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性病科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3年以来先后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和德国ESSEN大学,分别获得医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1995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从医30余年,长期从事肝脏疾病和病毒
性传染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
全国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
流行性出血热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业分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肝脏病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免疫学会主任委员;武汉艾滋病与性病学会副主任委员;“J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World J Gastroenterology”、《
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病毒病杂志》、《肝脏》、《
实用肝脏病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国际肝胆胰杂志》、《医学分子生物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和《国外医学传染病学与流行病学分册》等学术刊物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炎病毒
持续性感染的分子和免疫学机制、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和抗病毒治疗等。
主要贡献
学术成就
在
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的诊断、发病机理和治疗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在肝脏病、艾滋病和发热待查等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承担和参加了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中德跨学科重大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子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七.五”、“八.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十余项科研课题。
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20余部。
成果简介:
一、HBV变异及其意义 1、发现并证实HBsAg的MHR2区变异(120-123AA)显著影响其抗原性。2、制备了两株能同时识别G145R突变型HBsAg和野生型HBsAg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提高现有商品化HBsAg检测试剂的敏感性。3、自然发生的WHV CID变异影响病毒的复制能力,但是对同时感染的野生株的
急性感染过程没有明显影响。4、HBcAg的N末端1-8AA存在线性B细胞表位,并且与WHcAg间高度保守。
二、乙肝动物模型研究 1、旱獭WHV感染模型研究:成功建立旱獭WHV感染模型,且旱獭感染WHV的自然过程和病理变化与土拨鼠相似。旱獭部分免疫分子基因与土拨鼠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6-99%。2、鸭乙肝病毒模型标准化研究:构建了DHBV感染性克隆,并获得克隆化高滴度的DHBV。将此克隆化的DHBV病毒接种雏鸭,成功建立稳定感染模型并用于抗乙肝病毒药物研究。3、小鼠HBV感染模型研究:成功构建HBV感染性克隆并建立急、慢性HBV感染模型,用于
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
三、天然免疫分子与HBV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发现APOBEC3G C端和N端胞嘧啶脱氨酶结构域分别具有在体内外抑制HBV和DHBV复制的能力。含有两个脱氨酶结构域的APOBEC3B和APOBEC3DE同样具有抑制HBV复制的作用。IFN-α可以上调肝癌细胞系中APOBEC3的表达。2、HBV可以抑制TLR所诱导小鼠肝细胞和肝脏非
实质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应答。
在研课题
1、“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
2、“病毒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从基础研究到免疫治疗和疫苗开发”,中德跨学科重大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
3、“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转率抗病毒/免疫治疗新方案和新方法的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
4、“HCV抑制天然免疫反应的机制研究”,97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5、应用多价疫苗免疫huCD4/CCR5
转基因小鼠筛选广谱抗HIV-1中和性抗体,NSFC-NIH生物医学合作研究项目,负责人。
获奖记录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多肽原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 年获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卫生部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 年被评选为全国医药卫生中青年科技之星,1998年获卫生部-强生优秀中青年临床医师奖。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和国家科技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