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从仪(1091年—1169年2月18日),字子和,凤翔(今
陕西凤翔县)人,南宋将领,曾任两任洋州(在今汉中洋县、城固一带)知州。
个人履历
杨从仪于1091年出身农民家庭,壮年应募从军于
吴玠军营,在抗金战争中屡立战功。
建炎元年(1127)三月,宋军在青溪岭(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南)抗击金兵,杨从仪作战立功,升为校尉。富平战役,宋军失利,他随
吴玠退守陇州。后奉吴玠令攻取了凤翔,占领了
和尚原(在今陕西
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东)
在任洋州知州兼馆内安抚史期间,杨从义勤政爱民,深得人心。他帮助洋州人民修复湑水旧堰,民众深感其德,称湑水堰岩为“杨填堰”,并在堰旁为其建生祠以示永念。
乾道元年(1165年),杨从仪又任洋州知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军马。到任之日,民众相迎者络绎不绝,并举杯相贺:“复得吾邦旧使君矣!”
乾道五年(1169年)2月18日,杨从仪病故于住所,葬于杨填堰堰首之生祠旁(今汉中市城固境内)。撰有《兵要事类》30卷。
绍兴元年(1131)三月,金兵两路来犯,包围凤翔,杨从仪率部突围而出,与金兵战于渭水以南,以“奇功转秉义郎,迁副将”。随即又在和尚原以北神岔沟大败金兵,以功迁为正将。十月,金兵10万来攻,杨从仪率部埋伏于神岔沟,配合正面宋军,截击溃败的金兵,俘斩千余人,以功迁统领兼凤翔路兵马都监。金兵恨从仪,遂将他的双亲囚于青溪寨,杨从仪向吴玠请战,要求救回父母。得许,率本部兵马大败金兵,救出父母回归。
绍兴三年正月,金兵犯石板谷,他伏兵奇袭金军,追击十余里,以功升为右武大夫、钤辖。二月,金兵出风州攻和尚原,他率部在柏村大破金兵,吴玠赞扬说:“此捷杨钤辖上力也”四年(1134)二月,金兀术率十万人马欲取大散关入四川,杨从仪守第二堡,一日三战,杀伤甚众。次日继续激战,连续五昼夜,打退金兵。此役后金兵不敢再轻易来攻。
十一年(1141),南宋将和尚原与大散关让给金国,宋军后撤,杨从仪守卫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东南),在此驻兵20年,金兵不敢来犯。三十二年(1162)二月,宋金和议破裂,金兵南犯,吴璘至凤翔督师,杨从仪奉命率部攻取了大散关,切断了金兵渭水以南的粮道,迫使宝鸡的金兵逃往凤翔,以功升为和州防御使,赐爵安康郡开国侯。
乾道元年(1165年),杨从仪又任洋州知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制军马。到任之日,民众相迎者络绎不绝,并举杯相贺:“复得吾邦旧使君矣!”
乾道二年(1166),杨从仪75岁退役。因他的家乡凤翔尚为金兵所占,他在汉中城固安乐乡水北村落户安家。他关心当地的生产,组织人民修复灌溉渠道,于湑水河筑坝,引水入洋县,又折向南入汉江。这条渠的灌溉使当地农业获得丰收,几百年来,一直发挥着效益。
墓址概况
乾道五年(1169年)2月18日,杨从仪病故于住所,葬于杨填堰堰首之生祠旁。
杨从仪墓位于城固县原公镇丁家村的湑惠渠丁家村管理站院内,墓冢坐北向南,封土呈圆形,底部直径8米,上部直径5.4米,高4.5米。有碑二通,现存五门堰,其中一通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书立,上刻隶书“宋安康郡开国候杨公从仪墓”碑, 高180厘米,宽80厘米,厚16厘米。另一通为杨从仪墓志铭,上书“宋故和州防御史提举台州崇道观安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杨公墓志铭”,其高228厘米,宽108厘米,厚20厘米,41行,每行120字,共4千多字,为南宋乾道五年(1169)立,详细记叙了杨从仪的生平事迹,是研究南宋抗金斗争的珍贵实物资料; 墓前有香祠一间,始建待考,现存为清代建筑,单檐歇山顶,屋面施灰色筒瓦,面阔3.5米,进深2米。献殿一座,始建待考,原一院两进,现大部分房屋已改建,仅存大殿保持原貌,闲置,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15米,进身两间8米,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屋面施灰色筒瓦,是当年祭祀杨从仪之所,现保存基本完好。
1982年,杨从仪墓被城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