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杨佩佩目睹了娱乐圈20多年的风风雨雨。她说:“在这个行业做了20年,看了非常多的人:从不红到红,从红到不红,红的时候怕不红。这个行业最能看到人生的缩影。”
杨佩佩觉得要在这个圈子里获得成功,有很多东西比运气更重要,而运气顶多只能用一次,“特别是在台湾、香港这样的环境里,演员如果要生存,绝对不可以迟到,更不能
耍大牌。假如一个演员耍大牌被传出去的话,他就很难找到下一部戏的拍摄机会。内地的情况‘好’一些,一个演员耍大牌,下一部戏照样有人找。但是,最后你会发现,那些红得持久的艺人,大部分是谦虚而敬业的。”
对于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外号“女强人”,杨佩佩一直适应不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太适应这一行业,因为我是一个腼腆、不合群的人。过去,台湾非常重男轻女,女人要把事情做好,往往要付出比男人多好几倍的努力。不过我内心又是很好强的人,所以,我是硬咬着牙做过来的。”她轻轻舒了口气:“以前我会很在意自己的每一部剧,因为实在是输不起。这个圈子非常小,哪怕你每一部戏都拍得很好,下一部戏拍砸了,大家都会记住拍砸的这部。时间久了,才感觉自在一点,不像以前那么紧张。”
主要作品
电视剧集
八点档
综艺节目
荣誉记录
1985年国语连续剧《笑傲江湖》
1985年国语连续剧《枫叶盟修正部份错误的年份心思》
1986年国语单元剧《电灯泡》
1986年国语连续剧《
新绝代双骄》(即女版绝代双骄,大胆尝试用女星扮演小鱼儿和花无缺,
杨盼盼饰演的小鱼儿惊才绝艳)
1987年国语单元剧《搭错线》
1987年国语连续剧《还君明珠》(入围1989金钟奖最佳连续剧)
1988年国语单元剧《台北康米地》
1988年国语连续剧《
八月桂花香》(入围1989金钟奖最佳连续剧、荣获最佳导播、
美术指导、摄影技术奖)
1989年国语连续剧《
春去春又回》(入围1990金钟奖最佳连续剧、男演员、灯光技术,荣获1990金钟奖最佳连续剧、灯光技术奖)
1990年国语连续剧《
末代儿女情》(入围1991金钟奖最佳连续剧、编剧、
男演员、女演员、剪辑、灯光技术、美术指导、摄影,荣获1991金钟奖最佳剪辑、灯光技术奖)
1991年国语连续剧《
碧海情天》(荣获1993金钟奖最佳美术指导、剪辑技术奖)
1992年国语连续剧《
末代皇孙》(荣获1994金钟奖最佳美术指导技术奖)
1994年国语连续剧《倚天屠龙记》(荣获1995金钟奖最佳音效、美术指导技术奖)
1994年国语连续剧《
英雄少年》主题曲《得意的笑》由
小虫词曲,当时正红的
李丽芬演唱。
1995年国语连续剧《新龙门客栈》(入围1996金钟奖最佳摄影、剪辑技术奖、导播、音效、美术指导技术,荣获最佳导播、音效、美术指导技术奖)
1995年国语连续剧《
今生今世》(入围1996金钟奖最佳连续剧、灯光技术奖)
1997年国语连续剧《
侬本多情》(入围1998金钟奖最佳连续剧、最佳摄影、灯光技术奖、最佳男配角)
1997年国语连续剧《江山美人》
1998年国语连续剧《神雕侠侣》〈入围1998金钟奖摄影、剪辑、音效技术奖,获最佳音效奖〉
1999年国语连续剧《花木兰》〈提名2000金钟奖最佳连续剧奖〉
2000年国语连续剧《笑傲江湖》〈入围2000金钟奖最佳连续剧、最佳导播、男配角、摄影、灯光、剪辑、音效奖〉
2001年国语连续剧《
