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以山
成都军区后勤部原部长
杨以山(1915年-1995年04月05日),1915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市,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他历任干事、政治指导员、股长、科长、处长、办事处主任、供给部长、西南军区财务部副部长、昆明军区后方勤务部副部长、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太行根据地反“扫荡”和林南、温县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组织了洛阳、郑州、渡江等战役战斗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深入基层,跑遍了大西南各个部队和哨所,为西南战区的后勤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4月5日因病在成都逝世。
人物简介
杨以山,今安徽省六安市狮子岗乡人。1930年,参加少年先锋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青团。1933年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筹粮队副队长、担架队队长、征粮队队长、噶曲河兵站站长,参加了长征。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八路军总部直属队供给处处长,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供给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供给部副部长,第二野战军卫生部供给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昆明军区财务部部长、后勤部副部长,西藏军区后勤部长,成都军区后勤部长,成都军区顾问,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事迹
长征途中,杨以山一直担负着艰难的筹备粮草重任。为了给红一、四方面军首脑机关筹集粮草,红四方面军总部成立了筹粮队。朱文山科长兼筹粮队长,杨以山任副队长。作为粮草先行官的杨以山,带着筹粮队员们翻山越岭,跑遍了百里藏、汉地区的村庄山寨,筹备粮草,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征粮任务。1936年8月,杨以山随红军总部来到了草地噶曲河畔。遵照朱德总司令的指示,杨以山在这里支起帐篷,建立兵站并任站长,配合红三十军一个营共300余人,负责红二方面军后卫部队供给。他组织部队把牛羊藏在一人多高的荒草中,等待后卫部队到来,尽量保证过草地途中每天都能吃上一点牛羊肉。
1941年到1943年,抗日民主根据地处于最艰难的年月,后勤保障工作更是困难重重。杨以山在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直属队供给处任处长,千方百计搞好生产,做好物资流通等后勤工作。粮食缺乏,就动员全体官兵开荒种地;缺少衣被,就号召、组织大家学纺纱织布;部队没有油吃,就在太行山区收购土特产花椒、核桃等,榨油供给部队;没盐吃,就发动机关部队在几百里范围内,扫墙根土,熬成硝盐……杨以山还组织一些同志,在根据地各口岸设立货栈,吸引敌占区商人进来交流物资,活跃经济。由于部队生产积极,杨以山领导的供给处组织得力,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直属队4000多人的吃饭、穿衣问题有了保障。
1942年5月,日军大规模偷袭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彭德怀和副参谋长左权带领指挥部及直属队分散突围。时在北方局党校高干队学习的杨以山和李震,奉命保护副校长、年近50岁的教授杨献珍。面对日军8架飞机的狂轰滥炸,杨以山和李震解下绑带,把三人系在一起,连拖带推着杨献珍,左闪右躲,快速行进;当敌机飞临头顶轰炸扫射时,他们便卧倒隐蔽,两个人伏在杨献珍身上保护着。扫射完毕后,他们背起杨献珍就跑,又翻过了几道山坡,趟过了漳河,于夜间找到彭总指挥。杨献珍感动得热泪盈睡,直到晚年还与杨以山保持着联系。1943年10月,杨以山调任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供给处处长,领导分区机关部队和群众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把人称无人区的分区所在地山西陵川变成了兴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1948年9月,郑州解放后,时任二野郑州办事处主任的杨以山负责把缴获的国民党军队的枪支弹药及从太行山老区运来的军需物资供应淮海战役作战部队。淮海战役还未结束,杨以山又开始为下一步的渡江战役准备物资弹药。他指挥办事处人员深入淮河上游两岸船家,雇了四五百条大木船,将大批武器弹药装上木船,顺河而下,运抵安徽正阳关和蚌埠。正当人们欢呼淮海战役胜利的时候,杨以山和他的战友们已悄悄地把物资弹药运到了长江沿岸。人民解放军进驻南京后,杨以山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军需方面接管总代表,接管了国民党政府南京联勤总署军需部门所属各大仓库的物资,并及时清点,供给各作战部队。
人物评价
杨以山同志顾大局,守纪律,谦虚谨慎,团结同志,勤奋好学,事业心强,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始终保持老红军的光荣本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0:2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