调节的有工业意义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新方法,可制备分子量可控水溶性聚合物和各种功能共聚物。在非均相聚合领域,建立了自稳定沉淀聚合绿色新技术,不仅可制备尺寸可控的微/纳粒子,还为解决“全球巨量废弃烯烃利用”难题提供了新途径。多项专利成果已进入工业应用。
根据2020年1月清华大学网站显示,杨万泰先后发表SCI论文550多篇,出版著作6部。
Yang, P., & Yang, W. (2013). Surface chemoselective phototransformation of C–H Bonds on organic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related high-tech applications. Chemical reviews, 113(7), 5547-5594.
Deng, J., Wang, L., Liu, L., & Yang, W. (2009). Developments and new applications of UV-induced surface graft polymerization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34(2), 156-193.
Yang, P., Yang, M., Zou, S., Xie, J., & Yang, W. (2007). Positive and negative TiO2 micropatterns on organic polymer substra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29(6), 1541-1552.
Xing, C. M., & Yang, W. T. (2004). A Novel, Facil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niform, Reactive Maleic Anhydrid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Micro‐and Nanospheres.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5(17), 1568-1574.
Yang, W., & Rånby, B. (1996). Radical living graft polymerization on the surface of polymeric materials. Macromolecules, 29(9), 3308-3310.
1999年,杨万泰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2012年,作为负责人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
根据2020年1月清华大学网站显示,杨万泰申请发明专利70多项(已授权40多项);2010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才培养
2015年10月31日,杨万泰应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做客“文魁论坛”第十七讲,作了题为《有机高分子材料表/界面问题及表面C—H转换新化学》。
2018年1月22日,杨万泰访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并作题为《问题导向-高分子化学学习/研究四十年》的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王笃金副所长为杨万泰颁发了“分子科学论坛”荣誉证书和奖牌。
2018年6月26日,杨万泰应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傅强院长的邀请,为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问题导向—高分子化学学习/研究四十年》的学术报告。
杨万泰一直强调,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在学生培养方面,他因材施教,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则倾注了更多心血,从选题到实验,从总结到创新,一步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勤于总结、大胆创新,同时强调学术思想的养成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截至2019年7月,杨万泰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93名,博士研究生41名;在他的帮助和推荐下,不少人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杨万泰三十年一路走来,怀揣着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带领着他的研究团队,凭借着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和夜以继日的潜心钻研,在高分子科学领域中,着眼于中国高分子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基础层面的方法学研究,勇敢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攀登,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宣传部评)
献身科学事业,是杨万泰的理想,更是他的行动。每天,他总是第一个走进实验楼,不管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一丝不苟地专注于聚合物表面化学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积累,围绕有机高分子材料表面难以涂饰、粘合和印刷,进而导致农膜结雾、化纤织物难染色、易产生静电等难题,开展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工作。(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