青蛇与白蛇》(提名2002年金钟奖最佳连续剧、导演、男主角、女主角、剪接奖,入围2002年金钟奖导演奖)
2002年国语连续剧《官场插班生》(又名《
草民县令》)(
张智霖 袁咏仪
陈龙)
2002年国语连续剧《飞刀又见飞刀》(张智霖 林心如
董洁 )
2002年国语连续剧《
如来神掌》(张智霖
朱茵 孙兴 刘雪华)
2004年国语连续剧《天若有情》(董洁
车仁表 六月
黄志玮 陈孝萱)
2004年国语连续剧《
天若有情2》—《魔域情人》(董洁
方中信 六月
孙耀威)
2005年国语连续剧《风云——七武器》(
赵文卓 何润东 黄奕 秦岚)
2005年国语连续剧《中华英雄》(
何润东 蓝正龙 安以轩
秦岚)
人物评论
叙述
杨佩佩曾经说过:“
金庸曾对我说:‘我的作品搬上荧屏最好的是你拍的,最不喜欢的也是你拍的。’他最喜欢
我拍的《倚天屠龙记》,最不喜欢的是《神雕侠侣》。”
有人说她是块金字招牌。在这块招牌下,先后走出了
刘松仁、
袁咏仪、
任贤齐、
马景涛、
林心如……在听到这些“成就”时,杨佩佩的
眼角眉梢多少有些舒展;而对于“共制作过多少部电视剧”这一问题,她则摇头,说自己也不清楚,从来没去细数过。
杨佩佩的最成功的代表作是94版《倚天屠龙记》,是杨佩佩倾注心血最多的一部剧,也是4版金庸剧中拍得最好的。三位主演表现也很好。20年来,大部分杨剧在内地播出过。总的来说,杨剧制作认真、班底强,像造型
张叔平、武指
程小东都是她的
老搭档。演员大小腕云集,喜欢和香港演员合作。有演员推手之称。镜头用光画面MS电影风格。但杨剧情节较拖沓,注重人物心理刻划,过于渲染细节。尤其90年代中以后的作品,基本上没一部看得下去。较喜欢她前期的作品,像松哥主演的民初剧,堪称经典。
成功因素
杨佩佩所制作的电视剧,无论什么题材,都很重视角色性格的塑造,对人性有深刻的描绘,对爱情,亲情和友情都能刻划入微,发人深省,所以能紧紧掳获观众的心。杨佩佩制作的电视剧往往是台湾同时段的收视冠军,除了高收视之外,她戏里的角色和剧情也深入人心,成为论坛的焦点,这是她制作戏剧与众不同的地方。 杨佩佩工作室成功的因素,在于杨佩佩能坚持信念。她相信严谨和认真的态度,是制作优质电视剧的
必要条件。此外,她也极为重视人才,她认为人才是电视剧的灵魂,没有好的人才,即使有好的题材,也不能拍出好的戏剧。她为求好的素质,往往不惜工本,集中中国内地与香港,台湾最出色的编、导、演于一炉,所以工作室出品的电视剧素质高而稳定,赢得极佳的口碑。
由于成绩出众,杨佩佩成了台湾四家无线电视台 (
台视、
中视、
华视和民视) 力争合作的对象。此外,
新加坡电视台、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 和国内的制作单位也先后邀请杨佩佩合作制作电视剧集,而且成绩斐然。
杨佩佩很早就看到了内地具有庞大的发展空间,早于七八年前已回内地拍摄剧集,是最早一批回内地拍摄电视剧的台湾制作人。事实证明,她能充分利用内地的优点,例如与内地的制作单位合作,提高制作条件,另外,她又大量采用内地优秀演艺人员参与演出在提升剧集的素质方面,获得优良的成果。
展望未来,杨佩佩工作室将投入更多资源,制作更多高素质的电视剧。 2002 年一月,杨佩佩工作室在上海松江筹建专用的影视制作中心,包括摄影棚及古装街道,有了专用的制作基地,将可提高拍摄的效率和剧集的素质。在2002年和2003年,工作室计划每年制作150至200小时的戏剧节目。戏剧的题材将多样化,除了娱乐大众之外,以重视戏剧的
社会功能,希望能做到娱乐与教育并重。
”背靠大中华,放眼世界“,将是杨佩佩工作室未来的目标。