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任(1600—1634) 字惟节,号澹馀,
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镇绵塘下坊人。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乡试中举。崇祯四年(1631)成进士,例授知县,改应天府(今南京市)教授。崇祯七年(1634)升南京国子监博士,同年在职病逝,年仅35岁。
杨以任一生为人正直,喜交挚友,尊长尽孝。其父死于除夕,从此,每度岁必痛哭不食。看到乡里有一人的外甥无父,外母无子,他说“无父者予子之,无子者予母之。”遂由他出面撮合二家一同度日,使各得其所,两全其美。他曾与本县朱敬之、谢士芳、谢子起、杨希元、杨汝基结“赤水社”,讲学于城西郊之龙珠寺侧,时称“赤水六俊”。不久,朱敬之客死他乡,谢士芳、谢子起、杨汝基则赴省试时遇盗溺水身亡,杨以任正好赶赴京城参加会试,舟过吴城(今新建县吴城镇),闻凶讯即返棹,奔哭其尸,亲主善后,待营殓安葬毕,又无子者立后,建四贤祠祀之。
杨以任毫侠慷慨,爱好谈兵,精通治政理财、管理地方之方略。在崇祯元年(1628)考毕的归途中,被江西巡抚魏照乘挽留,就读于南昌西山。是时,朝廷腐败,边警四起,以任上书
魏照乘,促其勤王,并力陈固后先前的重要性。全文词旨激昂,识见老练,为魏照乘所嘉纳。他学富识博,尤精性理之学,工古文辞。既成进士,他再三上疏辞去县令,愿读十年有用书报国。于是学力日进,识见更广且深,他曾说:“离人而言文,不足以为文,且不足以为人”。故他论文力主人品文品的统一,其文章得古人之神骨韵味,倾倒东南文士。他掌教奉天,金陵士子更是争相趋鹜,以能入杨门弟子为荣耀。崇祯六年(1633)分校福建考政,所得皆知名士。次年,升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学者均乐就之,有的还撰文介绍其人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